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小麦加油_193匿名的捐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3匿名的捐款 (第1/2页)

    193匿名的捐款

    下午,潜小麦又观察了一番画室的师生互动。.。

    经过一早上的相处,小家伙们再没有了拘束感,已经嘻嘻哈哈“手舞足蹈”在一起了。

    曹山也结识到了新朋友,这会儿嘴角噙笑,越过桌界在写画着什么。旁边,他的新同桌——一位扎着羊角辫叫周燕儿的小姑娘,扑闪着大大的眼睛,趴在课桌上朝他轻轻比划着小指头,“讲”起了悄悄话。

    用心记下这些纯净得几近傻乎乎的笑容,潜小麦心满意足地上楼了。更令她雀跃的是,“可=爱的你”网站一扫以前纷纷扰扰的质疑责难,开始不断出现“加油”“恭喜”的声音。

    最奇的是,曾经一段时间让她烦心的“猩猩相兮”,居然删去了那篇点击率奇高的帖子——。取而代之的,是一组“可爱的你”高清室内装修布置图。下面跟帖无数,一片叫好声。

    潜小麦若有若无地笑了。人心这种东西啊,真的是需要时间和行动去慢慢经营的

    当然,也有调皮捣蛋的人,而且还不止一两个。一串的“马克”和“红烧大排”中,追源溯流,IP地址纷纷指向叔叔姑姑家。看来,她得找点时间,好好敲打敲打几个小弟妹了。

    正逐一翻看着帖子,孙红梅推‘门’进来,满脸满眼都是不可抑制的‘激’动:“小麦,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怎么,天上下金币了?”有必要‘激’动成这样吗?

    实在是太‘激’动了,孙红梅自动屏蔽掉不顺耳的话。冲过来,一把抓住潜小麦的双肩,噼哩叭啦,语无伦次地说:“的记者,看上了我的文章……他说我写得很好,让我做他的通讯员……”

    然后,不待潜小麦细问,肩上的手一用劲,打了‘鸡’血似地拼命摇晃起来:“我没想到,我这辈子居然还能重圆文学梦。这文章和‘可爱的你’没关系……所以,你一定要答应我……”

    哀了个哉的潜小麦脑袋被摇得眩晕,头发无风也凌‘乱’了。她这哪是请示,简直是‘逼’宫嘛。

    “行行行,快放开我……”先解救自己脆弱的脑袋要紧,潜小麦迭声答应。多大点事儿,又不是颁发普利策奖,一小块豆腐干般的通讯报道,有必要‘激’动成这样吗?

    至于提到的文章,她当然是知道的。因为,迄今为止,孙红梅唯一撰写刊登在内刊上的这篇文章,线索还是她提供的。

    图文报道的主角,是一对年过‘花’甲的聋人老夫‘妇’,三十年来风雨无阻,在街口通宵达旦经营着大排档。暗夜熬红了双眼,冬风吹裂了脸颊,岁月催白了黑发,老两口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供养出了一个大学生儿子。甚至还有余钱在江南、江北郊区购了两套小户型的房子。

    亲情无疆劳动无贵贱这样闪烁着朴素光辉的平民故事,自然值得更多的人去拜读、去感动。

    “你好好配合的记者。不过,在采访之前,你们最好再去征询一下老夫‘妇’的意见。”

    “知道了。”见潜小麦开了口,孙红梅忙不迭往外走,生怕她后悔似的。办公室‘门’关上,倏地又重新推开,探进来一张大笑脸,不好意思地说:“小麦,我刚才忘了说,那个记者……他想见见你。”

    两人一前一后下得楼来,远远的,就看到了大厅里杜群胜那标志‘性’的络腮胡。

    都说搞文艺的人脾气怪异,喜怒无常。潜小麦见识过杜群胜的不按理出牌,未知他的来意之前,决定先静观其变。

    “杜记者,稀客啊”

    “你不让采访,我还能做熟客么?”

    汗死潜小麦百分百可以确定,自己真的没有得罪过这位大胡子老兄。他至于每次动不动就噎得她说不出话来么。

    “刚刚转了一圈,感觉还不错。”

    真是皇恩浩‘荡’啊潜小麦可不敢把这当成夸奖,陪笑着道:“多谢。”

    “这些孩子很可爱,培训班叫‘可爱的你’,倒是恰当。”

    “嗯。在我心中,他们都是可爱的小天使。只是一不小心,碰伤了小翅膀。”

    “你想把他们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呢?”寒喧话说完,杜群胜话峰陡地一转,直入正题:“听说,你们还从杭州请来了听觉语言康复中心的专业人士。”

    不愧是跑新闻的老江湖,消息真灵通:“随缘吧尽我所能,靠他们自己成才。”

    “可是,我得到的消息却不是这样。”看了看周遭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杜群胜稍稍放低了声音说:“有人跟我说,龙泉DF青瓷公司独有的十八本镇宝级青瓷文献珍本,其实出自你手。条件是,DF公司必须为你提供十八个长久‘性’福利最好的工作岗位。是不是真的?”

    潜小麦心里一惊,不动声‘色’,既不肯定,也不否认。暗叹:“这家伙的消息网未免也太广了。”尽管道听途说,与事实颇有些出入。

    当初,之所以把十八本青瓷文献珍本全给DF公司,除了物尽所用,一则因为这是谭向阳舅舅家的家族公司;二则DF公司前身世代烧窖,‘精’湛的技艺代代相传,建国以来出了好几位国家级工艺大师。在她看来,用十八本文献珍本,换十八个师从大师的机会,再合算不过了。

    没成想,这事漏出来,传到杜群胜耳里就歪了。

    “不否认,那就是承认了。”杜群胜显然不肯放过这个挖掘新闻的机会。

    潜小麦只好硬着头皮作答:“没有刻意为之,只是留了一手。孩子们还小,这事过早传开,我以后办事会很被动。人心叵测,没准有些人会以为我从小培养劳工,想从中谋取利益呢”

    “再说了,人各有志。孩子们长大了,未必会稀罕这种机会。”

    话说到这个份上,杜群胜也不好强求,摊摊手,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了多好的一个题材……”

    见他终于放弃,潜小麦暗暗松了口气,心思也变得活络了。歉意地笑笑,说:“不会可惜的。等以后‘可爱的你’有十八名孩子学得真传,做出各式各样‘精’美的青瓷作品时,我请你来一一对照文献珍本,写背后的故事。”

    原以为被婉约拒绝,杜群胜会不高兴。没想到,这一次,他看了看墙上孩子们“全家福”里稚嫩可爱的笑容,薄‘唇’一掀,居然笑了:“等你消息别让我等到古稀耄耋”

    说完,拎起茶几上的采访摄影包,也不道别,叫上孙红梅,大踏步走了出去。

    杜群胜刚走,陈默就从外头进来了,手里拿着一叠的报纸信件。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