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遗玉_第九十三章 那位小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三章 那位小姐 (第1/2页)

    晋潞安父亲是京里一个七品小官,但他有个国子监当博士祖父,因为是长女,又生文静乖巧,家中长辈较是疼宠,去年六月,她刚满十四,因为祖父缘故,幸得到被插进国子监去念书,不

    说混张文凭出来以后好嫁人,多些朋友玩伴总归是不错。

    比起普通小姑娘,家里有两个弟弟晋潞安已经很懂事了,对胭脂粉末不怎么上心她,祖父自小陶冶下,大兴趣,便是书法,收集各种各样笔墨纸砚、字帖样本,于是她没意外地进

    了书学院。

    这个年纪少年少女,总有个推崇心理,或是德高望重人物,或是年轻气盛才子才女们,晋潞安也不例外,她偏爱是欧阳询字,临摹得一手好楷,又收有虞世南一十三篇刻本,但是她崇

    拜那个人,既不是欧阳询,也不是虞世南,而是一位同她年纪相仿小姐。

    她还记得第一回瞧见那位小姐字,是刚入学头一个月,想房帮着祖父整理往年学生上交课业时候,发现了几份被他老人家妥帖收藏笔迹,晋潞安长到十四,不说博览众家,可是长安城

    里名笔,她都有幸一窥,只这么一种清秀圆润小字,却是前所未见体法,叫她一眼便喜欢上了。

    瞧见那几份课业落款留名,小姑娘很是惊讶了一番,早听说过这位小姐名声,不管是从祖父那里,还是旁人闲谈杂说中,好坏都有,没见着这字之前她只当是故事听了,可见着这字,她

    心里便忽地痒痒起来,祖父是极爱这几份笔迹,被她痴缠了好久才借给她临摹,越摹越爱,别起了别心思。

    一开始是四处找了国子监里先生们讨要那位小姐往年课业,从一份攒到十份,不单是那一种体不单是字还有文章,再然后就追寻起她旧事——广为人知有那场被传神乎其神书艺比试

    ,从乡野出身到怀国公亲孙离奇身世,闻名遐迩后因杀害长孙家嫡子而遗祸京城才子是她兄长,同长孙家小姐交恶,长共女子趋之若鹜魏王爷对她青眼有加,甚至连某位公主生辰宴上诗、还

    有中秋夜宴上那一个官兵强盗故事,她都耳熟能详。

    一桩桩,一件件,不管是真假好坏,她都寻津津有味,自觉是知道愈多,愈发对这位才思教捷小姐喜欢,到了后,便自然而然地起了憧憬之心,不过分地说她眼里国子监那些受

    人追捧人物,不管是才色,连那位小姐一张字都比不上。

    于是,当那位小姐一回京来,接连出了接风宴上一首词,及笄礼上一怒拆穿尔容诗社花草评人把戏,三夫人添笄事后,名声大涨,晋潞安心中推崇又再膨胀一圈,当月就激动地递了贴子去了

    卢府拜访,只可惜被告知那位小姐不住此处未能一见,那天回去又着凉,失望之余,好病了一场,他祖父看着心疼,也是知道这孙儿心思,便安抚她说,待她病好,便帮她引见。

    一晃又是半个月过去,五院艺比头一天蚂蚁手打团第一时间章节手打,作为书学院参比人选之一,正捧着一本等待第一场琴艺比试时,忽而听见有人叫了一声“卢二小姐”,又闻身后

    一声轻疑,下意识地扭过头去,触目一片转身流波墨灰色裙衫。

    仰起头便看见一张如墨如画素净脸庞,眉黛色殊,眼目温亮,这姑娘分明同自己相似年纪,可她人站那里,偏偏比这座都要高出一截,不是个头,只是感觉,不同于她先前百般设想中任何

    一种,却叫她霎时激动地涨红了脸,手里字帖都握不牢。

    “赵小姐,”遗玉认真看了几眼前方起身喊她姑娘,方才认出是当年丙辰教舍坐她后面那个赵瑶,若她没有记岔,这位赵小姐后来成了长孙娴跟班。

    “你、你是来参比吗?”赵瑶显然没想到遗玉还记得她,手脚僵硬地立原处,望着遗玉说了句蠢话,前天宣楼听讲,哪个不知道书学院请了卢小姐回来参比。

    遗玉察觉到四周已是静下来,多少双眼睛带着好奇和窥探扫过来,对赵瑶点了点头,又好脾气道,“许久不见,眼下不便,改日再叙如何?”

    “好、好。”赵瑶是受宠若惊了一把,匆忙点了头,又觉得自己答太,不及懊恼,程小凤不待见曾同长孙娴好人,已是不耐烦地开口:

    “行了,咱们上去吧。”

    说着便扯了遗玉衣袖往楼外走,刚迈开步子,就听“啪”地一声,遗玉低头就见一本薄册摔落脚边,拉住差点踩上去程小凤,弯腰捡起蚂蚁手打团第一时间章节手打来,轻拍了两下皮页,扫到

    录名,眼睛亮了亮,身边“腾”地一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