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商路_五十八:跌入低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五十八:跌入低谷 (第2/2页)

生人,跟她说话就是感觉在和一个不认识的陌生人说话。

    我还在心存幻想。我幻想着她能回心转意。我一直想买房,但是时机一直不成熟。我看中一套房子,位于皇朝万豪旁边的浑河河景期房,蒲江盛景湾,162平米,每平米7000块,离沈阳音乐学院也不远,升值空间也很大。交房时间正好是2008年中旬,如果按照最开始的规划,那时候魏芳婷应该会在沈阳音乐学院上学了,我也会随便找个本地大学继续读书,到时候就可以天天生活在一起了。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很低调的付了房子的首付款。

    2007年9月中旬,我和孙然开始了第三次期货交易。确切的情报是,林嘉玉这次准备了一亿人民币的本金。这是一票大买卖,我和孙然已经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我们决定干一票大的,这次我们每个人准备了四百万,他依然用基金的钱补充缺口,我则抵押了我所有的货车和鞍山远程工厂的土地。

    现在回头去分析分析,我们当时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大的买家资源雄厚,财力和情报都充足,做期货基本都会赚钱。在有充足的情报支持下,跟大的买家交易本身就是个好项目,现在也有很多金融公司是这么cao作的。但是我们错就错在过于相信大的买家。

    林嘉玉的马丁控股投资公司是很少做投机的,她这次出手期货交易完全是为了打压一家日本公司从而达到别的目的,这一亿人民币,她认赔。

    当我和孙然发现这个事实的时候,我们还并没开始赔钱呢。孙然急忙开始抛售。有的时候命运就会跟你阴差阳错的开玩笑。就在这个时候,孙然的办公室停电了。电脑全部关机,宽带也断了。这个插曲耽误了我们交易,孙然一下子瘫倒在椅子上。

    十一国庆节,我赔掉了我的车队,我的工厂,和我所有的流动资金。

    我一无所有了,还背负了巨额外债。

    十月七号,魏芳婷打电话说,我们分手吧。然后就失去了所有联系。

    当晚,我在房间里焦急烦躁的和陈君沟通公司的事宜,可是我mama偏偏要我背那该死的英语单词。我把手机死死的坐在屁股底下,我妈一个词一个词的让我拼写,我烦躁急了,我抓狂的不得了。我说,妈,你明天再考我吧!

    半推半搡的打发走了我妈,一个根本不计后果的想法从我脑海里冒了出来。我流着眼泪,一笔一划的给父母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我的真实理想和对当前教育模式的难以接受。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离家出走的情节终于发生在我的身上。

    我的脑海里不断切换着我的父母,陈君,魏芳婷,李成熙这几个人。他们都对我寄予众望,我却让他们每个人都失望透顶。

    我能接受我赔光一切,我能接受我负债累累,但是我不能没有魏芳婷。我要去找她。

    第二天,我顶着凌烈的秋风和割面的寒霜,早早的来到了学校。我的两个好朋友,孙达和苏一川陪我度过了这么一个难忘的早晨。我们在网吧打游戏,最后的欢声笑语。我告诉他们我要走了,离开学校,离家出走。他们都默不作声。苏一川还在受老师的严重监管,而我和孙达已经被老师放弃了。苏一川玩了一会就回学校了。回去之前,他送了我一包中华香烟。一切尽在不言中。

    苏一川回学校之后,孙达陪我在军区旁边的劳保商店买了一套全套的军装。我换上军装,很有安全感。离开这个城市,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都会重新开始。我穿着这套制服,带着未知的恐惧,登上了大连的火车。我关掉了手机,没有一个人知道我去哪了。陈君根本不知道我离开沈阳了,孙达和苏一川也只是知道我离开了,而不知道我的目的地。

    火车上,我的所有资产只有143块钱。我知道魏芳婷现在一定在上海,而不是大连。但是我实在是没有路费去上海了。我只想在她生活过的城市生活,走她走过的街道,呼吸她呼吸过的空气。

    魏芳婷,对不起,我不该对你发脾气,你愿意买什么就买什么,不就是传销产品吗,咱们买!我不该不尊重你的事业,我也不该和学校跆拳道社团的一个小学妹搞暧昧。

    爱情的魅力不是水到渠成,而是阴差阳错。

    绿皮货车摇晃了六小时才到大连,天色已经黑了。我在货车上认识了一个辽师的学生,辽师离火车站不算远。他帮我在辽师附近找了一个床位。

    那是一个破旧的居民楼,里面全是房间,每个房间两个上下铺,能住四个人,每个床位每个月五十块。我付了一个月的费用。

    当晚,我的心思很是纠结,伤感,难过。三个男人的鼾声搞的我心烦意乱。与此同时,沈阳家乡那边也炸开了锅。我不敢开手机,不敢上qq,我本能的拒绝得到沈阳那边的一切消息。我知道,这下子事情真的大条了。所有的一切都露馅了。我父母是传统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我扔下学业去经商。我之前从来没有想过会以这种方式向父母摊牌。我心里更是难以承受这种过山车似的人生。短短几个月,我从一个略有家底的小商人,急速赚到了几百万身家,然后又全赔光了。

    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就是一种逃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