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同窗们 (第1/2页)
苏寻并不知道已经有人打上了她的主意,这几天她非常的忙,忙着应酬学院里的各位同窗。 上一次她闭关,很多同窗发来信件问好,她也都一一客气的回复了。之后有大半的人都没有再联系,但也还有一些人再次回复了她的信件。 这年头修真,除了自身实力重要,人脉也是必不可少的。更何况苏寻本身也不是孤僻的人,能够结交一些朋友她也很愿意。 自由学院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与他们交谈,苏寻能够得到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而她便是要在这些信息当中抽丝剥茧,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经过一番你来我往之后,和苏寻有稳定联系的便有那么几个人。一个叫叫做陈近中,是陈国皇族的旁支,但是这一支并不简单,要追溯到陈国太祖皇帝时期。 那时候陈太祖皇帝有四个儿子,太祖皇帝建立陈国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那四个儿子虽说有大有小,但都业已成年。且都是太祖皇后之子。 当年太祖皇帝坐稳了皇位,治国有方,很快便平息了陈国国内的sao乱,国内形势大好一片。可平静也只是一时的。接下来原本一派和睦的几个儿子就开始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了起来。 说来说去,也是因为当年的大皇子不中用。为人软弱,没有担当,野心却不小。太祖皇帝对这个儿子并不满意,所以在立太子的时候左思右量,始终下不定决心。 太子之位悬而未决,就相当于给了有心人暗示。另几个皇子有了可趁之机便蠢蠢欲动起来。 太祖皇帝震怒、无奈,却也伤心万分。不要说自己刚坐上皇帝的宝座,屁股还没坐热乎呢,他还想着自己能够寿与天齐,多在位置上坐一些年,而自己那几个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儿子就已经开始觊觎自己的位置了。这让他如何不震怒,如何不无奈,如何不伤心? 剩下的几个皇子里面,二皇子手握军权,有勇有谋,当初陪着太祖皇帝一起打天下,俗话说,大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当年打天下的时候,有自己的儿子作为大将,皇帝自然安心的很,但等到和平年代,手握兵权的儿子就不那么让自己放心了。 三皇子当年出生的时候,仗打的正凶,太祖皇后很是吃了一番苦头。且因为太祖皇后跟着皇帝南征北战,很不安定,是以三皇子出生的时候,身子很弱。让皇帝夫妻二人很是心疼。到了后来,三皇子慢慢长大,长相结合了皇帝和皇后的优点,加之这些年身体不如其他几个皇子健康,所以皇帝夫妻对这个儿子十分疼爱。 四皇子是太祖皇后最小的一个儿子,有他完全是个意外,且生下他不久,仗就快打完了。这时候太祖皇帝男人本色的性格也显露了出来,还未登上宝位已经先后纳了几个嫔妃。有了新人忘旧人,这几乎是所有男人的通病。太祖皇后每日被那些嫔妃争风吃醋闹得好不头疼,自己心里还憋着一股子酸意。又因为四皇子身边有丫鬟奶娘照顾着,自己反倒没有几分心在小儿子身上。是以四皇子随时最小,却不如几个哥哥受宠。 好在后来的那些女人们生下的大多都是公主,皇子虽有一两个,却年纪太小,根本没法加入夺嫡的正营。 就这样,大皇子虽未嫡长却为人平庸。二皇子杀伐果断,但手段过狠。三皇子表面上瞧着聪明伶俐,私下里却太有心机,且小心眼。四皇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却胜在老成稳重。四个皇子各有大臣维护。 朝堂上看起来风平浪静,私下里却暗潮汹涌。 太祖皇帝对这些事情了如指掌,也用尽了手段各方平衡,想自己先压制着,再慢慢瞧些年。却不知道他这一举动反而让朝堂更加不平起来。 太祖皇帝的打算不错,他却算错了自己的寿命。作为一国之主他兢兢业业的治国治民,却没有料到自己过度用功的结果是当年打仗时的旧伤复发。最后什么都来不及交代便一命呜呼了。 太祖皇帝薨了,最终二皇子调动手里的兵权,死死控制住了皇宫内外。那一夜整个陈国都城风声鹤唳。第二日一早,传出消息来,大皇子和三皇子篡权夺位,被二皇子斩杀于宫内。四皇子却下落不明。这一下,四个皇子死了两,还有一个生死不明的。剩下的二皇子当仁不让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其实四皇子并没有死,而是早早就为自己谋划好了,他早知道上头三个哥哥,没有一个是吃素的,被卷入储君风波完全是地下朝臣为了把水搅浑的结果。谁都不知道他早年出去游历的时候偶然见识到了修真者的本事,从此一心相道。 就在上面几个哥哥为了争权夺势搞的整个陈国风云便色的时候,他也早早给自己安排好了退路。夺嫡的那一夜,他便跟着自己以前结识的朋友逃到自由城去了。 四皇子也是个有天赋的,心性也好,很得学院师长的欢喜。这一来二去,不但学有所成,背后也有了自由城做靠山。等他光明正大的露面的时候,已经当上皇帝的二皇子即便知道他还活着,有什么念头也熄灭了。 且修真界有规矩,修真之人便与皇位无关。皇帝心中的一口大石也算落下了。隆重的迎回四皇子回国坐镇。是以四皇子随同自己的道侣在繁衍生息,最后因为年寿已尽,修为却无法更进一步而寿终正寝。但是四皇子留下的血脉却成为陈国的第一修真世家。 陈近中便是陈家的后人。因为四皇子和自由学院有着特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