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截教 (第1/2页)
是开天三教之一,三清圣人中的通天教所创。 教义:“截”,是指洞悉天道的意思。另一含义指截取一线生机,所谓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而遁去一。这遁去的一,就是所要截取的一线生机。的道义思想是道法自然,继承天人合一。主张上道无德,下道唯德。大道五十衍四十九为定数,一线生机遁去,的教义正是截取这一线生机。演变六道。 封神中,阐教广成子称通天教主是“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由此可见广渡世人的主张。 金鳌岛碧游宫乃是通天的法脉道场。 中人颇讲义气,主张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内门有四大弟子、随侍七仙,三代弟子四人,四代弟子四人,共为十九人。 四大弟子之首乃多宝道人,实力强大至极,代理师傅设立诛仙阵,在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封神一战中,通天教主摆诛仙阵于界牌关,座下大弟子多宝道人取诛仙阵图、诛仙四剑,代师布阵。战斗中多宝道人一时大意,被广成子的番天印砸中,仅仅被打一个跟头。须知一般仙家早就被砸得形俱焚,可见多宝道术高深至极。 后老子与通天教主在其中争斗,把多宝道人用风火蒲团卷走。后被老子化胡为佛,转世释迦一族,为,接引和准提两位圣人隐退之后,多宝道人所化之释迦摩尼佛为佛教之主,世称如来。 二弟子乃金灵圣母,法力极其高强,道行远胜阐教十二金仙,仅次于多宝道人。万仙阵之战时,金灵圣母曾与文殊菩萨、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敌:“三位大士忿怒,各骑青狮、白象、金犼攻上前来,大战金灵圣母。圣母端然不惧,龙虎玉如意左右敲摇”,金灵圣母力战三大士之际,不料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当场命丧。后被封为坎宫斗姆,为星宿之首。 三弟子乃无当圣母,自万仙阵一战中先行撤走,为保留下来一份生机。 四弟子乃龟灵圣母,于封神之战力敌昆仑数位金仙,追杀阐教十二金仙之惧留孙,出了万仙阵往西方去。而后接引道人前来搭救惧留孙,以青莲托住其月珠,西方教主又以念珠打其背,迫使龟灵圣母现出大龟原形,由此被擒。 西方教主本意“我同此位道友去会有缘之客”,阻止惧留孙伤其命,而后唤西方白莲童子收之。且说西方白莲童子,将一小小包儿打开,俟收龟灵圣母,不意他走出一件好东西,甚是厉害,声音细细,映飞来。怎见得?有诗为证: 声若轰雷嘴若雷。穿衿度幔更难,食饮血侵人体,畏避烟集茂林。炎愈威偏聒噪,寒风才动便无;龟灵圣母因逢劫,难免今朝万喙临。 话说白莲童子打开包裹,放出蚊虫,那蚊虫闻得血腥气,俱来叮在龟灵圣母头足之上,及至赶打,如何赶得散,未曾赶得这,那又歇满暸?不一时,把龟灵圣母吃成空壳。白莲童子急至收时,他也自四散飞去,一阵飞往西方,把十二莲台食暸三品,後来西方教主破暸万仙阵回来,方能收住,已是少暸三品莲台,追悔无及。正是:九品莲台登彼岸,千年之後有沙门。 随侍七仙: 第一乌云仙,原形是一只金须鳌鱼,七仙中法力最高的,连败阐教十二金仙的广成子、赤jingzi,要教主才能收服,法力应该不差,至少是大罗金仙顶峰,但还未成准圣。结局:被西方教主准提道人六根清净竹钓去西方七宝林八德池。 第二金箍仙,众仙看罢方回蓬,只听万仙阵中一声钟响,来了一位道人,而出作歌:“人笑马遂是痴仙,痴仙腹内有真玄。真玄有路无人走,惟我蟠桃付几千。”交战中,只一合。马遂祭起金箍,把黄龙真人的头箍住了。马遂是七仙中唯一有名字的,对的也是十二金仙排第三的黄龙真人,虽然黄龙真人单看战绩是十二金仙里最差的一个,但只一合就被箍住,可见马遂的法力之深。结局:被度化到西方,成为是佛教过去七佛的毗卢遮那佛,西游中观音菩萨的金、紧、三个金箍就是原本马遂的。 第三毗芦仙,七仙中描述最少的一个,只在诛仙、万仙两阵有提及,不过既然能逃跑,也见法力非凡。结局:万仙阵后不知所踪。 第四长耳定光仙通天教主命他掌六魂幡,可见对其信任,不过定光仙看势头不对,立刻投靠了西方教。据长耳两字,原型应是一只兔子。结局:献出通天教主的六魂幡,投靠西方教后为佛教定光欢喜佛。 第五金光仙,原形是一只金毛犼,被慈航道人,后来的佛教观音菩萨收为坐骑。 第六虬首仙,原形是一只青狮,被文殊广法天尊,后来的佛教文殊菩萨收为坐骑。 第七灵牙仙,原形是一只白象,被普贤真人,后来的佛教普贤菩萨收为坐骑。 第八羽翼仙,原形金翅大鹏雕,应该是孔宣的弟弟,被燃灯道人以一百零八颗念珠所化的饼制住,降为护法。 三代弟子: 殷商太师闻仲,师父为金灵圣母,门将兼弟子为吉立、余庆,后来又收邓辛张陶、庞刘苟毕等天君,加上十天君等人,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共为雷部二十四天君,战死绝龙岭,亡于云中子通天神火柱之下。 一气仙余元,骑金睛驼,有乾坤袋,师父为金灵圣母,弟子为余化,打败土行孙,却被其师惧留孙捆仙绳绑住,借水遁逃回碧游宫,后又被捆仙绳捆住,为陆压斩仙飞刀所杀。 火灵圣母,师父为多宝道人,弟子为胡雷,修有火系法术,戴金霞冠,有三千火龙兵,后为广成子所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