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外 吉日  (第1/1页)
    天启三年,七月十八,黄道吉日,诸事皆宜。    建康城里看上去与往日一般,但街上的人都隐隐察觉有一丝不寻常。    街道上来往的马车很多,人也很多,仔细看,这人流竟然分成了明显的两路,一路向城西,一路则涌向了城东。    “这街道上也没有张灯结彩….”两个富态的中年男人下了车。    信家只有大宅上张灯结彩,彰显大喜事的气氛。    “这么大的事,也太寒酸了….”更多的汇集过来的人纷纷点头。    对于他们这些大药商来说,结婚那可是大事,绝对要银钱花起来如流水一般。    “老信给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成亲,还摆了三道街的宴席呢….瞧瞧…..”药商们腆着肚子,指着空落落的街道,“要不是大门外挂着喜字,谁知道这是大有生的大少爷成亲….还不如过年热闹呢…..”    “就是,更何况,这次娶的可是顾娘子!”有人双眼放光,笑的三层下巴颤颤,“大药师啊,这可是大大的喜事啊…要换做我,我非让全建康城都跟过年一般!”    “得了吧,不就是因为娶得是大药师,所以才低调的….”有知情人说道。    “啊?那是为什么?”人们问道。    “能为什么?以前,哪有咱们药商娶大药师的好事,都是咱们拼着命的把女儿塞给人家….能让娶就不错…原本那些药师们集体闹着要大少爷入赘呢……”知情人低声笑道。    众人闻言,互相看了眼,继而哄堂大笑。    “大少爷这次可是给咱们争脸了….”    “哈哈,待会可要好好看看那些药师们的脸色…..”    “早就受够他们那高高在上的鸟气了,这次可算大大的荣光…..”    他们猜的没错,此时坐在顾家的药师们脸色的确不怎么好看。    “老太爷,这些人是来道喜的还是问罪的?”顾家几个管事的抹着汗对顾长春等人说道,“那一个个脸拉的长的…..”    “估计还是再为没招赘的事不高兴呢..”顾长春汗颜道。    “那一会儿他们在咱们家吃席还是去姑爷家?”管事的问道。    “废话,他们肯来这里就不错了,那边想都别想…..”顾长春瞪眼,“桌椅都安置好了没?”    听见这话,管事们的脸都也拉长了。    “老太爷,这..这…实在是安置不下了…..”他们齐声说道。    “啊?”顾长春有些意外,“有那么多人来吗?五百桌还不够?”    “老太爷,江浙的药师们都来了,还有福建河南…..这算起来足足有五百多户,还有随从…..”管事的扳着手指说道。    “还有..官面上的…..咱们建康的不用说了,这江浙两省的都来了…..”另一个管事的忙也说道,“…..二十多个知府…四十多个县令…..还有随从…..”    “这..这..这么多?”顾长春也愣了。    “这都是海哥儿的面子…..”几个老者都捻须笑了,“还有渔哥儿,渔哥儿堂而皇之的请假说去嫁妹…”    “老太爷,老太爷…..”又有个管事的满头冒汗的跑进来,嗓子都哑了,“大老爷说,快再收拾个屋子,江宁织造的老爷们来了…..”    织造上管事的都是太监….    “他们也来了?”屋子里的人都很是惊讶,“海哥儿他们跟这些人也打交道?不是说陛下最厌恶官员与内侍结交……”    “别想这些了,快去收拾吧..”顾长春一跺脚,赶着向外而去。    天呀,他们顾家不是娶媳妇,只是嫁女儿啊,为什么要置办这么多酒席,而且还都是真吃真喝且不去夫家白吃白喝的主儿……..    这一天,整个建康的酒楼几乎全部歇业,分别被两家人包了,热火朝天的准备着几千桌的酒席,从中午吃到黄昏,等着婚礼那一刻到来,这还是建康城头一次见夫家和娘家同样忙碌的。    顾十八娘的屋子里静悄悄的隐隐有呜咽声传来。    “时候可快到了….”门外等着的姑嫂舅妈忍不住低声道,“拜祭过亡父,还要拜祭谁?”    一旁的穿着吉服得曹氏闻言微微一愣,看向女儿的房间。    “今天是七月十八?”她低声问道。    “可不是七月十八…..”众人笑起来。    可是忙晕了,连日子就记不得了。    “是七月十八啊…”曹氏低声叹了口气,眼圈也微微发红。    “娘,你可先忍着,等meimei出门的时候,你再哭…..”一旁的媳妇看到婆婆的神态,忙挽住她的胳膊嘱咐道。    一面招呼众人,“来,别愣着,吉时已到,去劝了姑娘…”    有了这个当嫂嫂的发话,众人便立刻七嘴八舌的说着姑娘快点了推门进去了。    眼睛红肿的顾十八娘坐下来,由着姑姑舅妈们为她绞脸修鬓修眉,装扮起来。    才穿戴好婚服,就听到前院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花轿临门了。    “拦轿门喽!”    爆竹硝烟还没散去,就听一声喊,信家的人眼睁睁看着顾家的大门被关上了。    这是娶亲该有的仪式,信家的人忙塞了大大的红包进去,门却依旧没开。    “谁稀罕钱!”门内有阴阳怪气的喊声。    信家的人苦笑一下,这拦轿门不过是的象征性的,自来还没玩过真的,没想到今日在顾家碰上了。    “就知道这些大药师们在这等着呢…..”四周闻讯看热闹的药商们纷纷交头接耳道。    穿着大红喜服的新郎官冲随侍的人笑了笑,抬抬手,立刻有人抬出一大箱子。    “樟树帮片刀一把….”    “建昌帮切刀一把…”    “建昌帮槟榔榉……”    “….香附铲…”    “….泽泻笼….”    伴着一声一声的报,一件件在围观群众看起来很奇特的工具被递进去。    “这都是什么啊?”大家问道。    “这都是上好的制药工具..”懂行的点头道,“顾娘子的师父就算是樟树帮的…..”    “生子女过户刘姓文书一张…..”    这句话喊出来,让所有人都愣住了,怔怔的看向新郎官,新郎官面含微笑,坦然望着大门。    药门以姓氏相传,顾十八娘的师父刘不才已然无后,技艺父子传承,负责传承大业的徒弟只能是其姓氏之人,当初刘不才收的第一个徒弟也就是当儿子养的,后来灰心丧气绝了念头,也并没有再要求顾十八娘如此。    但众多药师心内耿耿的还是这一点,刘公那绝世技艺,从此以后就改姓信,百年后,再无人记得刘公这一脉了么……    门徐徐开了,围在门边的药师们自动让开一条路,大红轿子抬进去落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