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明朗 (第1/2页)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老爷子把良妃宣入畅春园,胤禛再降一级,没收原来府邸搬出京城,十三贝子胤祥因为私闯畅春园并殿前失仪,停职反省三年,期间十三贝子府所有人员不得随意出入府邸。十五贝勒胤禑降为贝子,一并停职反省,期限一样是三年附加条件和十三一样。 十二月二十三,长至节,按照规矩,冬至是皇家过年前最后一个重大节日,皇帝要回紫禁城进行一系列祭祀活动。考虑到康熙的身体状况和体力,礼部虽然递上了详细的活动流程,却没指望老爷子能够完全按照祖宗规矩办。 结果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老爷子不但下旨全不照办,而且表示要亲自参与,这一下可急坏了主张静养的太医们,十一月的北京,已经是结冰下雪的天气了,这万一风大一点,或者是雪飘到身上沾了寒气,老爷子现在的状态,那是一点差错都承受不起的。 别人紧张得要死,康熙本人却一点也不在乎,同时还要求,除了在家受过的那几个,其他皇子,在京的宗室亲王贝勒,以及受皇室承认带证书的世子们,都要穿吉服参加,而他自己居然也是一身龙袍,全副武装。 当老爷子在保和殿一亮相,底下所有人都以为自己眼花了,谁都知道,老爷子已经好几年,一年只穿一次正装了,这还没到大年初一,他怎么就一身龙袍了?吴书来扶着拄着拐的康熙一步步走到中间的宝座。众人下拜高呼万岁。 老爷子微微地一抬手:“都起吧,今儿是祭祖的大日子,这是国事,也是家事,朕这些年身子骨一直不太利索,但是吧,觉得自己老了,也就只是前几天的事儿。朕承认,朕是真的老了,不服不行啊!”众人大惊,全体跪倒:“皇阿玛\皇上\皇爷爷春秋鼎盛,福泽绵延!” 康熙抿嘴笑了一下,目光慢慢地扫过下面站着的方阵,皇子在前,宗室在后,皇子中又是亲王站在第一排,而胤禩只在第二排的中间站着,前面正好是醇亲王胤佑。老爷子目光扫过的时候,发现众人中只有他的视线一直是看着地砖,而别人则是平时前方。在往他身后看,弘旺和他爹一样,都只看着地上的金砖。 老爷子苦笑,这爷俩,真不知道说他们涵养好还是说他们性格淡漠,都这个时候了,胤禛都被贬下去了,他还这样一副死样子,难道真是被自己教拧了,淡定到冷漠了?老爷子不甘心了,眼珠子一转,有了新的主意。 太庙祭祖,胤祉作为礼官,是单独站开的,原本站在第一位的胤禛在家闭门思过,按理站在第一个的是恒亲王胤祺。可是老爷子却让人传话,说是让胤禩站到第一个位置上去。当康熙进香的时候,他就站在他右手边的第一个位置。 这么一来,爱新觉罗家的人都知道,新的大家长已经诞生了,大家看向胤禩的表情却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果然是他啊!偏偏胤禩本人依然是十五度锐角的微笑,继续看地砖,和刚才在保和殿里的状态一模一样,熟练而机械地重复着祭拜的动作。让老爷子再度失望了。 分发祭祀贡品的时候,搬到胤禩父子面前的,是一整只肚子里包了五谷杂粮的小牛犊,牛犊是祭品中最高规格的物品,通常在祭祀结束之后,都是要被切割分别赏给参加祭祀的成员享用的。这次却单独赏给了胤禩父子在迟钝的人也看出是怎么回事了。 十二月二十四,康熙回到畅春园,即刻下旨,晋封惠妃的侄女为瑞嫔。其他的答应全部晋升常在,常在全部封为贵人,其中何常在被赐封号瑾,是这些人中唯一一个有封号的贵人、然而这一切都没能改过一个人的风头,这个人就是良妃。 当康熙下旨,良妃晋良贵妃,除包衣籍抬入镶黄旗的时候,众人才知道,这就是全部的真相了,什么永和宫德妃,未来真正的圣母皇太后是储秀宫良妃。这个出身卑微,性格懦弱到一定程度的女人,凭借出色的容貌以及惊人的忍耐力,终于熬出头了。 当奴才们把贵妃的金册和礼服摆在良妃面前的时候,这位婉约柔软的美妇人终于忍不住扑倒在地喜极而泣,想想自己可真是大器晚成啊,三十好几之后才开始走上坡路,现在好了,她也是贵妃了,这还真是多亏了自己的好儿子。当然,关键还是那个被越传越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