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密语 上 (第10/29页)
向的精细到有些超乎寻常的观察力与谨慎严密的思考能力,自己露出这样的神情,他会相信才是有些问题呢。只是这样的大事,自己说出来谁会相信?哪怕能相信,连自己也没有把握朱棣一定会笑到最后,又怎么能说出口呢?由此,盯着苏瑾逼视的目光,沉默的气氛,敏君微微侧过脸,垂下眼帘,而手指却有些不由自主的紧紧纠结在一起。 看到她这样,苏瑾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伸出手握住敏君的手,将她因为用力过度而有些发白的指节一点点扳开,轻轻捂在自己两只手掌之间,低声慢慢着道:“我以为,不论有什么事,我们都能坦坦荡荡说出来。因为,我已经将我视为最为隐秘与狼狈的一面,袒露无遗。原来,并非如此。” “苏瑾……”敏君听到这话,心里一颤,竟有些不敢抬头直视苏瑾。这件事,她无法说出口,但若是不说出来,面对着这样的苏瑾,她心里又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仿佛被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喘口气都有些发僵:“我不知道怎么说……” “不知道怎么说?”苏瑾听得一愣,看着有些犹疑不安的敏君,心里有个模模糊糊的念头忽而明白起来:“是关于燕王殿下的……是也不是?你,猜到了些什么?”他盯着有些沉默的敏君,除却惊诧与慌乱,更多的却是欢喜:“你也想到了有些事,对不对?” 他最后对不对三个字几乎是在敏君耳边擦过来的,低微得不可思议,仿佛一抹吹落枯叶的微风掠过,却是无端端让敏君有些安心。微微抬眼,眉梢极为轻微的舒展了一下,敏君又是紧紧皱起眉头,她贴靠在苏瑾的身上,有些犹疑,又有些安心,只凑到他耳边低而又急促着道:“你知道,他,有不臣之心……” 这句话说得有些含糊,但苏瑾却是听得明明白白。他心头一跳,原本对于燕王某些举动的不安与揣测,忽而清楚起来。然而,也就是这样的清楚,他的脸色由不得苍白起来。 敏君没有料想到苏瑾忽然会沉默下来,她抬眼悄悄地看了一眼,见着他面色大变,仿佛听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她由不得一顿,反而因为心里头生出的好奇而将慌乱的情绪暂且压了下来。轻轻地动了动身体,敏君碰了碰苏瑾的手,声音也稍微高了点:“苏瑾,你怎么了?” “原来如此。”在敏君询问的同时,苏瑾也回过神来,他神情复杂地听着敏君此时有些好奇的询问,低下头轻轻摸了摸她的脸,目光也柔和起来:“放心吧。你不要担心,我会护着你的,这件事,且不要与岳父大人说,等过些日子,我自有主张。”虽然说,不清楚敏君是从何想到这些的,但先前她都能察觉到那龙骨一事,想来这中历代不绝的事,她细心揣摩,未尝没有可能。只是事项太大,她想到这个,怕也惊惧好些日子了。 由此,苏瑾在迅速回过神来后,却是不忙着说别个,反而先低声安抚敏君起来。 这边如此,那边的敏君却没有十分体味到这样的心思,她皱了皱眉,看着苏瑾柔和的目光,倒是有些羞恼起来,只直起身子掐住他胳膊上一块rou,拧了两下道:“没得说这些作甚么。爹爹那样的人,我自然不敢说一个字的。这事儿在我心底搁了许久也不敢说,却是不防着被你拿话哄了出来。你倒是给我说一说,先前你说的究竟是什么大事?与燕王又有甚么关碍?” “你且松了手,我怎会拿话哄你。”苏瑾有些哭笑不得地看着敏君拿出女子蛮横的一面逼问,只先缓了一句,方将她抱在怀里换了个更合适舒服的位置,凑上来低低着道:“原是陛下决心撤除藩王,燕王殿下晓得后颇为愤慨,而后常有些举动,瞧着并不对头,我原想着应是有意拿着各项事情逼迫陛下放弃那等念头,生怕你我两家做臣子的夹在其中。