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为什么必须在学校 (第2/2页)
爆炸和 互联网的影响下,一个rou丝想要获得丰富的知识,已经不像武侠小说当中,主角获得一本武林秘籍那么难了。 但是,最后的结果还是只有那些呆在名牌大学的学生们,学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而你虽然也能和他们一样,通过互联网,听到这些大师的教课,但你顶多只能当个热闹听听。真正学到知识的人,那是凤毛麟角。 这个问题在2004年的现在,是专属于卓家这种有钱人的烦恼。但是到了2017年,就会扩散了全社会,很多rou丝都有一个相同的想法:以前我比不过你,是因为你接受了好的老师高明的教育。现在我也能在网上看到相同老师的教课,我还是比不过你,唉,果然是人和人有差距就会把原因归结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上。 而卓礼廉也确实就是这么想的,当知道父亲花了不下百万从美国聘请明星老师来教老二、老三,结果老二、老三连句顺溜的美式英语都说不全时,学成归来的卓礼廉从内心觉得自己的智商足以碾压二弟、三弟。而卓忠信和卓悌也有相同的感觉,从内心深处承认了自己在智商上比不上老大的结论。 从内心深处承认比不上的结果就是不比了,我在这一块比不上,那我就去找一块自己比得上你的地方。老二找的是黑社会,那个他喜欢。老三找的是实实在在在厂里的流水线改进技术,鼓捣鼓捣这些,他喜欢。 于是,当初学的书本知识也许在很多年后,卓礼廉自己都忘得差不多了,但这个通过学习而得出了的结论,三人心照不宣的各自记得,结果更加加剧了兄弟三人的分道扬镳。 卓老爷子思索了一会,回答佐贰说道:“我当初只是以为老大在美国读书十几年,因为时间的太久,也因为美国那边的文化差异,所以才和两兄弟隔阂那么深,但是没想到,是因为同场竞技了一把,老大以胜利者的心态更加瞧不起两位弟弟。而老二、老三似乎也心里默认了这个结果,再也不和老大争这个,而且去做别的,以致越行越远。但是这三个孩子都是我一手养大的。他们三个的智商我知道是没有差的太多啊,老大也许聪明,但远没有那么聪明,老二、老三也许愚笨,但远没有那么愚笨,但学习出来之后的结果却差这么多。” “不一定是因为勤奋、智商之类的东西”佐贰说道,“我们学习知识,为什么一定要在学校,不能在没有严格老师的家里,或者是互联网上呢?” 卓老爷子摇了摇头,反正都是老师教,说的都是一样的内容,这有什么区别么? “因为我们缺乏自律,必须通过他律。比如学校要发考试试卷了,老师是一个一个报着分数,让学生们上台去领。这样做是让考得好的人在那一瞬得到虚荣心的满足,让考到不好的人,逼迫自尊心激励他自己去更加努力的学习。而对有进步的人努力在那一刻得到回报。一个人在一群人当中,就算没有严格的规章约束,他也会不自觉地按照这一群人的行为模式行动。比如当你在一个名校,身边都是刻苦读书的好学生,你自然也就会跟着好好学习,并且不会因为感觉到疲惫。但如果你身处一个很轻松的学习环境,甚至自己在看网络上的大师视频、不严格的家庭老师,其实你的学习环境就全凭自觉、自律,那这件事就非常困难了。” “再比如中国儒家有一句话叫“慎独”,也就是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必须和在很多人的公众场合一样自律。儒家之所以把慎独这件事作为一个君子不得了的要求,就是因为它很好但也非常的难!如果你在一个万众瞩目的场合,你会正襟危坐,你会彬彬有礼,但当你一个人的时候,随地吐一口痰,骂一句脏话,几乎就是脱口而出。” “这并不是说那个随地吐痰的人,那个随便骂脏话的人,就比那个彬彬有礼、正襟危坐的人素质要低、品质要坏,不是的,只是当一个人身处的环境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 “我知道很多人买学区房,BJ那边的学区房现在炒到几百万一套,学区房买的真的是优质的学校和优质的老师么?是,也不是,能够购买优质学区房而汇聚到一起的,其实就是通过社会筛选,把家境殷实、且有心向学的人聚合在一起。你和这样一群人上学在一起,放学也住在附近,你整个的学习氛围自然也就有了。而那些在劣质学校的学生,即便有几个好老师,但身边都是不学习的同学,你让他静下心来读书,那是千难万难,放学之后,小区附近也并没有一个回家要好好复习的氛围,你让它静下心来在捧着书看,而不是出去和小伙伴玩,这也根本不现实。” “人是一种环境动物,其实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智商的差距也并不巨大,但人和人的差距却可以非常巨大,大到天壤之别,云泥之判。就像老二、老三真的学不会么,如果是他们去留学,老大留下来,结果弄不好就是反过来的” 佐贰慢慢的说完自己的结论,退到一边,等待卓老爷子消化自己的观点,其实在此之前,不但三兄弟,就连卓老爷子都心里默认,确实是老大的智商最高,其他两个加在一起都比不过他,可是听佐贰这么一解释,问题其实并不出在三个孩子身上,而是出在自己这个提供了不同环境的人身上,所以才导致出这么巨大差异的结果。 良久的沉思,卓老爷子终于说了一句:“唉,谢谢,谢谢你让我终于想明白了这件事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