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六章 太和殿对决(三) (第2/2页)
点和担待,儿子根本寸步难行!” 被点名的赫大人顿时觉得脸上有光,慌忙躬身:“奴才不敢,廉郡王谬赞!”康熙皱眉:“这和你举荐胤禛,有什么关系吗?”胤禩又是一笑:“回皇阿玛的话,四哥在户部任职多年,其成绩不用我说,站在这里的各位都有体会,四哥每年为大清省下数以万计的银钱,并且协助户部尚书把大清的钱袋子把得牢牢的,就凭这一点,儿臣自叹不如。小小内务府就让儿臣望而却步了。” 胤禛原本板着的脸这会儿红一阵白一阵的,户部的抠门是出了名的,胤禩说为大清省银钱,听着是一回事,真正领教过的是另外一回事。他吏部年年想着给官员加工资,户部却一直雷声大雨点小,少发一点是一点,那矛盾不是一点点。就连户部尚书自己的工资单也是吏部开的,到了户部也要被打折扣,这帮子官员心里会好受才有鬼! 可是胤禛也没法子,老爷子实在太会花钱了,税收有时都抵不上他的开销,不紧缩银根,叫他们哪里弄银子给老爷子干这干那?要是被官员们知道,他们工钱都拿去供养老爷子了,那又是另外一回事,偏偏这事儿还不能明说,恶名只能户部担着,只能他这个冷面王担着,日子别提有多难熬了。现在,被他这么一提,胤禛心里的怨气不断蹿高,却始终不敢有所表示。 康熙却很配合地点点头:“嗯,克勤克俭,这算一条,还有呢?”胤禩笑得温文:“回皇阿玛的话,还有就是,四哥的铁面无私也让儿臣佩服不已。”此言一出,身后的众大臣们又开始龇牙了,雍郡王的铁面无私可不是空口白话啊,当年江南赈灾的时候,他没少杀人抄家啊! 要不是有钦差的特权,加上抄出来的东西多用于救灾,这档子事儿和杀人越货没什么区别。当时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小官员都觉得脖子上阴风阵阵,四贝勒杀伐果决,让人望而生畏。康熙眉头微皱:“还有呢?”胤禩炸了眨眼:“还有就是为国为民一片赤诚……并且,毫不利己!” “嗯?怎么说?”“回皇阿玛的话,儿臣曾与四哥同下江南赈灾,一路上四哥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灾民着想,也很受灾民的拥戴,这件事情不用儿臣多做解释,儿臣想说的是,刚才四哥举荐二哥做太子也是因为他心系江山社稷,一心为求皇阿玛江山永固才如此决定的。虽然在外人看来,他这么不避嫌的做法,有些荒谬,但是这才是四哥真正让人钦佩的地方,此等境界,儿臣望尘莫及,故而诚心诚意,举荐四哥为我大清国的太子,请皇阿玛明鉴!” 说完撩袍跪倒,然而他身后所有的人都站着没反应,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地上的胤禩,什么叫舌灿莲花廉郡王为大家上了生动的一课!他在说四爷的好吗?表面上听起来的确如此,实际上呢,他说的这些事,身后这些经历过的,包括前面的康熙本人,心里对胤禛的评价又低了几分。 仗着自己有内务府发的郡王津贴,大肆克扣他们这些公务员的工资,此其一也。在江南大搞白色恐怖,影响吏治,此其二也。为了给自己找遮阳伞,不顾胤礽已经废黜的事实,强行举荐智力已经有障碍的胤礽做太子,把皇上的圣旨视同儿戏,此其三也。有这三条,胤禛的头这辈子别想抬起来了。 康熙看着地上“慷慨激昂”状的胤禩,再看脸已经涨成猪肝色的胤禛,殿上站着的诸位大臣,已经开始眼神交流了,大家不约而同拿艳羡的眼神看着胤禩,仿佛他是场上唯一的天之骄子。莞尔一笑,这一招到这里,才算是全部发挥完毕,连咬三口,三口不落空。眼睛再看胤禛,手心都快掐出血来了, 还是赶紧安抚一下:“胤禩,你的情由朕已经全部知晓,说的很好。起来,站过一旁。”胤禩躬身退下。康熙深吸一口气:“诸位所请,朕尽皆知晓,台上最高的那一幢都是支持皇四子胤禛的。诸位皆意属此子,朕当慎重考虑卿等的意愿。” 大臣们面面相觑,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再次集体跪倒:“皇上明鉴。”康熙一摆手:“顺便说一下,朕拟三天后启程塞外避暑,胤禛,胤禩,你二人随行罢!”胤禩愣了一下,跟康熙去塞外?老婆孩子怎么办?但是康熙的眼神已经扫到他身上,没奈何,只能躬身:“儿臣遵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