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65章 缘故(二更) (第1/2页)
求订阅,求粉红。 ************ 红椒低头小声道:“夫子看了我一会,才笑着说,他不过是提醒我,要时时注意行止端庄。不然的话,要是我常常这么干,容易养成习惯了,等长大了嫁人,一个不留心,在婆家也爬到树上吹笛子。夫君看见许是不会说我,婆婆看见可就要骂我了。” 田老夫子当时听了小女娃的话,也是暗自腹诽。可是,他看着天真烂漫的小女娃,竟是不忍心苛责,又想想她们长大后会面临的情境,便温声说了那番话。 在他想来,一个天真无邪的女子,坐在枝叶繁茂的大树上吹笛子,笛音悠长,飞鸟和鸣,那该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做夫君的见了应该会喜欢,当不忍责怪她;做婆婆的见了,则一定会不悦的。 张槐跟郑氏对视一眼,点点头,觉得这个田夫子话说得很中肯。 张槐咳嗽了一声道:“夫子这话说得很对。红椒,你可要记住了,不然往后吃了亏才晓得厉害。板栗,你们该去看书了。山芋,你们几个小的先去跑几圈,再睡觉。” 众人听了,忙一哄散去。 郑氏跟张槐陪爹娘又说了会话,才回去后院。 绿叶帮香荽洗漱后,送到郑氏屋里。 张槐抱着闺女进入里边套间,搁在床上。 郑氏弯腰帮她脱衣裳,见她已经睁不开眼睛了,轻笑道:“就困成这样!” 香荽忽地伸出柔软如面条般的小胳膊,一把搂住郑氏脖子,嘟着小红嘴儿咕哝道:“娘!你甭气了……我往后……不吃螃蟹了……” 声音含糊而软糯,渐低下去,那长长的睫毛已经盖了下来,再也掀不开了,手胳膊也跟着松下去。 郑氏一愣。看着面前的小人儿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原来,这小人精什么都晓得,怪道平常最喜欢说话的,刚才却没吭声。 香荽并非有多懂事,会看人眼色,她不过是凭着直觉。觉得娘亲生气了。 香荽一直是郑氏亲自照顾的,之前晚上也都跟着她睡,小女娃哪怕是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娘亲对她的温柔呵护,怎能觉察不出娘亲今晚的异样? 即便这异样并无恶意。也足以令小女娃心下不安和惶然了。 因此,当郑氏偷瞄她时,她愈发害怕。却不敢转头看她。 到底还是年纪太小,瞌睡一上来,半醒半睡间,闻见娘身上那股熟悉的味道,觉得安心的同时,也不由自主地嘟囔出了心里话。 张槐忍不住笑了,瞅着自个闺女赞道:“我说你不用担心么,她就是故意的。咱闺女就是聪明。你见谁家娃儿能有这么机灵。绕着弯儿把螃蟹吃到嘴的?” 郑氏见他一副得意的模样,微嗔道:“你闺女对你用心思,你好有面子哩?” 两口子轻声说笑着。出了屋子,嘱咐绿叶看着香荽一会儿,他们又去小葱屋里。看她身上好些没。 小葱还没睡下,正歪在床上看书。 小草坐在外间的圆几旁做针线,油灯闪着柔和的光芒,屋里一片安宁,甚而能听见隔壁刘蝉儿和秦淼的说笑声。 见爹娘过来,小葱忙说自己没事了。 等他们坐下后,说了香荽meimei的事,不禁笑起来。 郑氏便问,当年她是如何跟她和板栗说里面纲常的。 小葱笑道:“还能咋说?不就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那些,说家里边人都要和和气气的,方才像个样子。” 郑氏愣了会,忽地醒悟过来:往常她对这些纲常孝道是有些排斥的,仗着生活在乡野,便按自己的模式教导儿女;如今,情势变了,她教的时候,侧重点也不同了,难怪香荽会挑出这点来说话。 为何会这样? 张家有人做官了,家业也大了,清南村多了个书院,乡里小儿们都去上学了,这种情势下,思及几个闺女将来的婚姻,她如何敢不小心教导? 须知这世上最可怕的乃是“人言”,世情规矩之下,若被人揪住错处,无论男女,皆无法于世间立足。 小葱见娘面色愣怔,“嗤”地一声笑了,道:“娘,你甭想那么多。香荽坏的很,咱家就数她最鬼了。你信不信,要是你问她,像万元奶奶那样长辈可好。她准会说,长辈不慈,这也是不符合三纲五常的。” 张槐听了连连点头,觉得他家小闺女肯定会这样说。 郑氏也忍俊不禁,遂放下心来,跟小葱说笑几句,回房歇息不提。 第二日早晨,葫芦上学前,犹豫了一下,对郑氏道:“姑姑,我奶奶今儿怕是要过来。” 郑氏点点头,道:“晓得了。你该跟她说,小葱都要好了。如今家里正忙着,跑来跑去的耽误工夫。” 葫芦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