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六十五:李总入狱 (第2/2页)
溜溜的穿上军装,来到国防大学报到。国防大学是传说中的将军的摇篮,到这大学就读,需要少校以上军衔,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胡娜身为年轻的红色后代,轻松的拿到了这个大学的入场卷。尽管胡娜万分不愿意,但是她还是听从了她父亲的安排。我的两大靠山就这么突然一起的离我远去了。 我觉得最要命的还是两个月之后的高考。 我与我父母达成一致:不管公司怎么忙,有什么变动,我这两个月都要去学校学习,能考成什么样就什么样。 我对大学没有任何概念,现在该考虑要念什么大学了。很久以前和李成熙闲聊聊到这些,李成熙那时候问我想考哪个商学院,我说我不想读商学院,我想读法律专业。因为那时候我脑子里都是魏芳婷的律师事务所。李成熙说读法律也挺好,经商需要懂法。至于去哪个城市读大学,我们意见出奇的统一:上海。那时候李成熙说等我高考的时候,他会帮我在上海政法大学安排好,不管考成什么熊样我都可以去那。 所以我一直对高考没怎么放在心上,反正李成熙会安排好我。但李成熙进监狱了,我这些破事他想管也管不了了。 在林嘉玉的幕僚瑞奇凯莉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马丁控股投资公司携大笔外资再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在胡娜穿着军装天天在北京上课的时候,在李成熙被困在音信杳无的监狱的时候,我开始恶补功课。别人花了三年应对高考,我的时间只有不到两个月。 在我的同班同学们中,剪子孙达和犊子苏一川年前就当兵走了,剩下的都是一帮学霸。我是和体优生艺优生一个类别的,叫“120”中学输油班。在我离家出走回来之后,学校为了方便我经商,就把我归纳到输油班的学生中去,待遇和体优生一样,想走就走。输油班的学生成绩不算作学校的平均成绩里面,这也是学校和我双赢的结局。 就连胡娜的meimei胡心仪也入伍了,还好她只是个关系户文艺兵,每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在这段苦逼的日子里我和胡心仪经常一起玩网络游戏。我边玩边向这个小我三岁的小meimei絮叨着这些cao蛋事。李成熙进监狱后我也快变成一个怨妇了。 林嘉玉卷土重来之后,派人来到俊熙集团接洽物流车队的事。我的威雪公司被李成熙收购之后,车队虽然并入了俊熙集团,但林嘉玉是威雪公司的股东,有权力提出一些决策或动议。林嘉玉向我传达了她的意思,她说她不会再收购俊熙集团了,但是俊熙集团的车队她依然是股东,要求车队项目独立审核,独立运营。 她的要求合情合理,这也正让李成熙达到示好的目的。于是我的车队独立经营了。林嘉玉给车队制订了北京,重庆,上海的运输线路,来运输她的货物。 问题就来了。没有人适合当这个项目经理。陈君不可能离开沈阳。赵翘楚负责海运分公司,也走不开。人才少了,捉襟见肘。 所以当冬百合毛遂自荐的时候,我同意了。这是魏刚的意思,魏刚想让冬百合负责更重的担子。19岁的冬百合开始担任车队的项目经理。 任命冬百合的时候,公司出现了一些反对声音。集团的几个分公司负责人年龄和资历都这么小,一些老人当然不放心。但是管理公司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冬百合他们虽然年轻,但是经历过这么多了,出来创业也快三年了,很多事他们早就适应了,未必就会比别人差多少。 林嘉玉这位小扫把星的运气一直不怎么好。车队第一笔生意刚开始做,中国人民就迎来了一场噩梦,那就是5.12汶川大地震。这是建国以来国内发生的最大的地震,死伤无数,举国哀痛,而这时候,我们的车队刚好在成都。冬百合也在那边押车。 那个时候我还在网吧和胡心仪打游戏,然后地震就这么突如其来的发生了。我们同车队的一切通讯都断了。林嘉玉那么有钱,她在忙活她的大买卖,对车队和她的货物也没放在心上。我和陈君几个人非常担心车队人员的人身安全,我们反复拨打着根本打不通的电话。最焦急的当然是冬百合的男朋友魏刚,他狠狠的骂自己,干嘛要让冬百合负责车队这摊子事。我听着很不好受,只有徒劳的安慰他一定不会有事的。 魏刚是个纯爷们,他在地震当天就查了机票,制定了迂回到成都的方案。他不顾我们的反对,踏上了去往成都的征途。成都的机场当然关闭了,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出发。这一去,他就没有再回来。 魏刚是个实用性的富二代,家庭没有胡娜家那么狠,但是好在他是沈阳本地人,家庭关系网都在沈阳。他的前途也非常光明。除了胡娜,他是我第二个拉拢的官二代。我不知道替他惋惜了多少次,如果他不那么冲动的去成都,现在我们又该会怎么样。 他历尽千难万险,在地震后的三四天就抵达了成都。 这次死亡数万人的大地震伴随着几次危险的余震,余震在成都仅仅造成四人死亡,其中就有魏刚一个。如果不是魏刚,我还觉得汶川地震离我很遥远。我就这样又失去了一个好兄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