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过年 (第1/2页)
革命化春节,实在是没有什么年味,除了初一早上的饺子和孩子的压岁钱,也不用做什么准备。不过于家因为先前素绢送的兔子,比别人家多了一道菜。 大队给的那块rou,肥的多瘦的少,别人是羡慕不已,没办法,这个年代就是这样缺油水啊,可是素绢却连连皱眉,实在是对肥rou无爱啊。考虑到于向北可能爱吃,也没有必要按自己的意思来,用瘦rou包,好在家里有兔子rou,用兔rou包饺子也不至于亏待自己的嘴。 所以素绢家大年初一的饺子是两种馅的,猪rou酸菜和兔rou白菜,数量上也就多了,为了避免妯娌尤其是李小兰眼热,剁馅和面全程都是在屋里面做的,足足有200多个饺子,没办法,除了给父母的以外,还打算给钱老他们送一些。 虽然钱老他们的处境不算坏,为了保险起见,素绢现在还是不想让人看到自家和他们有接触,她打算学校正式开学以后,以识字为借口正大光明的来往,反正别人也不知道,当然这是于向北的意见,他怕自己走后媳妇儿和别人说不到一处去,一个人孤单。 晚上,于家一家不约而同的做了兔子rou,你有我有他也有,所以气氛比较融洽,妯娌之间说话都非常热络,就是李小兰也是吉祥话满口,或许是为了讨一个好口彩。而初一早上虽然不让拜年,但是人们还是习惯要早起,因为小孩子初一能拿到压岁钱,所以对早起非常热络,大人被孩子堵在被窝里可就不好看了。 三十晚上这一天,于家沟早早的陷入了黑暗之中,于向北端上盛在盖帘上的饺子,素绢提起竹篮里的兔rou,二人一起出了门。因为晚上不怕人看见,于向北出门后就拉住了媳妇儿的手,素绢扯了扯没扯动,也就随他去了。 “扣扣。” “谁啊,”门内的声音有点迟疑。 “于向北。” “哎呀,于同志快进来,”张青来热情的说道。 于向北进屋一看屋里的摆设就知道,大队找过他们了,不然也不会有被褥和火炉。 “你看于同志你来就来,怎么还带了东西。”何婆婆接过盖帘说道,不过也没有拒绝,反正人情已经欠下了,再多一些也无所谓,毕竟她都两年没有闻过饺子味儿了,那几个男人更不堪,已经开始咽口水了。 “也没有多少,只能让你们尝一尝味道,吃饱却是不能了。” “这是你媳妇儿吧,还真俊,这姑娘一看就读过书,”何婆婆说道。 “婆婆您眼睛真敏锐,我叫王素绢,您是长辈,直接叫我名字就好。”素绢落落大方的说道,前世和知识分子打交道多了,现在轻车熟路,她表示毫无压力。 “素绢是吧,来,怎们到这边说话,让他们几个男人说去。”何婆婆引着素绢到角落里谈话,“那天在牛车上我昏昏沉沉的,也没顾得上对恩人道一声谢,今天咱娘俩才见上面,希望这声谢谢来的不晚。” “婆婆,您太客气了,”素绢摇头,“我们能做的也就这些了。” “不要说敬语,把咱们的距离都拉远了,我一看你就知道你也是饱读诗书的人,难得能有人和我说道一起的,那几个男人,别看都是知识分子,有些话和我们女人还是说不到一块。”何婆婆说话非常直接,或许是起起落落见多了,有一种返璞归真的豁达。 “谈不上饱读诗书,只是以前有条件的时候多读了一些史书。”素绢这也不算说瞎话。 “历史好啊,读史可以明智,那你怎么嫁给了小于啊,”何婆婆试探的问道。 “我们家早在几年前就搬到了农村,没有受到什么冲击,前一段时间我父母不幸去世了,单身女子生活不易,碰到了点事故,是向北帮了我,正好我年龄也差不多了,就嫁给了他。”素绢明白何婆婆的意思,长话短说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 “婆婆我倚老卖老的说一句,小于是一个好孩子啊,不管当初因为什么原因嫁给他,以后你都要好好把握住。”何婆婆说道,于向北为他们做了这么多事,她实在是感动,怕素绢有城里读过书的女孩子的习气,看不起乡下人。 “爹娘去了之后,这世界上我只有他一个亲人了。”素绢轻轻的说道,没想到于向北在蛊惑人心方面这么有天赋,才不过见了两次面,这个睿智通透的老太太心就偏到他那里了。 两人说话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