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白圭卖春联 (第2/2页)
,又为江兰两家一人备了一张皮子一匹蜀锦,足足装了小半车,托人带小半车东西上路,自然得付人车资,栀子取了二十两银子让尹长福送去文家。 尹长福又将银子拿了回来,称文家的马车都是自己家中的,空着也是空着,不用付车资。 成都府不同别处,稍有不慎就会替江白圭惹麻烦。栀子又让尹长福去送银子,而且还让他当着人将银子‘交’与文富贵。 文富贵多年经商,心思活络,见栀子又使人送银子上‘门’,略一琢磨,猜出栀子的心思,便将银子收下。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衙‘门’封印,江白圭得了闲,头一件事,就是摆出笔墨纸砚写‘春’联,写出二十来副,因担心卖不掉,便停笔,使尹长福赵大元两个各自拿了上街去卖。 栀子看江白圭在家中不停转圈,奇道:“你转来转去,不累么?” 江白圭立在‘门’上往院中张望了一时,方道:“尹长福赵大元两个出‘门’一个时辰了,怎还不回来?是不是‘春’联写的不好,无人肯买?” 栀子失笑:“你担心‘春’联卖不出去?!” 江白圭怏怏的在凳子上坐了:“想我进士及第,又是朝廷正五品的官儿,写的对联却无人肯买,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原是怕失面子。”明白缘由,栀子收起笑,安慰道,“无人肯买,‘春’联写的好坏是一重原因,却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还要看**联的人和**联的地点,尹长福与赵大元两个,都是老实本分的,又是头一遭卖东西,肯定不会叫卖,再有,旁人**联,都摆了摊。有固定的地方,人家一看就知是**联的,他两个拿着‘春’联就出去了,往那一站,谁知是**联的还是**联的?” 一席话,说的江白圭频频点头,但面上还是难掩失望:“我原指望**联赚钱,你这样讲,只怕是一百文都难赚够。” 栀子本想说**联那几个钱不能作甚么,但晓得他一心想担起养家之责,便不忍打击他,起身去寻帏帽,道:“左右无事,与其在家中瞎琢磨,还不如去看看,若真是因他二人不会卖,我还可提点他们一下。” 江白圭笑道:“娘子说的是。”又走出‘门’去,立在院中问江雅可要同去,待江雅回说不去,二人才一同上街。 及至年关,有钱无钱的,总要置办年货,是以街上人来人往,擦肩接踵,比平日热闹许多。二人走了半日,才在一处菜市旁寻到尹长福,果然如栀子先前猜想的一样,他双手捧着‘春’联,呆呆的立在人群中,被过往行人挤的来回晃动。 见栀子与江白圭过来,尹长福擦了一把额上的汗,道:“少爷少‘奶’‘奶’,你们怎么来了?” 江白圭看他不提收获,猜想肯定还未卖出,但还是不死心的问:“卖了几幅‘春’联?” 尹长福面上红了红,答道:“还不曾卖出。” 江白圭叹了口气,闭口不言。 栀子问:“赵大元呢?他在哪儿?” 尹长福往左一指:“就在那边。” 栀子转头一看,赵大元也是如同尹长福这般站着,想来也是还未卖出去,她想了想,吩咐尹长福:“你将手中的‘春’联给赵大元,回家去搬一张小方桌和一张条凳出来。” 尹长福疑‘惑’:“少‘奶’‘奶’,搬桌凳作甚?” 栀子指了指不远处被几人围着的一个**联的小摊,尹长福明白过来,重重的拍了一下自个额头:“小的怎没想到。”又转身去寻赵大元。 栀子摇头,莫说尹长福没想到,就是她也是江白圭担心‘春’联卖不出时才往这上面想的。 栀子跟了过去,又嘱咐道:“记得叫上夏欢。” 这次是江白圭疑‘惑’了:“叫夏欢作甚?” 栀子道:“夏欢嘴巴灵巧,一会让她来叫卖。” 不一阵,尹长福搬来桌凳,几人寻了一处干净且人多的地儿,将桌凳摆好,栀子将记忆中听来的地摊吆喝套词教了夏欢几句,夏欢一听就会,当即立在桌后吆喝起来。 旁人**联,都是摆个摊就是了,哪有人吆喝着卖的?夏欢只喊了几嗓子,旁人听着稀奇,就有人围了上来。江白圭十年寒窗不是白辛苦的,写出的‘春’联无论工整还是寓意,都不是那些连秀才都不曾中的文人可比的,围上来的人,但凡读过几日书的,一看就知好歹,纷纷解囊,一会子的功夫,就卖出十多幅。 江白圭在旁看着高兴,担心余下十来副不够卖,拉着栀子往家去,想再多写二十副送来。 二人方转身,迎面就碰上吴尧,看他的模样,似乎在那里立了许久。 ——求票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