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九章 文陵消息 (第2/2页)
身子已经是抱了病,又大半夜的跟着人跑出去寻乐云,这一下子病素一下子爆发出来,她一连烧了三天才退下去,而且一直烧烧退退的,缠绕了好多天也没好,乐云回来五六天了,她还病怏怏的下不了炕。 从文陵失踪到现在,已经有小半个月了。蓝家两个老人那边儿,都快要瞒不住了,蓝氏这头也担心的很,知道张素是因为文陵和乐云生的病,心里过意不去也放心不下,天天的跑过去看,天气转暖,家鸡开始下蛋,也捡出来送去给张素补身子。 又过了两日,张素的身子刚有所好转,能下炕了。哪知不知谁从镇上打听来的消息,从洪县县城方向来了四五个浑身浴血的人,蓬头垢面,都看不清模样了,从衣服上看是衙门里的衙役,有人亲眼看见他们一瘸一拐的进了衙门的大门。 消息传回来后,果然有几家同样有人在衙门里当差,好长时间没见影儿的人家,迎回了亲人,只是伤的伤,残的残,衙门里都给了抚恤,里面却没有文陵!!去衙门里头再问,给的又是一样的回答:他在办差!! 办差办差,到底办的是哪门子的差,竟然半月半月的看不见人,探不到消息?回来的这些又是伤,又是残的,叫人怎么能安得下心? 这消息的打击性无疑是巨大的,传回来之后,不但张素又倒下了,连蓝氏也病倒了。蓝家庄那边眼看就要瞒不住,要是叫两个老人知道了,还不知要发生什么事情哩!! 蓝氏的病还好说,只是一时忧急攻心,内热外寒,导致了病倒,大夫开了几副药,吃下也就好了。张素那头却很严重,风寒高烧已经缠了她好长时间,这下子病倒,又是烧了好几日才免强退下烧来,整日躺在炕上,眼前不敢离人。 除了蓝氏这头天天跑去看望,蓝家庄那边听见了消息,乐云姥娘也亲自来了一回,又隔三差五的叫人往这捎点鸡蛋之类的补品,希望张素的身子能早些好起来。 可是张素的身子却犹如断了线的风筝,拉都拉不住,一天比一天坏,急的新水夫妇整个弯月镇的大夫都请遍了,都未能力挽狂澜。大夫说她是思虑过甚,伤到了根本,如果她自己不救她自己,用药物是没有用的。 可是文陵一天不回来,张素就一天控制不住的忧心不已。 好在安英天天来开导她,好歹也起些作用,安英一走,张素就又烧起不断。 田丰盛听说了这事儿,跑到张家村酸言酸语的放话:早叫张素嫁进田家,她不肯,好麻,弄个蓝家死鬼回来,现在死不死,活不活的,就这么吊着,早晚要把张素的命吊了去。不如退了亲,改嫁田家,现在也还来的及!!田家不会嫌张素是个病怏子! 放完话田丰盛就撒腿跑回家了,他怕新水揍他哩。 这话儿传进张素耳朵里,无疑更加加重了她的忧虑,病情日日转下,正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衙门里终于传来消息:薛捕头带着一众衙役终于将那帮流匪捉获,虽然伤的伤,残的残,但终于是将人都捉回来了。县老爷大喜,要重重的奖赏这次参加缉捕的人员。 文陵还没回来,但这消息传回来,众人都放了心。蓝家二老那边儿,瞒不下去说了实话,二老听说人没事马上就要回来,倒也没担心。蓝氏也放下心头一块重石,轻快了起来。张素这头,听说文陵没事,马上就会回来,她才终于止住了无尽的忧虑,人的精神一好,身子很快便好起来,除了还有些咳,人是不再发烧了。 镇上陆续传来消息,这次的头等功是薛捕快的,二等功就是蓝文陵的,三等功是两个大块头的衙役。这次除了一大祸害,县老爷高兴,把他们留了下来,要在县城里大宴三天再回来,到时候再论功行赏。 有人说这次的事情非同小可,那可是一伙百来人的流匪,已经害了多少人家了。薛捕快带人把人绑了,这头等功,怎么也要升他去县上任职了,说不定,薛捕快要做县上的二等捕快呢!! 也有人说,二等捕快哪是这么容易做的,顶多是个三等捕快。总之薛捕快再升职就要进县的,甭管几等捕快,在县上做事,那可是前程似锦的。 不管人们怎么争论,镇上的捕快的位置空着是无可非议的。许多人悄悄猜测,这次即然蓝文陵也立了大功,是不是会叫他填上这个捕快的位置呢?他虽然是个小衙役,不比中役和大役,但他最近已经接连立了两回功,可见不是一般的人。 ~~~~~~~~ 三更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