却不曾想着,你更是目光如炬,竟是将那根底瞧出来了。” “这有什么稀罕的,我原也就是看着你神情不对劲,胡乱往那重的方向猜测。历来新皇登基,最怕的不就是这样的事么……”敏君心里不自在,知道自己并没有苏瑾所说的眼光,只撇过头,胡乱拿话遮掩:“哪里想得到,原是还不到那地步的。” “谁说不到那地步。”苏瑾听得敏君最后咕哝的那句话,眼睛由不得眯了起来:“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未尝不是缘由之一。但你猜着了终归是猜着了,倒也不用怕我会如何想。你是我认定的人,哪怕旁人都不站在你这一边,我也会站在你这一边护着你的。虽说兹事体大,我也摸不准岳父大人的心思,想着你暂且隐瞒这事,但过些日子事情都分明了,却也不必瞒着了。这样的机会,正是我辈青云直上之时。” 听得这话,敏君却是有些发愣,她静静盯着双眸璀璨,满脸豪情的苏瑾——虽说依旧是秀美俊逸的脸庞,略有些稚嫩的轮廓,但这个小小的少年却有着敏锐的直觉与强大的内心,对于这样几乎能让绝大部分人惶惶不可终日的信息,不但不惧怕,反而生出更深切的野心与奋勇。 而这个原因,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他深切的渴望能获得力量、权势、地位以及相关的一切,保护他所关心的人与事,其中,有他的母亲冯娴,也有自己…… 敏君的目光闪动了一下,却没有再说一个字,只侧过脸轻轻的咳嗽两声,就是慢慢红着脸,有些刻意地打断他的话,低声道:“什么青云直上,你可是想好了,这样的泥淖,足够将很多的人、家族都吞噬得一干二净。而且,冯姨她还在金陵……” “傻丫头,这样的事,哪里会一时半会就闹出来?”苏瑾冷笑一声,手指有些怜爱地蹭着敏君的脸颊,声音却是透着些许冷意:“若燕王殿下真是这等压不住的,我竟还是早些回去,方是正道。而那新皇,不论从什么地方看去,都是温暾之人,不说他眼下头等大事并非撤藩,就算真是如此,也有数年冲和之机。” 敏君听得一愣,她知道,靖难之役的确不是建文帝登基都办的事情,仿佛是延后了三四年,方闹出来的。苏瑾这么说,的确是正确的。要是这些都是正确的,或许最后的结果也不会改变? 她兀自想着,心里头那些慌乱的情绪却是一点点安抚下来。她抬头看向苏瑾,眉梢微微挑起,唇角便是露出一点笑容来:“若真是如此,那就好了。” “傻丫头,这样的事情,原是我们男子该想着的。你竟不必担心过甚,好好的过日子。”苏瑾说到这里,环住敏君的胳膊紧了紧她的腰肢,嘴角就是勾起一丝促狭的笑纹:“前些日子搂着仍有小肚子的,今日一握,竟是没了,我可不是时下好细腰的。” 用户签名 用户信息 第三十九章战栗下 随着这带着笑意的话,敏君只感到一股子热气拂面而来,她的脸陡然红了起来,只咕哝了两声,就忙忙着转过头避开了:“浑说什么”但这一句话说出口,她反倒越发得觉得有些说不出来的局促,当即昏头昏脑地想了一通,随口就是寻了一个话题,忙道:“你过来,就是说这一样事情的?那龙骨的事儿,可是妥当了?” “龙骨一事还在筹划,倒也不急于一时。我今次前来,还有另一桩事要说。”苏瑾听到敏君这么说,也是回过神来,他犹豫了半晌,才是与敏君道:“这事还未传出来,我只怕你们因着不晓得事,反倒吃了亏。那孟家因着各种缘故,竟只与那姜夫人和离,此外,连着姜夫人的各色惩处,也是由姜家出钱赎罪,只消在那城东白云庵里带发修行三年,并无其他惩处。” 这话一说,敏君的脸色由不得一变,霍然站起身来:“什么” “且安生坐下来。”苏瑾伸出手拉住敏君,将她重新按回坐到自己身侧,笑着道:“什么大事,那姜氏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