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 相公是半个孩子 (第2/2页)
就是这样,嘱咐两句,拉了二丫就走。 周婶子瞧二丫真的将栀子哄走了,抓了一把土往脸上一抹,又扯散发髻,把自己‘弄’得形容狰狞,这才从树丛中出来,几步走到江白圭跟前跪下。先不说话,掩了衣袖一个劲的哭起来。 没来由就有人跪倒在自己跟前哭,江白圭哪里见过这个,唬的退后了两步,定了定神,唤端砚去扶周婶子。周婶子哪里肯起来,趁势抱着江白圭的‘腿’不肯撒手,口中嚷着让江白圭救她。 江白圭抹了一把头上的汗,道:“你倒说说,我如何能救你。” 周婶子一听有戏,絮絮叨叨的说了自己如何对栀子一家好。又如何凄惨、连饭都吃不上之类的话,末了,道:“若是举人老爷能赏几两银子,救老身一命,老身定然在家中替举人老爷燃长明灯。” 这些话都是周婶子与吴氏说惯了的,顺口就能说上十句八句,偏江白圭没遇见过这样的人,以为周婶子真的好几日没钱吃饭,就将袖中老夫人给的十两银子悉数与了周婶子。 端砚却是晓得家中境况的,知这十两银子来的不易,就要劝江白圭少给一点,可周婶子见到银子,手脚利索,还未等他开口已经装入袖中。 周婶子又说了些感恩戴德的话,这才心满意足的离去。 栀子与二丫其实并未真走,而是躲在暗处看戏,她原打算让周婶子哄掉江白圭身上的银子,好有借口去说服江夫人教授江白圭世情冷暖,若是江夫人心疼银子主动说出家中境况那是更好。可真见江白圭与了周婶子银子,却又难受,她宁愿他冷漠一点,也不愿他这般。 待周婶子走了,栀子方才与二丫走出来。江白圭见栀子过来,道:“方才有个自称你家亲戚的,来问我要银子买米。” 为将戏做足,栀子此时根本不愿承认认识周婶子,睁大眼睛道:“亲戚?我爹与娘父母早亡,又是独子,哪来的亲戚?你莫不是被人骗了吧。” 江白圭听她这般说,再回想一下,也察觉不对,但不愿承认,只道:“她明明就说是你家亲眷,我才与她银子的。” 栀子笑道:“难不成我还哄你?再说,如果她真是我家亲戚,这里离家只几步路,她怎不去我家要银子。偏偏就拦住你要?难不成看着亲戚无饭可吃,我家能坐视不管?” 江白圭无以辩驳,想到自己就这样被骗,面子到底有些挂不住,沉了脸不说话。 端砚心中还是怀疑,道:“可那婆子晓得少爷名讳,也能说出少‘奶’‘奶’娘家之事。” 二丫忍着笑,撇嘴道:“如若连这点子都说不出,还作什么骗子?肯定是早就打听好的。” 端砚也是信了,心疼银子,就提出报官,江白圭哪好意思将这事嚷道人尽皆知,斥道:“这点子银子,还不够买一盒墨,哪用得着报官?” 栀子与二丫自是不敢提报官的话,立即赞同不报官,端砚也只得罢了,又伸手一指,道:“我瞧那婆子往那边去了,要不小的去追?” 栀子拿话搪塞过去,与二丫使了个眼‘色’,拉了江白圭往鱼塘去。 二丫会意,借口要回去帮忙,却转身去寻周婶子,周婶子耍赖,只愿拿出三两银子与二丫。二丫哪里肯依,伸手夺过两个银锭子,周婶子‘欲’抢回去,二丫吓唬她,只说江白圭发觉被人哄骗,预备报官。 周婶子素有小聪明,可提到官,也是吓得不轻,直问二丫怎办,二丫道:“少爷并不曾将这点子银子放在眼中,不过一时气愤罢了,你躲一躲,待少爷午饭后回了江陵再出来,就定然无事。” 周婶子连连称是,不敢再与二丫抢银子,待二丫走了,她忙将‘门’顶上,闭‘门’不出。 因周婶子闹那样一出,江白圭一路上都沉默不语,栀子看罢鱼塘往回走,他才闷声道:“这样一个村姑就将我哄骗,你是不是觉的我无用?” 能有这样的觉悟,倒是可造之材,是以栀子诚心道:“那倒不是,只是你没经见过罢了。再遇着这种事,只需冷静想一想,你就能分辨到底是真无钱吃饭,还是那种装了可怜骗人的。” 江白圭点头,心中却越加烦闷,只低了头走路。 栀子又道:“就是真好手好脚却无钱吃饭之人,你与她百十文应急还可,你若一下子与她十两银子,她只当这钱好挣,越发的游手好闲到处哄骗,落得个被人打死的下场,细究起来,倒是你的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