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 皇室杀机 (第2/2页)
龄,仅仅比太子年长五岁。 岐南王曾是先皇的宠子,十岁得以封王,弱冠之年深入南蛮之地,为鼓舞士气,亲自坐镇指挥兵马铲除乱党。 在皇上立太子的之前,赵太后便有意兄终弟及,辅佐岐南王登上帝位,毕竟岐南王是皇室中最年轻的王,也是先皇和赵太后最疼爱的幼子。 但任凭谁也不愿把江山拱手让人,皇上一开始还不置可否,但渐渐地,就暗中培养势力摆脱赵太后的牵制,立了太子。 赵太后为此与皇上翻了脸,皇上多番劝说仍是无用,最终是下了狠心,将赵太后软禁在了万寿宫。 那阵子刚巧民间闹瘟疫,尤属蓟州最甚,皇上为了令百官信服新太子,特意将镇压蓟州疫情一事全权交给了太子。 太子对此十分重视,又刚巧遇上勤勉供职的江同知,蓟州的疫病竟很快被压下去了。 百官见势头有变,又纷纷转头拥戴太子。 万寿宫里的赵太后也好似一夜就想通了,表示愿意接受由这个皇孙将来继位。 皇上皇后大喜,亲去万寿宫将赵太后接了出来。而岐南王也进宫来,当着皇上太后的面儿表明了自己无心帝位的立场。大历皇室这才没有因此而生出隔阂裂隙。 可世事往往不似表面上那样太平安定,岐南王和赵太后的野心,似乎并没有真正地消弭。 皇上清楚这一点,太子也知晓这一点,与岐南王是表面和气,暗中较量。 太子毕竟在深宫长大,又崇尚礼学,刀剑都拿不稳当,论资历,论城府,都没法和戎马战场的岐南王相比。皇上在等,等到时机成熟,将岐南王和赵太后一党连根拔起之后,再将皇位传给太子。 就好比是一根长满尖刺的树枝,捏着自然扎手,皇上要将那些尖刺全都剔除干净,再光滑锃亮地交到太子手里。 而眼下边关战事吃紧,还不是铲除岐南王的时候,加之赵太后和岐南王又愿意表面言和,皇族之间便维持着一片和气。 因此裴烨才说,知道了也相当于是不知道。 岐南王的事,皇上太子都心中有数,他们能做的,是以退为进,护好太子安全才是重中之重。 陈奕锦自然也知晓这其中关窍,轻轻一叹,看着那一盘残局,道:“就知道是这样的结果。” 裴烨斜下眼望了望那盘棋,不语。 陈奕锦无奈地开始收棋子,想起什么,瞥了裴烨一眼,似笑非笑地问:“可见着了?” 裴烨先是一愣,随即脸色一冷,放下瓷杯起身便走。 陈奕锦心知留也留不住,只对着他的背影苦笑摇头,转头示意管事去送客。 管事送完裴烨回头来,又被陈奕锦叫住了。 “怎么一整日都不见老爷?” 以往这个时辰,陈老爷都该下衙归来了才对。 管事低头回道:“听夫人说,老爷去会友人了,要迟些回来。” “友人?又是哪儿来的友人?” 一提到这个,陈奕锦就反感地皱起眉,上回正是因为陈老爷去会了一位友人,回来就强拽着要他去和那个江家二小姐相看。 父亲喜欢游历山水结交朋友,这一点他这个做儿子自然是高兴,可是交朋友险些把他的终身大事都交进去,这可让人吃不消。 想想上回见到的那个江二小姐,他真是怕了。 因此又道:“母亲也不知道吗?你去问问。” 管事抬了抬脸,道:“少爷,小的听说老爷就是去会见蓟州那位友人,好像……还是为了少爷的事……” 说及此,管事也怯怯地低下了头。 陈奕锦一听,徒然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长叹一声快步往正堂走去。他必须去稳住母亲的阵脚,否则父亲回来再逼他,他连个帮腔的都没有了。 江大老爷约了陈老爷再谈儿女之事,两人虽一拍即合,可后辈那边却有些麻烦,一来陈家少爷不太合意,二来江家二小姐也被大太太拽回了娘家,一时半刻回不来。 因此这件事也就只得先放了放。 陈奕锦再次向母亲表明了心意,陈夫人一向疼爱独子,又从旁打听了一番那江家姑娘,也不甚满意。她是站在儿子这一边的,她没应下来,陈老爷也不好太过相逼。 结果陈老爷回来后并未再提及此事,陈奕锦暗自松一口气。 而江府这边,雪梅那件事也过去好些日了,始终没有听到关于捉住张大夫的消息传来,素雪暗中派千柔出府去打听打听,这才知道,张大夫其实根本就没有动过雪梅的坟墓。 雪梅的棺材是李管家亲手置办的,但是真正埋雪梅的,却是张大夫。 百度搜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