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灵器(下) (第1/2页)
自由城一偏僻的小巷子里。 楚承喉头一甜,一口猩红的鲜血喷了出来。他的视线开始模糊,慢慢的扶着墙坐下。察觉身后有异动,他一咬舌尖,勉强让自己保持清醒,眯了眯眼,冷声道:“你是来要我命的?” 苏寻自巷口走进来,摇头道:“我是来日行一善的。”说罢也不待楚承再问,她迅速的掏出一个玉瓶,从中抖出一颗药丸来塞进楚承的嘴里。 药丸一进嘴,药力便散发了出来,楚承知她所言不虚,也不管她,调整位置坐好运功。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楚承睁开了眼睛。苏寻的药确实是上好,他刚刚被文向南那一掌打伤了心脉,心中微叹,这一世怕是要到头了,却未想到碰上日行一善的家伙。 抬眼瞧去,苏寻此时正背对着他站在巷口为他放风。察觉了他的动作,苏寻转头向他微微一笑:“你好了?” “嗯。”楚承闷闷答了一声,此时已经夕阳西下,他所在的巷子恰好向东,阳光从巷口照射了进来,因为逆光,他瞧不见她的面容。只感觉到她整个人被太阳的余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轮廓。他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苏寻愣了愣,旋即明白他在问什么,展颜一笑,“刚刚告诉你了,日行一善。既然你好了,那快些走吧,我刚刚瞧见城中有人四处寻你。” 撤走自己刚布下的藏灵阵,苏寻的人影消失在了巷口。楚承没料到她走的这么干脆,自己连姓名都还没有问到。不过没有关系,只要她人在城中,早晚还会遇见的。 苏寻离开楚承之后,没有停顿的回到了校舍。其实今天救了楚承并不是她所谓的日行一善,只是她在台下全程观看了楚承和文向南的比斗过程。她对这个少年充满了惊奇。虽然对方只是练气期,实力微薄,但是在打斗过程中,她看出来楚承的一举一动隐隐包含着天地至理,这人绝对是个天才。 和楚承的相遇,苏寻并没有记在心里,不过是萍水相逢罢了。 回到房间,心神联系了小空交代了一下,苏寻便打开房间的隔绝阵,随即进入藏空之中开始为金石开炼器。 掏出从万宝阁里兑换的材料,一字排开。这一次,她打算为金石开炼一件上品宝器。 金石开已经两百多岁,他五十三岁筑基,一百多岁炼成金丹,不过由于他筑基时便服用的驻颜丹,是以外表看来也就是五十多岁。金石开的父亲是个教书匠,他自小耳闻目染,受书本的熏陶,身上自带一股书卷之气。 原本金石开是没有想过要走修真之路,而是想追随父亲的脚步考科举入仕,以普通人的身份这么生活一世。却未曾想到,他父亲原本并不单单只是教书匠,而是他们所在的陈国的国相。只是陈国当年先帝病逝,原本传位于太子,却不料三皇子起兵造反,杀兄篡位。于是,三皇子登上皇位之后,曾经一力支持太子的金石开之父便遭了难,被判了个流放。 金石开一家都跟着金父被流放到了距自由城约四百余里的沙锤镇上。沙锤镇位于陈国的边界,因四处黄沙漫漫而得此名,条件十分艰苦。沙陲镇周围百余里皆是沙漠,小镇上常年黄沙肆意,士兵们都不太愿意驻扎在此处。 原本金石开一家是要做苦力的,可金父垂垂老矣,官差们又觉得这么一个老头做苦力实在是不忍于心,且金父博学多才,又曾做过太子之师,平日里也愿意教镇上的小孩写字念书。这里还有不少的边关将士家属,大家都愿意将孩子送去金父那里读书认字。所以金石开一家不但没有做苦力,相对来说过的也还算不错。 金父是个洒脱的人,晓得成王败寇。自己站错了队,如今得了这个结果,也十分的安然。却不曾想,三皇子皇位好夺,坐稳江山却难,因其名不正言不顺,他本身又好猜疑。自从登基之后夜夜噩梦,寝食难安,就怕有人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早晚推翻了他的王座。看谁都觉得不安好心。 这皇帝一乱,朝臣们就更不用说了,更是乱成了一锅粥。人人自危,互相倾轧。这下皇帝的心更加猜疑了,不敢有犹豫,找了理由将那些个曾经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的朝臣们一个一个杀掉。 等到杀的差不多的时候,下面有人提了个醒,皇帝便想起来边陲之地还有一个曾经的太子之师呢。可自己本来已经判了流放了,不好再判。但此人不除,自己终难心安。辗转了几个晚上之后,皇帝决定,既然是流放了,那在流放的过程中死掉也不会有人追查,毕竟曾经再风光,也是人走茶凉,更何况皇帝都换了。于是皇帝暗中派人前去追杀金石开一家。 那时金石开已经四十来岁,有相濡以沫的妻子,还有几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因为父亲的关系,他也在小镇上教授学生。那日,金父身体抱恙,自己便代了父亲去授课。却不曾想,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己却与那个幸福的家庭天人永隔了。 通知金石开的是守镇的一个将领。彼时金家一家都已经命丧黄泉,只有金石开这么一个落网之鱼。他得到消息的时万念俱灰,曾想过要随家人一同共赴黄泉,却被那个将领出言点醒。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虽手无缚鸡之力,却也要找机会为自己含恨而终的家人报仇。 于是在将领的掩护之下,他逃到了沙漠中。炎炎烈日之下,他摆脱了追杀者,却也迷失了方向。身上带的水全都喝完了,他觉得又热又渴又累又饿。最终,无力的他倒在了茫茫的沙漠之中等死。 也是金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