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8章 跟鸡过不去 (第1/2页)
对于妮儿的变化,每每语出惊人,刘姥爷的感受最深刻,因为祖孙俩在一起的时间最长。不过他不想拘着孩子了,甚至可以说乐意之至。 至于担心妮儿出外‘乱’说话,倒不用,除了必要的礼数之外,在外人面前,妮儿很少说话的。 至于那些被称作为大逆不道的话,妮儿更是看菜下碟,所以刘姥爷一点儿也不担心,他甚至以为他家妮儿好着呢! 他可是自家孩子就是好的忠实拥护者! 秋收最大的一项‘玉’米收完、种下小麦,又收了地瓜,可以稍微喘一口气。 “姑父。”妮儿甜甜的叫道。 “妮儿,婶子来了,坐。”田胜利指着八仙桌旁边的凳子道。 “妮儿她姑父,听说你要进城,这南瓜干,你带上吧!”刘淑英拉着妮儿坐在了凳子上。 “婶子,这怎么好意思。”田胜利看着八仙桌上一大包南瓜干道。 “跟婶子客气什么?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家晒了不少,拿去!”刘淑英摆手笑道。 想起秋天满院子晒的南瓜干,田胜利笑道,“那我谢谢婶子了。” “东西都准备好了吗?这城里可不比乡下。”刘淑英问道,“要不要带上两只‘鸡’去。” “够了,够了。”田胜利赶紧摆手道,“可装不下了,你看看这竹背篓都装满了,磨好的‘棒’子面加上碾好的小米,就满了。” 刘淑英看着两个竹背篓,一篓粮食,一篓菜干。“这城里缺粮又缺菜的,可是他姑父你一个人能背了。” “没事,长青跟我一起去。”田胜利笑道。 “那还行。我没啥事,就不耽误你了,我走了。”刘淑英拉着妮儿起身道。 “我送送你们。”田胜利放下手中的活计。说道。 “送啥了送,出了‘门’就……”刘淑英摆着手道。 刘淑英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见“邦邦……”敲梆子声。 “这是咋了,这时候敲梆子。”刘淑英不明所以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田胜利摇头道,“出去看看。” 三人走到了‘门’口,此时听的更清晰了,光弹儿的大嗓‘门’极具穿透力,“各家各户、社员们注意啦!家里饲养的家禽根据上级规定不准超过六只,超过了都是资本主义尾巴,是割的对象。一律收‘交’大队。暂由大队保管。社员们要自觉上‘交’,不然的话后果自负。” “呀!婶子咱家的好像都超过了。”田胜利瞪着大眼说道。 “嗯,我家超了三只。”刘淑英嘀咕道。 “婶子,不送了,那我回去抓‘鸡’赶紧上‘交’了。”话落田胜利转身进了院子,去院子里抓‘鸡’。 刘淑英拉着妮儿进了家‘门’,“爸,听见了吗?这又咋了。” “斗‘私’批修!”妮儿皱着眉头,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道。 这甜软如蜜的声音和内容真是极不和谐,甚至深深的讽刺意味。 “哟!我们妮儿也会喊口号了。”刘淑英嘲讽道。“农家就指着‘鸡’和‘鸡’蛋,换钱,做日常所用!这下子唉……” “幸好这姚湾村还算可以。这要是在穷山沟里,还让不让人活了。”刘淑英紧皱着眉头。“我只是怕他们这打击面扩大了,这样一割尾巴,咱家就太显眼了,好日子一去不复返。” “嗯嗯!”妮儿猛点头,这玩意儿把森林给割了,还怎么隐藏这树叶啊!别的不说,这生活水平还不直线下降啊! “别担心,淑英。你以为这么做就能割完了。”刘姥爷倒是老神在在道,“尽管用各种高压手段。抓典型,杀‘鸡’儆猴。但收效不会大的,道理很简单:人们要活下去,不搞点副业收入是不可能的。不让‘私’人搞,还不行集体搞啊!光靠种地,都等着喝西北风吧!种地的工分一天才挣多少。就那咱平常的食盐来说,一‘毛’七,可仍有一些农户由于‘弄’不到钱还常常断盐。‘鸡’蛋现在每个0.04元,4、5个就可换一斤盐,在没有任何经济收入的农户,吃盐照亮所需的煤油和学生的作业本都靠养‘鸡’卖蛋。” “这倒是,虽然自由市场几乎关闭了,但‘鸡’蛋家禽等类的农副产品无市也好卖。这农副产品收购站不是还没关‘门’啊!不让他们卖蛋,除非不让他们吃盐。”刘淑英倾身上前小声道,“这农村人缺钱和城里人缺粮油都很严重,尤其城里也不让开荒种地了,还是有一些‘私’下的‘交’易,但是不能在自由市场进行。都是选择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偷偷‘摸’‘摸’的‘交’易的。趁天还未大亮时进行买卖,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的人还未上班前。” “当生存受到威胁时,即便明面上没有人反抗,这‘私’底下可就难说了。”刘姥爷挑眉道。 “阳奉‘阴’违。”刘淑英看着中堂挂着的标语,后面可是堂而皇之的‘封资修’。 “化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