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九十七章 (第1/2页)
九十七章 栀子看着好笑,站起身整理衫裙。问道:“你可要与我同去厅中?” 江白圭不知吴夫人已经知晓鲁子问的浑语,转过身道:“姨母过府,我理当去见礼,可我要赶去岳母家,又怕耽误时辰。也罢,去行个礼就走。” 夫妻俩到厅中,与吴夫人行过礼,在对面的高背椅上坐了,栀子心头有事,便悄悄观察吴夫人的神‘色’。但见吴夫人面‘色’平淡,与往日无异,她倒疑‘惑’起来,实在不知是尹强家的功力不够,吴夫人还未听说鲁子问的浑语,还是吴夫人秉承身正不怕影子斜,浑没将鲁子问几句浑语放在心上。 不管怎样,只要不是来责问她散布谣言就好。 吴夫人客套几句,道:“我今日来,却是有事相求。” 听到这句,栀子生怕吴夫人说出要让江白圭为她讨要家财的话,谨慎起来。道:“我一介‘女’流,身无所长又人微言轻,不知有甚本事可以帮到姨母?”她借吴夫人对着她说话,就将事情揽在自己身上,好把江白圭屏弃在外,反正她能帮忙的,也不过是内宅之事。 吴夫人笑道:“也不是甚难事。‘玉’珠针线上头羞于见人,我一直想为她寻一个针线师傅,但访了好个针线师傅,绣技都太过平常。我听说兰夫人绣技了得,就想,请兰夫人出手指点一下‘玉’珠。” 这事在从前的确不算难事。但如今叠针绣与连云绣却是刘掌柜绣坊立身的根本,就是江雅成衣铺子的针娘,栀子也只教授了七成,江家占着绣坊分子,万没有去拆自家台的道理。 栀子为难的道:“娘亲的绣技,是祖传的手艺,她授不授徒,还要她自己拿主意。” 但凡提到祖传,世人都晓得是不外传的,吴夫人也听出栀子话里的意思来,但她只想让吴‘玉’珠寻个借口接近吴氏,好伺机问出熬糖的方子,便装作不知:“既如此,那我明日就亲自去问过兰夫人。” 江白圭只知自家占着刘掌柜的绣坊分子,并未听栀子提过绣坊中绣娘的手艺出自吴氏,这时听吴夫人提起要去兰家。接口就道:“正好,我今日就有事要去岳家,姨母要去见岳母,不需等明日,我们今日同行便是。” 栀子顿时就觉的有一股气堵在‘胸’间,但还不等她开口,吴‘玉’珠已经接口道:“那真是太巧了。”又转头与吴夫人道,“娘,万一兰夫人答应了,你还要回城接我,倒不如我也一同去,兰夫人答应,我便留下,兰夫人若是不答应,我再与你回来便是。”反正她打的主意是接近吴氏,哪去管吴氏真的应不应,先跟去了再说。 栀子看吴夫人母‘女’自说自话,全不将她放在眼中,本想一口回绝,但转念一想,二丫要同去。让她捎信与娘亲,到时让娘亲不答应吴夫人母‘女’就是了,大不了贴一桌酒席,这样一想,便不去理会,任由吴夫人母‘女’与江白圭商议雇车之事。 几人议妥,吴夫人母‘女’回家去备礼。 不多时,二丫便随端砚来家,栀子支开旁人,仔细嘱咐过二丫,方才放几人去。 却说老夫人,听人说江白圭得了官从京城归来,便让云嫂子将包袱收拾好,等着江家使人来接她,可左等右等,一晃三日过去,连半个人影都未瞧见。 袁家人看在眼中,心中犯了嘀咕,袁家上下七八口人,靠油坊为生,日子本就过的拮据,看这情形,生怕老夫人要在娘家养老。黄氏坐不住,与老夫人道:“孙子走了大半年,老姑‘奶’‘奶’就不想?” 老夫人听出弟媳‘妇’是想撵她走,沉了脸道:“我就是因为怕吵,才来娘家暂住,这两日家中肯定人来人往,等过几日再说罢。” 黄氏一早就知老夫人怕吵是借口。被赶出来才是真,但也不揭穿,笑道:“明日我与老头子要去你家道贺,不如老姑‘奶’‘奶’随我们回去看看孙子,若是老姑‘奶’‘奶’晚间怕吵还想回娘家来,随我们一同回来就是。” 老夫人怕自个贸然回去,老太爷犯了倔脾气,真与她补一纸休书,便不敢回去,可黄氏的话她又反驳不得。 一旁的云嫂子一刻也不愿在袁家呆。袁家房舍不够,她每日只能在老夫人房中打地铺,而且伙食又太差,见天的咸菜稀粥,所以她见老夫人犹豫,忙道:“老夫人,你刚才不是还在念叨少爷吗?” 老夫人瞪了云嫂子一眼,到底还是动摇了,点头道:“使得。” 若是老夫人肯多等一日,江白圭便去接她了,偏她耐不住‘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