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6章 一声叹息 (第2/2页)
对了,淑英给小牧做些病号饭。未来,这几个月,小牧也得在咱家吃了,这伤筋动骨一百天。等以后啊!多熬些大骨汤,以形补形。”刘姥爷叮嘱道。 “还得找人照顾牧大哥,这腿起码一时半会不能动,这别的不说,上茅房就是个问题。”姚长海仔细琢磨道,“还有未来这段日子,巡山也得安排一下。” “巡山这个到队里商量一下,至于这照顾小牧的人,我看就让致远得了。”姚爷爷拍着孙子的肩头道,“致远刚才可是一点儿都不害怕,还看得挺起劲儿的。你看看咱们现在这脸色还惨白、惨白的。” 姚长海抬头看着他道,“致远啊!能做好护理工作吗?” “保证完成任务。”姚致远朗声回道。 “好好,至于如何护理,问你太姥爷。”姚爷爷笑着说道。 “行了,不说这些了,先吃饭吧!酸辣汤面。我做好了。”刘淑英唤道,“今儿就在这吃了,别推拒了。淋了雨,这酸辣汤驱寒。预防感冒。” “致远去叫其他人来家里吃饭,我做了一大锅。”刘淑英把盛好的汤面的碗放在外面的石桌上。 “哎!好嘞!”姚致远笑着踏着轻快的脚步就出了家门。 “呶!长海,这瓶药给你。抹抹自己的被烫的地方。”刘姥爷把药递给了他道。 姚长海摊开自己的手不在意地笑道,“只是烫起了泡,不严重,没事!” “什么没事。”姚奶奶夺过药瓶,“手伸出来。”亲自给姚长海上药。 冰冰凉凉的粘稠的液体抹在手上鼓起的泡上,姚长海顿时感觉到。火烧火燎的双手,舒服多了。 “你可真是,为了他们值当的,救他们干什么?”姚奶奶气呼呼地说道。 “老婆子,说什么呢?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姚爷爷瞪了她一眼道。 “俺得觉悟就是不高咋了。”姚奶奶理直气壮地说道,“不能怎么样他们,还不兴俺过过嘴瘾啊!回去俺就拿鞋底打小人。咋地。”… “随你!”姚爷爷无奈道,对于今儿的事说不气那是假的,孩子们差点儿连命都没了。 “你不会举报俺封建迷信啊!”姚奶奶小声地嘀咕道。 “说什么傻话?”姚爷爷笑道,“要不要我给你剪小人啊!” “呵呵……这还差不多。”姚奶奶笑道。 “对了。忘了问你们了,这事怎么处理。”刘淑英问道。 “还能怎么处理,不了了之呗!”姚奶奶气愤地说道。“人家是革命小将,俺们就是后娘养的。不明真相,只是一场误会!” “这就完了。”刘淑英挑眉道,难怪亲家母气得要打小人了。 “还能咋办,现在谁也不敢动他们。”姚爷爷也无奈,只能叹息道。 “我看他们是不敢来了,被打的真的很惨。”姚长山笑道,他把村里女人痛殴他们的事简略的说了一遍。 “呵呵……” “行了,不提这事了。”姚爷爷说道。“咱可没时间跟他们计较这事,这谷子还没种完的是吧!” “是啊!”姚长海数道。“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过了谷雨种花生,沙山花生土山粮。都排队等着呢!” 姚奶奶立马精神到,“这一年甘薯半年粮,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娘,放心,我知道。”姚长海赶紧说道,见她的注意力被吸引开了,就可劲儿的说,“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是真没时间和精力和他们穷蘑菇,吓得不敢来了,那是最好。 “我们回来了!”不一会儿姚家人鱼贯而入,这嘴里把在座的长辈叫了个遍。 他们手里都拿着大海碗,每一回聚餐这碗、盘子、碟都是这四家凑到一起的,一家以现在的能力不可拿不出来。 “你们自己盛!”刘淑英也不客气道,把勺子递给大娘。 “行,俺们自己来。”大娘接过打铁勺道。 小辈儿们排着队,让大娘给盛的满满一碗酸辣汤面,搬着小凳子坐在墙边,或者蹲在墙边,边晒太阳边吃。 “呼!真过瘾。”姚长海西里呼噜的喝完一碗汤面道,看着其他人也是埋头苦干,满脸大汗,真的驱寒。 酸辣汤面色、香、味俱全。白色的面条中夹着韭菜,浸在红吁吁的汤里。看着它,就会闻到一股浓郁的麦子的青香。夹一点放进嘴里,滑滑的,嫩嫩的,酸酸的,辣辣的,美味至极。 一碗汤下肚,这汗出的,俩字“过瘾”! “再来一碗!” 吃完饭,不用人催,社员们自动自发的上工,这地可不等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