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堂娇_金光灿烂王草鸡之逃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光灿烂王草鸡之逃家 (第1/2页)

    ——满堂娇番外之王举人回忆录

    感谢黄世仁笑脸jiejie,我恨你一万年。

    鄙姓王,小字慕菲,大明松江府芙蓉镇,啊不,桃花镇人氏(抹汗,俺的学籍可是在桃花镇,仔细俺这张臭嘴,千万莫在拜见学官时说漏了嘴),家中父母俱全。上下有姐妹各一,小生行二,故而也有人唤我王二,年方二十有四,大姐小妹俱已出嫁,只得我并我的姚氏娘子侍奉爹娘。

    提起我小时,还住在芙蓉镇的时候,那日子过的,苦啊。我家爹爹娘亲,许是穷日子过惯了,但凡银钱落入他们手中,再休想扣出一分一毫来。日日糙米野菜,不见一点油星;身穿粗布长衫,也是层层补丁。所幸苍天有眼,家中姐弟三人皆生得天生一副好皮囊,虽是镇日粗粮野菜度日,俺们姐弟三人却还算得是唇红齿白不见一脸菜色,万幸,万幸。每日里,爹爹就知道督促我穿上粗布短衫去劈柴种地(这样可以节省一个短工的工钱与口粮),威逼大姐小妹织布制衫(小农经济就是好,自给自足,省钱啊),日子久了,我就渐渐的不耐烦起来:我好歹也是一风度翩翩的型男一枚,镇日里不是破衣烂衫的乞丐装,就是粗布短褂的农民工形象,如何显现的出我的风liu体态呢?以我爹娘的悭吝名声,不靠我自己的男色,我又如何寻觅我的如花美眷呢?

    读书时尝闻“书中自由颜如玉”的字句,既是众多先贤们对此推崇备至,想来也有它的道理。于是乎,在俺的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旁征博引旁敲侧击之下,俺爹从灶台下草灰中刨出了三两二分银子,一两给俺做了两件绸布直缀,二分置办了些须酒菜小礼,又拿红纸包了剩下的二两银子,连着酒菜小礼一起送到了先生的府上充作束修。在俺十七岁这年,俺才算是上了学。上学之初,一众同窗见我一身光鲜,还道我是个财主,也还不时奉承与我,也有人偶尔请我吃酒谈天。待到见我不曾拿钱回请他们,连个毛嗑儿也不曾称上两斤相请于他,他们也就渐渐不与我来往;后来,先生见我年节时也不曾置办礼物拜师,也对我渐渐生了怠慢之心,处处与我为难。不是故意拿我未曾读过的经义叫我批讲,就是挑剔我的字写的不够规矩。我哭啊,我岂不知人情往来的重要?只是家中那样一对父母,我手中分文无有,就是偶尔秦家姐夫把与我几钱买零嘴儿的银子,若是被我爹娘瞅见,必是劈头夺了去,说是替我收着怕我粗心掉了或是胡乱使了,只是从此再不得见。每月里,还是娘怕我路上饿了无钱使,偷偷把与我十文大钱,自己买包子尚且不够,我又哪来的银钱请旁人吃酒?罢了罢了,反正悭吝的名儿已是闯了出来,由它去吧!

    因着爹爹见学中先生的批语总是下等,言道既是我读书不成,每年白白的把与先生二两束修,实是不值,不若干脆辍学归家,自在家中攻读,闲暇时也好帮他劳作。原先年幼不知还罢了;现如今俺也是文化人儿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我既是做惯了读书人,岂肯再去穿那短衣烂衫招人嗤笑?在爹爹的篾条儿打击声中,我逃出了家,摸了摸怀中只得一个大钱,买了个包子啃了,又去到大姐家中,拿谎话儿骗她说是爹爹遣我来的,寻些散碎银两花花。jiejie信以为真,给了我五两银子并两百个大钱;趁她没提防,我又偷偷袖了她两根银簪子并一个金顶针。算来五两银子已是够得一月的使用,那两根簪子和顶针也能当得几分银子急用,如今银钱既然在手,我也就不急于回家了,精彩的逃家生活即将展开。

    从大姐家出来,来在大街上,正是烈日高悬,腹中饥饿的时候。无良的小二并那个河东柳公子合伙算计于我,讹诈我出了二两银子,我是怒火中烧,虽是有心吵闹一番,却又抹不开读书人的体面,只得掏了银子。既是折了银子,一把无明火只在胸腹间乱窜,我只在街上乱窜,行至一处僻静的所在,猛听得隔墙隐隐竟是那河东柳的声音,正与丫鬟调笑。转至正街,却是一处所在唤作水月庵。我假托了读书备考的生员住进了水月庵,出声引出了河东柳,相谈之下大为倾心,俺们是志趣相投相见恨晚呀。于是旦夕之间,俺与那河东柳互相引为平生知己,他更搬了来水月庵中与我同住(打住,表多想,住俺隔壁,俺非攻非受),日日饮酒听曲,过的好不快活(反正不费我的银钱)。一晃,俺在庵中却也住了一月有余,手中的银钱却是分文未少(呃,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