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室守则_第六十七章 贺老太算计齐夫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七章 贺老太算计齐夫人 (第2/2页)

岔了?其肯定是有误会,齐夫人心隐隐升上几分喜悦,问道:“老太太,你提及嫁妆,我就不免多问一句,你家欲以何礼迎我家庶女进门?”

    三书六礼,是迎娶正妻;取一二为之,是正经纳妾,齐夫人的意思,即是询问贺老太太,贺家是要娶齐佩之为正妻,还是要纳她为妾。因为贺老太太言语有“嫁妆”二字,齐夫人便只考虑了妻和妾,根本没作其他想法。

    但贺老太太的回答,让齐夫人大吃一惊,只见她搓着手掌,十足地不好意思,开口道:“你家闺女,自然是要做妾的,只不过开脸的事,要迟上些日子,先委屈她做个丫鬟。”

    说来说去,还是做奴婢,反要齐家陪送嫁妆,世上竟有这般厚颜无耻之人?眼见得齐夫人的脸色变了,贺老太太忙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齐夫人放心,待到时机成熟,一定抬你家闺女做妾,决不食言。”

    齐夫人见贺老太太信誓旦旦,信了几分,又想起大户人家的规矩,正妻未进门前。确是不便纳妾,顶多收几个通房。她这样一想,气就顺了,问贺老太太道:“不知何时才叫时机成熟?”

    其实贺老太太只要答一句,待贺济义娶亲过后,由正妻料理,齐夫人也就接受了,但她哪晓得大户人家的那些个规矩,苦思冥想过后,回答道:“等我亲家温夫人出了门子,便抬你家闺女做妾,如何?”

    等温夫人改嫁去了西京,孟月也就该打回京城了,到时人都不见了,贺济义再闹也没用,正是时候哄他纳了齐家庶女。贺老太太是这样想的,齐夫人却不知情,暗自疑惑了好一阵,问起缘由。

    贺老太太却道:“我保证那时纳你家闺女为妾便是,齐夫人何须问这么多。”

    齐夫人垂沉吟,贺济义未娶正妻,不便提前纳妾,因此只能先委屈齐佩之;这样的理由,在齐家尊长面前很说得过去,让她心内一阵轻松,待抬起头来时,脸上就带了些许笑意,道:“老太太,咱们得提前说好,我家佩之是做通房,来日一定要抬为妾室。”

    贺老太太满口答应,又与她商量,等她把齐修之抵押庶妹的字据拿来后,两家再签订一项协议——齐家送人送嫁妆到贺家,贺家则保证在温夫人改嫁后,抬齐佩之为妾。

    齐夫人仍觉得在这样的协议上提到温夫人,有些莫名其妙,但一想温夫人改嫁在即,肯定是在贺济义娶亲之前,以此为限,齐家是占好处的,于是便没提出反对意见。

    贺老太太见齐夫人点了头,便欢天喜地地坐到她旁边,与她商量起齐佩之的嫁妆来。齐夫人一阵厌烦,却又不得不忍耐,一番讨价还价之后,许诺贺老太太茧绸两匹,银钗、银镯各两对,胭脂水粉、杯碗碟盏等日用器皿衣箱。

    这嫁妆太过简薄,贺老太太大失所望,此时才真明白,纳妾与娶妻,乃是天壤之别。

    齐夫人许完嫁妆,又问道:“不知老太太出多少聘礼?”

    贺老太太正不满,不假思索答道:“你家庶女是我家济义赢回来的,有字据为证,还要聘礼作甚么?”

    齐夫人气得满头珠翠乱颤,却又驳不出话来,只得忿忿起身,道了声告辞,朝雨去了,她家婆子追着去打伞,赶得急了,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惹得贺家丫头们掩嘴偷笑。

    贺老太太见到这一幕,惊讶道:“齐家想送庶女出门,竟心急到如此地步?”说完后悔不已,早知如此,就该硬拗着多讨些嫁妆的。

    第二日雨过天晴,齐家抬着箱笼和轿子,把庶女齐佩之送到了贺家。孟瑶奉着贺济礼的吩咐,过来收了齐修之抵押庶妹的那张字据,其他的事,任由贺老太太去安排。

    齐佩之既是贺济义的通房丫头,自然是住到他的归田居。贺老太太扣下陪嫁,命人将她送了过去。贺济礼来寻孟瑶,立在门边,盯着嫌弃饰成色不好的贺老太太,故意问道:“看娘这样子,是打算将这些陪嫁,入济义的私帐?”

    公帐私帐之分,贺老太太再不敢擅自作主的,她正欲摇头,突然反应过来,道:“这是济义屋里人的陪嫁,自然不能入公帐。”说完将孟瑶一指:“你媳妇的陪嫁,我可没见着一。”

    孟瑶明白贺济礼的意思,既然是陪嫁,就该归还齐佩之,不然落到旁人眼里,便是贺家连一个妾的财物都要霸占,好不丢人。然而亲母子斗法,她是不便插嘴的,免得落得两头不是人,遂把腰一扶,拿有孕身乏作借口,回房去了。

    .9..例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