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变卦 (第1/2页)
朱长安垫了几块儿点心,又灌了两杯茶,拍了拍肚:“总算哄饱了。//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饭菜不合胃口?今天的菜是镇上最有名的馆叫来的。” “挺好,就是味儿淡了点,净是汤汤水水的,不管饱啊。” 朱慕贤一笑。 刚来的时候他也不大习惯,江南和京城一南一北,菜色口味自然差别很大。 “三哥早点儿歇着吧,赶了这么些天路,肯定累了。” “歇什么啊。”朱长安一离了朱老爷的眼,立刻精神焕发,再加上吃饱了人也有底气:“走走,陪我出去转转。来的时候又是坐船又是坐车的,憋了好几天了,出去散散心。” “于江是个小地方,这会儿外头又下了雨,没什么消遣的地方。” “不走远,我看屋后头有河,咱们就在河边儿转转。” 朱慕贤不好再说,让书墨取雨伞木屐来。书墨在肚里抱怨,这个三少爷真是一点儿都没变,好象屁股上长刺一样,一刻也坐不住——除非在的老爷面前,否则别想他能老实一刻。瞧,这会儿下着雨,还有风,天又黑下来了,还去外头散步?于江可不比京城,晚上消遣的地方多的是,到处灯火通明。于江这儿天一擦黑,就少有人在外头走动——顶多河上有那么两条船还在招徕生意,有的船上卖茶、卖酒,还有花生、咸鱼、烧鹅之类的下酒菜。有的船挑着红色的灯笼,那自然不是正经人的去处—— “公,今天有风,要不,我去取两件蓑衣来吧?” 朱慕贤还没开口,朱长安先眼睛一亮:“蓑衣?家里还有这个?” 书墨答:“有!怎么没有。于江这儿不比京城,一年四季都多雨雪,雨伞、蓑衣都要备着。这几件蓑衣还是前两天李四爷送了给老爷的,是白鹭草编的。又挡雨,又轻便。” “快快,那快取来我瞧瞧。” 书墨果然去取了两件蓑衣回来,朱长安接到手里。果然十分轻巧柔和,织得又细密,干草在烛光下泛着莹白的颜色。 “这还真是好东西。我只听说于江的丝绸、鱼虾好,倒没听说过还有这种东西。” 朱慕贤把蓑衣披上,系着带,顺口说:“这东西虽然好,可也只在本地有用。....就算把它带到北方。几个月不下雨,也派不上用场。” “这倒是。” 两人穿上蓑衣,提了明瓦的灯笼出门。雨地里一切都静默着,远处人家的灯火倒映在河面上,象是一条条游走的金蛇。雨丝落在身上,又顺着草丝的纹络流下去。 “三哥当心,这石阶滑得很。” 他话还没说完,朱长安就脚下一滑。要不是一把扶住了身边的树,差点儿一跤坐到在地。 他自己也吓了一跳,等站稳了回过神来。也忍不住笑:“这路还真滑。” 朱长安劝他:“还是回去吧,咱们在院里走一走,消消食也就行了。” “不用,再往前走走。” 朱长安看于江镇,还是觉得很新鲜的。这儿的屋宇、院墙,都没有京城那么高而阔,一片片连绵起伏的乌瓦,一道道精致秀气的花墙。如果说北方的一切让人觉得开阔雄浑,那此处就让人觉得秀气精致。 这里的河也多,河上行的船比路上跑的车可要多多了。一只小船吱呀吱呀的摇着橹从桥下经过。仔细听,似乎还能听得到船舱里头有人在小声说话。 “三哥的亲事也近了,二婶还这会儿打发你出远门。到时候我只怕不能回京去,就提前跟三哥道个贺吧。” 夜色昏暗,所以朱慕贤没看到朱长安嘴角的苦笑。 “多谢四弟还记挂这事儿,不过我的亲事……一时半会儿的倒是不用忙了。” 朱慕贤有些意外:“怎么?” “亲事已经退了。”朱长安语气很平静。又解释说:“当时结亲的时候,陈家看中的是咱们家的门第——说白了,是看中了祖父和大伯父的位置,那会儿算是他们家高攀。可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祖父起复无望,伯父也形同赋闲,陈家就找了个由头,推了这门亲事。” “可是都已经合过八字写了契书的……”朱慕贤冲口而出这么一句,朱长安一笑,他自己倒是很想得开:“那又怎么样?” 是啊,那又怎么样。 世态炎凉,朱长安也不是没有见识过。 他出生时,祖父已经官居三品,他一落地就是锦衣玉食,享不尽的富贵。再长大一些,来往相交的也都是官宦人家的弟,门第相当,家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