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闫震其人 (第1/2页)
可能由于今年雨水过多的缘故,雪下的反而少了,直到冬至秀水才下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大雪,至此丹青山才被盖住,没了人的踪迹。 但就在大雪封山的前几天,一群人不顾天寒地冻进了村,此后每天都往丹青山跑,下雪之后这群人才离开。 他们一直借住在顾宪生家里,对于他们的目的文山知道。 他们是来勘探丹青山红宝石储量的,关于这点文山笑着对顾宪生说:“骗人的,或许他们不是想骗人,只是想骗自己。” “没懂”,顾宪生摇了摇头。 “宝石矿藏用仪器是探测不出来的”,文山说。 “你是说他们那一堆横的、竖的仪器都是烧火棍?但我看他们每次回来都计算一些数据,好像很专业的样子。” “所以说他们是骗自己,要是计算土石方还靠点谱。” 顾宪生还是没懂,他又摇了摇头,之后问文山:“你不想挖?” “不想,因为我猜根本就不会有多少。” “这又是怎么说?”顾宪生问。 “如果丹青山多,河道里不会这么少。” 好像有道理,但顾宪生还是提醒文山:“但我看他们走的时候很兴奋,告诉我过完年还会来。” “谁说的?” “姓吴的那个。” 姓吴的是这群人的头,但也只是个技术人员,至于他们的老板,虽然他们没说然而文山也能猜出一二。 秀水比较封闭,采挖河道的事宣扬出去的概率不大,最有可能的是因为那颗红宝。 经徐柏松手卖出去的那颗红宝或许买家不是搞收藏的,更有可能的是珠宝商,见到这么漂亮的一颗红宝他会问此物的来源,然后断定原生矿也一定有很高的开采价值,所以才会让技术人员前来勘探,如此而已。 是不是这么一回事问下徐柏松就能知道,但文山打了几次电话,文管所的人说他还没上班。 只是有一点文山不明白,做珠宝买卖的难道不知道宝石矿是勘探不出来的?这让他很费解。 解开这个谜团的时候已经过了春节,就在文山打算和走了一个多月又回家过年的文青一起去深圳时,徐柏松来了。 不止徐柏松来了,还有一个文山更意想不到的人——姜亚梅。 所以文山没顾上问徐柏松那个问题,他更感兴趣的是徐柏松与姜亚梅的关系。 “没什么关系”,姜亚梅红着脸说。 这不是瞪眼说瞎话么,没有关系俩人一起来,三个月前他俩还互不认识,现在看样子却熟得很。 “他在追你?”文山轻声问道。 姜亚梅点点头,之后连忙把话题岔开,说:“这次是他要我陪他来的。” “为了山的事吧?”文山说。 姜亚梅惊讶的瞪大了眼睛,反问道:“你怎么知道?” 道理很简单,文家对丹青山的承包期限还没到,矿藏是属于国家的,但没有文家的同意私人是开采不了的,即使国家开采也会给文家合理的补偿,顾宪生懂,徐柏松身后的雇主也不会不懂。 但姜亚梅不懂,所以她很惊讶,若不是来的时候徐柏松有交代,她会认为文山能掐会算,聪明过头了。 所谓聪明人,就是能从杂乱的头绪中看到主线,从互相交织的因果中找到最重要的因素,从普遍的人性中探知人性的真与美,善与恶,跳出束缚自己的枷锁,进入更高的境界。 第一种叫聪明,第二种叫谋略,第三种叫智慧,第四种叫悟道。 无论哪一种,都与自身的修养密不可分,这个修养来源于知识,来源于经历,来源于思考,来源于天赋…… 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会使阴谋阳谋的也不少,但有智慧的已是凤毛麟角,至于悟道的,数千年来可能就那么几人,所以他们永远被人铭记。 文山没达到那样的境界,所以他只算个聪明人而已,并且这个聪明人,有时也有看不透的东西,更有时,会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