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上部:第二卷:第五章 (第3/3页)
就是丫头命呗!你随意。”萧暮雪指了指远处一座隐约可见的小木屋,“走,丫头带爷吃好吃的去。” “什么好吃的?” “桥河锅盔呀!你可别跟我说你不知道。” “哇,这个可以有!早就听说桥河锅盔味绝一方,今天我要亲自尝尝。” 萧暮雪嫌弃地看着他:“瞧你那点出息。凌云中学少你好吃的了?” 叶寒川挥挥手:“凌云中学的伙食是好,可相比之下,我还是喜欢这类小吃。” 萧暮雪露出满意地笑:“算你识货。” 叶寒川在心里说:我可以不识货,但不能不识相。他打量着身边的人儿,发现她清瘦了一些:“你的生活费够用吗?” 萧暮雪点点头:“足够了。这个月还剩了不少。” 叶寒川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不要太节约了,一定要吃好吃饱。” 萧暮雪看了他一眼:“放心吧,像我这种超级吃货,怎么舍得在美食面前委屈自己。” 叶寒川也不争辩,指着路边的风景一路闲聊。 据某位道行高深的阴阳先生说,桥河镇虽无河无桥,却四通八达,是来往车辆的必经之地,自古兵家必争,风水那是相当的不错。又有史料记载,当年全面抗日的时候,一支抗日部队途径桥河镇,人困马乏,粮食短缺。当地一位农夫拿出自家所有的粮食,连夜磨成了面粉,第二天在桥头搭灶开炉,做了无数的锅盔供过往军士享用,分文不取。他说:我年事已高,不能上阵杀敌;又无儿孙,可保家卫国。唯有尽一己之力,让大家吃顿饱饭,好有力气多杀几个鬼子!军官听后,感慨道:如我中华儿郎都有这般气节,何愁日寇不灭?何愁疆土难收? 从此,桥头锅盔便名声远扬。 这锅盔分为两大类:夹菜和不夹菜的。夹菜的面饼几乎没有什么味道,烤至金黄后取出,趁热从中间切开,再根据个人口味,夹上美味多汁的凉菜,如红油肚丝、香菜拌猪耳、rou末酸豇豆、夫妻肺片、白切rou、腌黄瓜……一口下去,香得找不到舌头。不夹菜的面饼则是用自家种的菜籽油和面,加少许盐揉开,做成四四方方的面饼,两面都沾上芝麻,放进炉灶里烤得又酥又脆,趁热咬一口,唇齿留香。 就这么简单的一道吃食,引得过往的人流连驻足,久久不相忘。 萧暮雪要了一个素锅盔,又要了一个红油肚丝的给叶寒川:“今儿让你尝尝什么叫美味。” “你怎么不要一个夹菜的?” “女孩子吃那么多rou干什么。” 叶寒川拿过那个素锅盔还给老板:“把您这里夹菜的一样给我来两个。” 萧暮雪问:“你干嘛?” 叶寒川没理她,按照价目表随手把钱递了过去:“腌黄瓜的就不要了,红油肚丝给我装四个……呃,素饼也来四个吧,或许真的有人爱吃。” 萧暮雪有点生气:“你干嘛?钱不是这么花的!” 叶寒川瞪了她一眼:“我想吃还不行吗?” 萧暮雪出了一口粗气,竭力忍耐自己的火气:“你是在嫌我穷?” 叶寒川立刻警觉起来:“你想哪儿去了?我只是想带几个回去给外公外婆。况且我今天打算去你家蹭饭,这么久不见了,总得给爷爷他们带点见面礼吧。” 萧暮雪死死盯着他:“真的?” “当然是真的了!” “那还差不多。”萧暮雪放下心来,“还以为你瞧不起我呢!那好吧,你要给长辈们买也是心意,我就不管了。” “就你多心!” 萧暮雪吐了吐舌头:“我还不是不想你乱花钱。” 叶寒川白了她一眼:“你几时看我乱花钱了?” 萧暮雪撇了撇嘴:“在我没看见的时候。” 叶寒川语结:“你……” 卖锅盔的老板笑道:“你们俩感情真好!是发小吧?” 叶寒川很是得意:“老板好眼力!” 萧暮雪道:“您别听他胡说,我们俩是冤家对头。” 老板笑得更厉害了:“姑娘听没听过一句话么,欢喜冤家?” 萧暮雪刚想反驳,叶寒川已拎着打包好的锅盔,拽着她离开了锅盔摊:“咱们得赶紧走了,不然赶不上车了。” 老板的笑声越发爽朗了。 萧暮雪撅着嘴说:“笑笑笑……什么事那么好笑?” 叶寒川指了指手里的锅盔:“他当然要笑,我这样的顾主可不是每天都有的。” 萧暮雪切了一声,拿起一个红油肚丝的锅盔享用起来。 叶寒川看着她鼓鼓囊囊的腮帮子,脸上溢出了快乐的笑。 车上人挨人,人挤人,熟悉不熟悉的人都得前胸贴后背。两个人好不容易才挤到靠窗的地方站好,车还没开出多远,萧暮雪就晕车了。没有位置可以坐,叶寒川打开窗户,让她迎风站立:“难受了就靠在我肩上休息。” 萧暮雪微微摇了摇头。 叶寒川看了看她紧闭的眼和苍白的脸,手一伸,就将她揽进怀里:“都难受成这样了还死犟,真是服了你了!”他伸出一只手小心地护着她的腰身,另一只手撑在车窗上,稳稳地支撑住自己的身体,隔开了周围的躁动和拥挤。 萧暮雪想要站直身子,浑身却没有一丝力气,也就懒得挣扎,索性靠着他闭目养神。 山路崎岖,汽车颠簸着前行。风从耳边掠过,还带着午时残留的温度。阳光渐渐淡了下来,嘈杂的人声慢慢远离,不知不觉中,萧暮雪睡着了。 鼻尖传来阵阵清香。叶寒川低头嗅着那一头青丝,只盼望这条路永远也不要有尽头。 这个夏天,就在窗外逐渐稀少的蝉声中结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