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外传_第39章 你想当个什么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章 你想当个什么官? (第3/3页)

    乾隆问道:“你知道这首诗是谁作的吗?”

    “是先皇康熙爷所作。”

    “那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我是跟我爸爸学的。爸爸说,他年轻时曾多次跟随先皇康熙爷上坝上围场木兰秋狝,巴图鲁们个个都会背,还谱成曲儿在行军时唱呢……”

    乾隆点了点头:“嗯,很好,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王升,您贵姓?”

    “我?……哦,我姓龙。”

    王升笑了笑:“龙?姓这个姓的人可不多呀……”

    乾隆也笑了,问道:“嗯……你是从外边新调来的?还是新入伍的?哪里人哪?”

    “祖居盛京。自从我爸爸当差吃了皇粮,调来热河后,我家就搬到这儿来了。我爸爸去世后,我就顶了他的差,入伍也有一年多啦……”

    “家里还有什么人哪?”

    “家里还有老母,一个老妹和老婆孩子。”

    乾隆点了点头:“今天是七夕乞巧节,山庄里都放了假,没轮到你放假呀?”

    “今儿其实轮到我放假,可是大家都想回家过节,我就多加个班儿让弟兄们放假啦……”

    “为什么呢?”

    王升乐呵呵地说:“您没听见我刚才背的先皇康熙爷的诗吗?每当逢年过节,我就想起那些边陲将士,他们这时候可能正在爬冰卧雪,也许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他们不都有亲人、妻儿老小吗?他们不也都想和家人在一起快快乐乐地过节吗?可他们为了让普天下更多的人过好节,为了保卫皇上,保卫大清江山,有多少将士战死沙场,有多少人不能回家团聚?一想起这些,想起他们,我就觉得我虽然不能在前线保卫边关,可在这儿,在皇上身边当差,也应该像边关将士们一样,站好岗,值好班,尤其是节假日,更要认真守夜,万一今晚边疆发生战争,或各省有紧急边报上奏,更得及时禀报皇上!我虽然是个小小侍卫,却也从小受父母教诲,懂得生我是父母,养我是国家;家事小,国事大呀!所以自入伍以来,凡节假日,我总在这里值班。龙先生,不怕您笑话,您别看我是一个小小的看门的兵,可我懂得我是在为皇上看大门,是为大清看大门——我这责任可大哟……”

    乾隆打量着眼前这个憨厚朴实的青年侍卫,深受感动,连连点头:“嗯,王升,你很好!对皇上忠心耿耿,当差又这么尽职尽责——想没想过,你想当个什么官儿呀?”

    王升摆了摆手,憨厚地笑着说:“当官?这我可真的从来没想过。我家祖坟上也没长这根蒿子。我觉得像现在这样,不打仗,不闹饥荒,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就已经很知足啦!当今万岁爷乾隆皇上体恤百姓,兴农减赋,真是英主明君哪!老百姓都念叨着如今能过上好年景都是托皇上的福哇!可惜我入伍都一年多啦,还没福分见到皇上一面哪……”

    刘墉只是笑眯眯地望着王升,啥也不说。

    乾隆和蔼地问道:“你要是见到皇上,想跟他说点儿什么呀?”

    “这个……嘿嘿,还真没想过……”

    “那你就想想呗。”

    王升挠了挠头,憨憨笑道:“好,那我就想想……嗯哪,我呀……我就先给皇上磕个头,说皇上您好啊,老百姓都念叨您的好哩!然后我再给皇上提个醒儿……”

    乾隆很感兴趣地催问:“提个啥醒儿?”

    “我要对皇上说,您哪,不是在承德避暑山庄待着就是在北京紫禁城待着,您知道有句俗话儿说山高皇帝远吗?听说有些外省大员在外边不听您的话,徇私枉法,贪污腐败,欺压百姓,无法无天呀……对啦,您刚才不是问我将来想当个什么官儿吗?这会儿我倒是想起来啦……”

    “噢,这倒有意思,快说给我听听!”

    “说着玩儿呗,您可不能笑话我。”

    “不笑话你——快说吧。”

    “我是瞎琢磨啊,其实我也没听说过有这样一种官——我寻思着哈,如果皇上见到我,说,王升呀,你小子这差当得不赖呀,朕得赏你个官儿当当,你想要个什么官儿当呀——就跟您刚才问我似的,可惜您不是皇上,问我也是白问……”

    “哎,痛快点——你想当个什么官?”

    “噢对,我呀,我会这样对皇上说,皇上啊,我并不想当什么官,我愿意为您当个苦差——您哪,天天住在避暑山庄里,外边的事儿怕顾不过来吧?您派在外边的官儿当得好不好?是不是为您好好当差,您恐怕也不大清楚吧?他们要是欺负老百姓,鱼rou乡里,把皇上您的好经给念歪了,皇上您也不能及时知道吧?得,您哪,就把这活儿交给我王升吧!王升这小子身板儿还不错,走多远的路都不怕——我呀,就替皇上您到处走走,走遍全中国,包括那些几角旮旯的边远小县城,看看那些封疆大吏,府尹县令,那些说的比唱的还好听的父母官们,看看他们到底在当地干的咋样?是为国为民廉洁奉公,还是欺压百姓贪赃枉法……然后我就八百里加急禀告皇上,好让皇上奖励提拔那些好官清官,严惩重治那些贪官污吏……这样一来,皇上您就可以洞若观火,掌握全局,稳坐金殿龙椅,决策千里之外;这样一来,天下的官员不论远近,都得遵依大清法律,禀公守法,一心想着皇上百姓,大清的基业就万代千秋江山永固了……”

    乾隆听得非常专注,一见王升住了嘴儿,又催他继续说:“说呀,说下去,我听着很有意思。”

    王升苦笑了一下:“让先生见笑了,我这是睁着眼睛说梦话呢。”

    乾隆点了点头,拍拍王升的肩:“说得好!有抱负!皇天有眼——祝你梦想成真!”

    说罢,转身离去。刘墉紧随其后。

    王升叫道:“大哥,夜深了,你慢走。”

    乾隆与刘墉已消失在溶溶的月色之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