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一章 当一回孔雀 (第2/2页)
大树之下,许是封官加爵,许是株连九族。我一个毫无资历的新进进士,十之**,会被抛出去作饵,我何苦要去趟这浑水?” 栀子先前以为他只是不愿停妻再娶,才拒绝了徐鸣许的锦绣前程,这时听他说出这些利益权衡的话,未免有些失落,淡淡的道:“原是这样。” 江白圭看她面‘色’不虞,只当她吓着了,安慰道:“放心罢,徐大人看我不愿投他,只是想将好位置留与愿意为他效命之人罢了,并非就真的恼我。” 栀子这时倒想明白了,不管原因如何。只要结果满意就是了,何苦要去深究?只是,方才那一盒胭脂水粉‘激’出的丝丝柔情,早消失殆尽。她问:“鲁子问可领了缺?” 江白圭点头:“领了吏部一个从七品的给事中,与我同路回乡祭祖后就预备上任。” 栀子听夏欢说,回转时一路有沿途官吏送车送马,她还觉得奇怪,不知那些现任的官儿为何会对一个候补知县如此客气。这时才明白,江白圭原是沾了鲁子问的光。她这几月无事读了些书,知大齐六部的给事中一职位卑权重,品秩看着不高。却手握实权。 她看出江白圭神情失落,就道:“朝中有人好办事,鲁子问去了吏部,你的缺只怕很快就会下来罢。” 江白圭笑了笑:“谁知三两月之后会怎样?他家做南货生意,以整车的稀奇玩意儿走了连大人一个如夫人的路子。我不愿掺到朝当争斗中去,若是托了鲁子问,就等于承了连党的情。倒不如顺其自然的好。” 栀子看他比自己想的明白,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这些事情已成定局,说来没多大意思,两人都觉的无趣,又捡了些闲话来讲。 这有一搭没一搭的讲话,挨到涂mama端了饭菜过来。 栀子看着饭菜,想起吴江还在厅中干坐,想他只怕这时也饿了,就让涂mama将饭菜摆在厅中,让江白圭过去与吴江同吃。 江白圭有些不愿意,道:“江表弟万事都好,就是长的太水灵,还总爱用一双媚的能滴出水来的眼睛看人,害我都不敢与他多话。” 栀子忍不住笑起来,道:“你不喜欢,人家鲁子问却爱得紧。”说着推了他出‘门’去,又让涂mama另为她备了一份饭食送来,方才扒了两口,江白圭却已经回来。 栀子看他满面涨红,奇道:“江表弟走了?” 江白圭坐下:“好不容易将他打发走了。你不知道,我一进‘门’,他就与我哭诉,说家中财物被丁县令昧了去,要我去为他讨要回来。”想起方才吴江伏在自己肩头哭的情景,他只觉浑身难受,跳起身去耳房就着冷水洗脸。 吴家之事,栀子也听说过一二,于是扬声道:“那你是如何回他的?”看江白圭满面水珠的出来,她忙寻了一条揩水的巾子递与他。 江白圭揩罢,道:“我能如何回他?且不说丁县令与我品秩相同,人家是现任。我是候补,就是我比他品秩高着几级,他不承认,我不能拿着官阶去压他。” 栀子看他没硬往身上揽事,就放了心,嘀咕道:“丁县令肯定得卖鲁子问面子的。” 江白圭道:“休要‘乱’说,莫得让有心人传到江表弟耳中去,让他当了真,惹出些是非,姨母面前我还不好‘交’代呢。” 栀子本是玩笑话,一想吴江那幅一根筋的样子,就真不敢‘乱’说。 到得晚上,来江家送贺礼吃酒之人才陆续散去。江夫人又让厨房摆了两桌在颐养居,一家人吃了一餐团圆饭。 江白圭见老夫人不在,道:“祖母不在,也算不得团圆。” 众人都不接话,只老太爷闷声道:“你祖母身子不好,不好舟车劳顿,你若得空,去看看她就罢了。” 江白圭当了真,不再多言语。 饭毕,老太爷留众人在厅中吃茶。吴氏晓得江家有事要讲,她一个外人不好在旁坐着,寻了个借口就告辞。 老太爷也不拐弯抹角,直言道:“我听说鲁子问作了吏部给事中,而你的县令却是候补。等过几日,你带些银子和鲁子问一同入京,到处打点一下,不管地方好坏,总得把那县令前面的候补二字去了才是。” 当着众人,江白圭不好将说与栀子听的那些道理跟老太爷讲明,含含糊糊的应了。 老太爷今日酒吃的半醉,见孙子同意,就不再多话,只让众人散了。江白圭落后几步,扶着老太爷回房,顺便将自己的顾忌讲了。老太爷听罢,沉默半晌,点了点头:“就依你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