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山_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一嫌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五章 第一嫌犯 (第1/2页)

    情报大队的讲述之后更增加了情杀的可能性。

    张朝阳,三十三岁,HLJ人,三年前来黎阳打工,更有可能是躲避计划生育政策,死前在东立区的一家轴承厂做车工。

    尤玲,三十岁,HLJ人,在轴承厂做保管员工作。

    张晓美,二十六岁,无业,两年前来到黎阳,主要是帮助哥嫂照顾两个孩子。

    据轴承厂和邻居们反映,张朝阳为人老实,不喜交往,没有不良嗜好,更没听说有什么仇家。

    尤玲喜好打扮,花钱大手大脚,与夫妻两人的收入不甚匹配,传闻与轴承厂的老板有不正当关系,但没有实据。

    张晓美未婚,她既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也不是招蜂引蝶的那种女人,就是很正常的女人,有时偶尔带男的回来,可能是她的男朋友。

    通过走访张朝阳在HLJ的老家得到的情况是,张朝阳和尤玲跑到黎阳打工不但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还为了躲避一个人,这个人叫莫常胜,与张朝阳家是邻居,与尤玲不清不楚的,甚至有人怀疑尤玲的这个儿子就是莫常胜的。

    仅仅一天多一点的时间,三个大队都付出了很多努力,虽然案件仍然是扑朔迷离但文山觉得很满意,尤其是情报大队的工作,做得很细,这为分析案情提供了很多帮助。

    下面文山建议大家讨论,看从哪一方面入手,寻找切入点。

    大多数人认为从莫常胜身上入手,他有作案动机。

    文山也同意,但他同时建议继续摸排,把张晓美的男朋友找到,有还是没有,有几个,都要找到,用排除的方式寻找犯罪嫌疑人。

    这个案件难就难在没有一个知情人活着,只能这样先搜集线索,然后再定思路。

    散会的时候文山把娄义留了下来,去年立功后他被提为情报大队的中队长,会上汇报的有一半是他的功劳。

    “和秦畅处得怎么样?”文山先问了一个私人问题。

    因为秦畅的关系娄义对文山没有那么多敬畏,他笑道:“还好,就是大记者脾气有点大,有时吃不消。”

    “把她能的,欺负到刑警队头上来了,改天我教育教育她。”

    “文大局长,我这小警察让人欺负欺负也就罢了,可我听说你也让人欺负得够呛,周末不是跑步就是爬山的,睡懒觉都不让,那可……啊……”

    娄义拉着长音,幸灾乐祸地说。

    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文山笑道:“锻炼身体有什么不好。”

    “好是好,但你知不知弟兄们怎么说你?”

    传的这么快,一定是娄义说的,文山拿手点了他一下,然后问:“他们怎么说?”

    “说你体力跟不上让人逼的。”

    “滚蛋,你们这帮小子,背后议论领导,我非给你们累趴下不可,让你们没有闲心瞎cao心。”

    娄义知道这个时候文山把他留下不会是扯这些闲篇,现在又几乎把话挑明了,于是问道:“领导有什么吩咐只管说,累趴下也得起来,谁叫‘2.24’是我们局当前的第一要务呢,破不了案局长辞职了我们的脸也被打了不是。”

    “这个觉悟对,我还真有一件事要你去办,你调查一下张朝阳家的收入和支出情况,越详细越好。”

    “您觉得有可能是经济上的纠纷?”娄义楞了一下,问道。

    “也不是,我就是觉得情杀并不足以说明问题,比如说这个莫常胜,两岁大的孩子就是看见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完全没必要,如果真是他儿子就更说不过去了。”

    “行,那我去核查一下,一并向您汇报。”

    文山的思路也乱的很,没有知情人,一切线索都是模糊和不连贯的,他挥了挥手,等娄义出去后他又陷入了沉思。

    因为限期的关系,所有参战人员都没有休息,分成了几个组各自干会议定下的工作,大头是王勇的小组,他带了几个人直接去了HLJ七台河,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连夜询问莫常胜,开始莫常胜还一脸懵懂,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结果另一边传来消息,在莫常胜家发现了两张火车票,一张是去黎阳的火车票,时间是2月23日晚十点,火车从七台河开到黎阳的时间大约在十二个小时左右,他有足够的时间在黎阳作案。

    另一张车票是返程车票,时间是2月25日中午,或许他上午就在围观的人群当中,他说他什么都不知道有极大可能是在说谎。

    这个消息振奋了专案组的所有人,肖局长亲自下令把莫常胜带回来,除了进一步审讯外还要化验他的分泌物,以便进一步证实他曾经去过现场。

    为了节约时间王勇他们是坐飞机回来了,经过审讯莫常胜终于承认了他曾经到过现场,但不承认杀人。

    同时分泌物的鉴定结果也出来了,与尤玲身上的一致。

    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