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五章 佟国维自作多情 (第1/2页)
底下人一片沉默,康熙也不着急,一探手,从吴书来手中接过一个茶碗,一边喝茶一边观察众臣的动向,胤礽在武将中没什么声望,在文臣中却是颇受拥戴的,毕竟康熙每次出巡,只要不是太子随驾,他必定是监国,没人能越过他去。 现在站在朝堂上的这些个大臣们,康熙保守估计,超过四分之三的人与胤礽有联系,不是支持者便是仇家。故而康熙几次都把目光放在文臣这一边。 当然,第一遍问下去的时候,大家都没有反应,甚至连面面相觑都没有,全体肃立,垂头看着脚面。于是,康熙问了第二遍,依然没有反应。吴书来上前接走他手里的茶碗,老爷子斜靠在龙椅里,手指摩挲着扶手,原本半眯的双目突然精光四射,落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就是殿上唯一的皇子,廉郡王胤禩。 胤禩此时和众臣一样的动作,皇阿玛连问两遍,他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老婆说的,无论皇阿玛做什么决定,说什么话,都只是一场棋局中的某一步而已,而棋局的结果在就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了,外人插嘴,只能是往圈套里钻,被他抓住把柄罢了。 如果这会儿不是站在武英殿上,他真想闭起眼睛来瞌睡一番,今天早上起得太早了,精神有点不济。康熙的视线扫过他时,看见的是低眉顺目,一副超然物外的表情。 老头子不满意了,提高了声音,问了第三遍。这一次,刀锋一样的视线,直接落在胤禩身上,满朝文武,都知道皇上在看廉亲王。胤禩装作完全不知道这回事一样,本着你不点名,我潜水到底的原则,胤禩继续装木头人。 康熙嘴角一勾,点名了,点的却不是胤禩,而是隔开三位,点了自己老丈人,佟国维的名。佟国维,当代佟家的家长,在他手里,佟家达到了鼎盛,谁都不知道,康熙捧红佟家,不是因为孝懿皇后,也不是为了孝康章皇后,女人,只是一个借口罢了,真正对康熙有用的,是佟国维和佟国纲两兄弟。 佟国纲死在亲征葛尔丹的战场上,对康熙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因为那一次,康熙大败而回,甚至连续发了还几天的高烧,如果不是佟国纲拼死御敌,他这个做皇上的差点就交代在敌人的鸟枪之下了。 逃回来以后,康熙倍感耻辱,下令封锁消息,隐瞒了佟国纲的真正死因,私底下却命人大量仿制鸟枪,然而这个时候,偏偏是第一次教难刚结束不久,懂得火器制造的洋人师傅奇缺,而国内手工业做冷兵器可能天下第一,热武器却是盲人摸象,一窍不通。 因此,鸟枪的进展非常缓慢,以至于第二次第三次亲征的时候都没来得及装备部队,后来葛尔丹病死,其势力自动瓦解,鸟枪的事情就被搁置,甚至被遗忘了。大清错过了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的一次改善装备的机会。 至于佟国维,康熙对他的倚重,主要是这块老姜够聪明,够忠心,能在没有提示或者提示很少的情况下迅速做出最有利于皇帝的判断,作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臣,康熙相信,佟国维会一如既往只和他在一条阵线上,最关键的时候,问他总是没错的。 被点名的佟国维心中了然,皇上问了第三遍,依然没有人开口,接下来十有八九要点自己的名。一早就有了心理准备,甚至肚子里的这套说辞早在废太子的消息刚传来的时候就已经反复斟酌过了。只不过,在康熙点名之前,他的视线也在胤禩身上打转,这个孙女婿是他千挑万选的,甚至动用了佟贵妃的关系。 虽然他与佟家不亲近,但在佟国维看来,这是冷静和明哲保身的做法,背靠大树固然是好事,但是树大招风就是坏事了,廉郡王能够在这样的光环和恩宠之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游离于佟家势力范围的边缘,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了。 说起来,两人的第一次见面还是在和硕温宪公主的葬礼上,他站在胤禛身边,不悲不喜一派温和,见了自己并没有以晚辈的身份行礼,刻意与胤禛区别开来,以内廷钦差的身份向他行礼,就是这一礼,让佟国维高看了胤禩几分。 紧接着就是何焯反诗案,佟国维冷眼旁观,胤禩第一次爆发出来的能量让他皱眉,果然还是太年轻,大事上面还是沉不住气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