重生之小麦加油_180有个男孩名叫曹山(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80有个男孩名叫曹山(3) (第1/2页)

    180有个男孩名叫曹山

    走完崎岖的小路。来到一座老旧的瓦房前时,曹父曹母正在堂屋里小心地往纸箱子里装黄瓜。

    看到曹山背后跟着的陌生人,曹父很奇怪,用蹩脚的普通话问了几句,得知是谭向阳介绍的客人,马上变得喜形于‘色’。扔下手头的活计,用方言敦促曹母备饭。

    潜小麦等人赶忙阻止,为了不麻烦曹家,来的路上,他们已经事先用过粗粮和零食。

    见状,曹母二话不说,转身进了里屋。不一会儿,又转身出来,手上多了一个(方形的有薄薄凹陷的木盆子,上面装着今秋自家收获的葡萄和红枣。

    夫妻俩黑红的脸庞带着略显拘束的微笑,不停地冲他们抬下巴,往他们手里塞水果,示意尽管吃,家里多的是。

    众人盛情难却,便爽快地接受了。看到来客对自家水果的赞不绝口,曹父曹母沧桑深刻的脸上‘露’出了愉悦的笑容。仿佛得到了无比的尊重。

    尽管话语沟通有些不畅,但大家还是磕磕绊绊拉起了家常。得知从前年开始,曹山在科技大上学的大哥带回了一些果蔬栽培书籍,曹家从此便开始了高山反季节果蔬种植,经济收入较之往年也变得好多了。堂屋里叠放着的反季节青翠黄瓜,便是今年第一次尝试着种的,却是长势喜人,已经有龙泉的批发商跟他们确立了供销关系。

    “年前,曹山jiejie已经完婚,小两口在县城开了一家美发店。明年的这个时候,曹山哥哥也大学毕业了,到时候家里的负担就轻了。”提起两个勤奋出‘色’的子‘女’,曹父的脸上满满都是骄傲和欣慰:“到时候,家里的重心便会转向曹山。就是你们不来,我们也商量着送他去聋哑学校上学,送他去省城的医院治疗。”

    “不是我自夸自卖家里的孩子,曹山是真的很乖,很聪明。挑水、做饭、放牛、画画,他都做得很好,有时候还会自动到菜棚子给我们送饭。”曹母如是说,深深叹了一口气:“可惜,就耳朵差了那么一点点……不然,这孩子一定跟他哥哥一样好……”

    话题不知不觉转到曹山身上。尽管曹山成为聋哑人已经十年有余,但曹父曹母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潜小麦等人感同身受,心里也是隐隐地难过。

    “曹山的手语很标准呢!?”潜小麦半是夸奖,半是疑问。

    “是他哥哥在县城上高中时,央了一位聋哑学校的学生教他的。他们两人处得很好。那位同学现在外地打工,过年回家的时候,他们都会聚上一聚,一起耍玩几天。”

    潜小麦微微颔首,为曹山拥有朋友而高兴。

    从刚才的闲聊可以看出,曹父曹母是欣然同意曹山去城市学习的。昨天晚上,她已经特别打电话,把大致的情况和华阳市聋哑学校的领导商量过,试读或‘插’班都没问题。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了解曹山,并且引导有“厌学情绪”的他自愿去上学。

    “曹山目前都用些什么‘土方子’?”

    潜小麦嚼着红枣,貌似很不经意地问了一句。不出意料,曹父提到了曹山嘴里的铁片和耳后的磁铁。末了,还引领众人进了后间柴房,快速打开一个大黑瓷缸。

    不等曹父仔细介绍,潜小麦等人已是迫不及待探头观望。

    只见不大的黑瓷缸底,溜来滑去着七八条黄蟮,又黑又粗,有的甚至体长两尺有余。盖子掀起,缸底猛地见了光,黄蟮们仿佛也受了惊,扭动身子。不安地窜动着,有的还不时抬起尖尖的头颅打量来人。

    三人心如鼓擂,惊吓得后退两步。南薇薇苍白着一张脸,好不容易强压下已经窜到喉咙的惊叫,再顾不得礼数,悄悄退到欧阳轩身后,浑身汗‘毛’倒竖,禁不住打了个寒颤。

    潜小麦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如若不是曹父在一旁说明,有一瞬,她还以为碰上了水蛇,差点就要拔‘腿’逃跑。

    好一阵,三人脑内都出现了短时间的空白。后来,还是欧阳轩百思不解地问:“这些黄蟮,是给曹山食用的吗?”

    这样貌似也行得通,黄蟮补脾益气,它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早被人们所认识,更被现代科学所证实。

    曹父轻轻摇了摇头,弯腰重新盖上盖子,说:“镇上的老人说,杀了黄蟮,把血滴进耳朵,能治好耳聋。所以,一有空闲,我就去田里抓黄蟮,抓得多了就先养着。”

    这一次,南薇薇的嘴巴张得更大了,足足能塞进一个‘鸡’蛋。今天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