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为什么中国的人口最多和为什么英国最先资产阶级革命 (第2/2页)
汉武帝的推恩令,每个儿子都可以获得皇帝的推恩,从而平等的获得父亲的财产” “而西方却不是,不论爵位还是财产,全部由长子一人继承,其他小儿子最多在家混吃混喝可以,无论是爵位还是财产,那都是没有的”佐贰说道。 “啊,那欧洲人的小儿子岂不是很惨?”刘惜君听到这,不由自主的问道“这不公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都是父亲的儿子啊”。 佐贰觉得自己要为刘惜君点赞,嗯,以后就她做自己的商业伙伴了。 “从这个家族本身看,确实不公平。但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中国从秦统一中国之后一直都是大一统国家,皇帝或者国家的想法是,每个人都安安分分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有一份财产,但是这份财产千万不要太大,但如果有人赚钱能力太强,财产太大就有可能对抗中央。那怎么办呢,办法就是死后儿子所有的财产均分,一均分一个大势力就变成了一堆小势力,就再也不能对抗中央了。而西方不同,欧洲一直到文艺复兴都是真正的封建制度,国王分封贵族领主,贵族领主是要在国王需要的时候,负责组织士兵为国家打仗的。这个继承制度站在家族内部的角度讲非常不公平,但如果国王分封给你,你一死把自己的财产平拆给五个儿子,那国王要打仗的时候就要找五个人,再下一代就是二十五个,再下一代就是一百二十五个,那这国王就根本无法聚集部队。这种搞法的国家在欧洲也许有,但一定很快就被周边国家所灭亡。所以欧洲必须得一个人继承父亲的所有财产,虽然对小儿子不公平,但国王对这个制度很满意”佐贰说。 “这是原因,那这和中国的人口啊,英国的工业革命啊,有什么关系呢?”刘惜君问道。 “嗯,当然有关系,中国的每一个儿子都可以得到一份小而确定的财产,中国人的生活就可以有一个安定的预期,在很小的时候就会开始准备婚育,中国普遍的婚育年龄古代只有十三四岁,所以中国人口到明末就达到了一亿,而清末的时候,就是四亿同胞了。” “那欧洲呢?”刘惜君问。 “欧洲的大儿子们当然过得很好,而小儿子们因为没有财产,需要从头去赚,普遍的结婚年龄将近三十岁。这在封建时代就是最强的绝育武器,在这个长子继承制度执行最好的地方就是英国,英国甚至有1/4的人是终生不娶妻的,所以欧洲人口增长当然就慢了”。佐贰说完了第一个问题,中国人口为什么比欧洲多。 但还有第二个问题,就是工业革命为什么是英国 佐贰继续说道:“富人家的小儿子们,他们必须出去打拼才能获得财富和爵位,虽然对于他们个人而言很惨,但是对于社会,这是一批受过良好贵族教育、有着高素质、远大理想的人才库,英国的长子继承制度执行的最好。在封建时代它会因此损失最多的人口,但在资本主义曙光照耀西方的时候,整个社会也因此获得了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他们会在曙光来临的时候成为资本家、成为工厂主、成为全世界的殖民者、成为英国海军的舰长。而我们中国富人家的儿子们,虽然他们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但因为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会得到一份确定性的财产,即便不再努力也可以悠闲的过完此生,所以进取心当然相对于欧洲就会少很多。虽然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在明末就已经萌发,但抓不住也是白搭,一直到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的萌芽依然还是萌芽,与此不无关系”。 卓勇义默默的低头喝着水,沉思不语。 佐贰继续说道“卓老爷子您的想法是三个兄弟都继承工厂,然后团结在一起好好运营。但事实上这并不可能,最后、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三兄弟均分工厂。而只让一个人继承,看起来有些残酷,但却可以迎来工业革命。” 无语,良久。 卓勇义长叹一口,承认了佐贰的说法,问道:“那你觉得谁最合适的呢?” 佐贰继续说道:“唐太宗的时候,一开始立了长子李承乾,后来三子夺嫡,唐太宗李世民犹豫不定,最后问大臣应该立谁。大臣说应该立最柔弱善良的李治,而李治就是武则天的老公。太宗问,李治最柔弱善良,能压的他的两位哥哥么?大臣回答,正因为李治最柔弱善良,所以才不会加害两位哥哥啊。听完这番话,太宗喟然长叹,最后终于立了李治。而他的两位哥哥也终于活了下来。而如果立两位哥哥中的任何一个,其余两位最后都会被杀”。 再次沉默,佐贰已经把话说的很明白了。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让我的三儿子继承,我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依然可以从这个工厂中获得好处,并且大儿子、二儿子都各有本事,并不只依赖这个工厂过活。但如果我让大儿子或者二儿子中的任何一个继承,另外一个一定会反对”卓勇义淡淡的说道,他躺在床上,默默的想着佐贰的话,似乎确实有那么一丝道理。 “是的”佐贰肯定的点了点头。 良久,卓勇义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我明白了,谢谢你”卓勇义微笑着对佐贰致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