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三章 坏主意 (第2/2页)
小哥儿你先别急,慢慢说,咋个弄法,咋个说法?”玉娥娘立即拉他到一旁,认真而仔细的询问起来。 “是这个样儿,新娘上轿前,轿子的四个角儿上得分别放上一袋子粮食,当然,白面最好,每袋要二十斤以上,这个寓意么,自然是新娘过去了带富带贵,不愁吃穿。袋子不能系口,就敞开着就行了。在路上的时候,新娘子要挪动一下袋子,并小声嘟弄两句,寓意过去之后能掌管钱财。当然,婶子,你家要是没有这么多粮食,少放些也行,总归是我们这面儿犯了错,多少准备一些就是了,不过寓意上来讲,自然是越多越好。” “那都嘟弄些啥呢?” “掌家呀,管财呀,这些之类的,就挪袋子的时候小声说两遍就行了。” “好好,我这就叫人去办,你别害怕,我家有的是粮食哩,她姐刚叫人送了一些过来。”玉娥娘点点头,赶紧招来玉刚玉强两兄弟。 青衫男子见状,又抹一把汗:“婶儿,动作要快些,新郎都到村头了,幸亏我想起这个事儿来,才赶紧叫新郎停下来在那儿等一会儿,回头我二叔还要再挨一顿骂的。” “行行,辛苦你了。”玉娥娘掏出个红包塞进青衫男子手里。 “哎呀,我自家二叔犯的错儿,你看看……”青衫男子有些为难的收下红包:“婶儿,那你先备着,我赶紧还要再回去,叫他们起轿。” “行行,你快去。” “嗳,您赶紧忙着,越多越好啊~~~” “知道啦!!” 青衫男子跑出了李家,往村头跑去,却不是去见新郎官,而是拐了个弯儿,朝着树后的杨世仁一福:“少爷,办好了。” 杨世仁笑笑,拍拍他的肩膀:“没几个人看见你吧?” “估计除了新郎和新娘母亲,其他的人,只要我换了衣服,就认不出我来了。” “好,好,再办完最后一件事,你就赶紧回谷镇铺子里去吧,好好看铺子,记得这事儿别跟我爹说。”杨世仁笑眯眯的递给他个包袱,这么损的招儿,自然是他想出来的。 “嗳”青衫男子接过包袱换了身衣服,悄悄离开了。 “走,咱们看热闹去。”杨世仁带着一伙人往李家走去。 延哥儿带着迎亲队伍刚刚绕完了圈子回来,几个抬轿的人看上去明显手软脚软,此时正瞠目结舌的看着李家人搬着一袋子一袋子重重的粮食往轿上放。玉娥娘为了女儿算是下了狠心,为了图吉利,每只袋子里是六十六斤细白面,四个袋子,合起来就是两百六十四斤白面,再加上李玉娇,少说要有三百五十斤的重量。 搬完粮,又照着程序请出新娘子,待新娘子娇羞的上了轿,其中一个轿夫有些担心的附耳新郎:“延哥儿,这小李村儿离镇上可有近一个时辰的路呢,这恐怕……” 延哥儿脸色也有些难看,可这时候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咬牙道:“只能辛苦你们了,等回头我多给你们每人一个红包。” “可是万一……” “你们是多少年的老轿夫了,不会出事,放心,一切包在我身上。” “唉……”轿夫见多说无益,只好叹口气,硬着头皮上了。 四人颤悠悠的抬起轿子,在鼓声笛声里稳稳当当的朝村外走去。 见迎亲队伍顺利离开了,杨世仁便带乐云高高兴兴的离开了。乐清跟修林几人则悄悄的又去了从洪县到小李村必经的那条路上。算计玉娥的事情,他们怕乐云心里难受,所以瞒着她了,现在杨世仁负责将乐云带走,他们则要好好的坑那女人一回。 李玉娥是行马车过来的,不用轿夫,就使不了对付玉娇的那一招。不过趁着刚刚人多热闹的时候,一个黄衫男子悄悄的倚在马车旁上,待到新娘子被接走,人群又热闹了一会儿,那黄衫男子才随人群离开,没有人注意他。 黄衫男子自然就是杨家在谷镇那家铺子的掌柜,他做完最后一件事,悄悄的回谷镇去了。 乐清修林几人则跑到那条必经路上,紧急挖了一条横向的小凹槽,方言也叫‘顿沟子’,是农人家里或是田里用来排水的,但马车之类的行在上面,会重重的颠上那么一下。 几人挖好后,便回家了。从小李村到洪县,要一天的路程,李玉娥今天肯定是不会走了,一般会在明日一早起程。明天一早再来看好戏。 ~~~~~~~~~ 今天有事,一更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