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卷 第十一章 继续碉堡 (第1/2页)
击退皇太极以后,朱慈炅并没有让人追击,而是让全军就地休整,等候命令。第二天一早他又召集所有将领前来开会,不过这次他后面挂的不是一张白纸,而是一张巨大的辽东地图,他手里拿的也不是炭笔,而是一根光滑的白木杆。 朱慈炅见所有将领都差不多到了,便指着地图开口道:“现在皇太极已经退回海州卫,与我军相距数百里,下一步我们怎么办,是进攻还是防守,大家都议议吧。” 众将闻言,开始盯着地图沉思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朱慈炅感觉腿都快站麻了,众将竟然没有一个开口的。朱慈炅有点不耐烦了,他扫视了一圈,发现大家都有点畏缩不前,一副深恐冒犯龙颜的样子,唯有孙承宗眼神激动,跃跃欲试。 朱慈炅直接走过去,把白木杆往孙承宗手里一塞,不容置否的道:“太傅你对辽东最熟,你先说说吧。” 说罢,一转身,将椅子反转过来,面朝地图,直接一屁股坐了下去。 孙承宗接过白木杆,犹豫了一下,然后面色一正,躬身行礼道:“请恕微臣冒犯。” 朱慈炅抬手向地图引了引,催促道:“朕赦你无罪,赶紧上去说说吧。” 孙承宗这才拿着白木杆,越过朱慈炅,来到地图前,指着地图道:“微臣认为,现在皇太极新败,对我们的火炮有所顾忌,肯定不会轻易出城来与我军决战。我们可以先在三岔河边上修一座堡垒,然后已这个堡垒为依托,不断修复四周的卫所和堡垒,编出一张严密的防御网,让皇太极不得寸进。同时我们还可以派兵直捣盖州卫,皇太极主要的防守重点应该是北面,南面的盖州卫没有太多的兵马,只要我们将盖州卫拿下,整个辽东南部就可以慢慢收入囊中了。到时候辽东军,山东军和皮岛总兵毛文龙手下的东江军之间就没有什么阻隔了,三军完全可以联合起来与建奴作战,收复辽东全境就有希望了。” 还修碉堡啊,你们就不觉得麻烦吗?朱慈炅又扫视了一圈,发现众将都若有所思,不住的点头,竟然没有一个人提出反对意见! 既然这些久经沙场的武将都觉得可行,那这个方法肯定是可行的,朱慈炅拍板道:“那就按太傅的意思来吧,大军明天起拔,去三岔河边修堡垒,去把盖州卫拿下来。” 现在集结在辽东的大军有孙传庭的十万秦军,还有五万京营精锐,还有辽东军十二万左右,朱慈炅和孙承宗商量了一下,决定留下两万辽东军驻守三台子堡、西平堡、镇武堡一线,其余二十五万大军则护着原来修三台子堡的五万民夫前去三岔河边修筑城池。 第二天一早,大军起拔,朱慈炅没有去管大军怎么走,具体的事物都交由孙承宗去安排了,他自己则坐在龙辇上,拿着望远镜四处张望,将孙承宗的安排一一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将来自己领军打仗做准备。 孙承宗一向老成持重,对行军的安排也一丝不苟,虽然皇太极已经被轰的屁滚尿流,不大可能在半路上埋伏偷袭,但孙承宗还是派出了所有斥候,在三台子堡、海州卫和盖州卫三城间的广大区域里来回查探。 皇太极是没有来偷袭,但是他也没有老老实实的呆在海州卫,据斥候来报,他竟然派出了两万左右的步兵和一万左右的骑兵护着二十来门火炮,赶到盖州卫去了。 孙承宗暗道一声可惜,后金一向不怎么重视防御,盖州卫原来就五千守军,派个五万人马前去攻城,轻轻松松就能攻下来。他原本想着一到修筑三岔河堡的地方,马上分兵五万前去进攻盖州卫,有二十万大军在海州卫和盖州卫之间挡着,皇太极就算想去救援也救援不了。但现在皇太极竟然分兵前去驻守,攻起城来就麻烦多了,五万人马肯定不够,最少要十万。 攻城原本就是个最令人头疼的事情,当双方的兵员素质差不多时,攻城方必定伤亡不小,现在皇太极还运去二十门大炮,攻城伤亡肯定会大增。但盖州卫必须去攻,而且,不管伤亡多大都要攻下来,这次好不容易把皇太极的气焰压下去了,还有皇上率十五万大军御驾亲征,前来相助,如果再拿不下盖州卫,那以后就更没什么希望了。 孙承宗的纠结朱慈炅并不知道,他又没率军攻过城,对攻城的难度没有直观的认识,他只有一点可怜的热武器作战经验,还是从电视里看来的,要比起行军打仗,指挥作战来,他可能连祖二愣子都不如。 好在三台子堡之围已解,祖大寿也救出来了,现在完全不用那么着急,可以先建好三岔河堡再去进攻盖州卫,有堡垒为依托就不用把二十万大军都留在这里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