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七三章 当街对骂 (第2/2页)
了府,往金水街的方向去了? 金水街再往前,可是禁宫的方向,难道是去进宫求见陛下的? 说不定转折点就在今天,下了赌注的人们好奇不已,没人要求,自发的跟在后面,打算“暗暗”看个究竟。 早朝早退了,俞清瑶估摸着翰林院大学士吴光熙的每日路线,便在金水街尾等。等了不到一刻钟,一定素朴的青顶轿由两个轿夫抬了过来。 为了避免找错人,俞清瑶特意使一个护卫上前,问清的情况。谁晓得那轿夫倒是跋扈,“好狗别挡道!我家大人还有急事呢。” “凭他什么急事,能比得过我家老夫人的邀约?” “呵呵,你倒是狂妄。除非你家老夫人是长公主,否则挡了我家大人的路,当心吃不了兜着走!还不快让开?” 正说着,那吴光熙也是要脸面的人,怎容下属下当街与他人冲突?便掀开了轿帘,露出一张白发苍苍、为国为民的面孔,“未知阁下的主是何人?何事见老夫?恕罪恕罪,老夫有皇令在身,不可久留。若真有要事,可往老夫府中投帖。” “吴大学士可真是忙人,您家们外等着求见的人能绕京城三个圈了,往您府中投帖?不知何时何地才能等到您老人家接见。” 俞清瑶今日就是要来闹事的,不过不能一副泼妇形容啊?她特意换了一身绀蓝色暗花流云纹绫衫,底下同色的马面裙,显得盈盈独立,知书识礼、端庄秀美。本来女人当街抛头露面,小户人家不计较,有头有脸的哪个人家许?偏俞清瑶此时搀扶着一个拄着凤头拐杖、穿金戴银的老夫人,震住了所有人!没人提她和不和规矩了,只拿眼睛看着那老夫人,不知是该跪下行礼好呢,还是装不知道? 好多人都僵硬了。 反倒是吴光熙,毕竟官场多年,历练出来,下了轿拱手一礼,“原来是……” “老身听说你在七皇的奏折上提到,为老身谋求福利?还真是要感谢你啊!” 七皇的上疏明发后,他前后两种观点都被人摸透了,前者是幕僚周志发的观点——态度强硬,不可示弱东夷,彰显大国气势!而老成持重的吴大学士则认为以和为贵。一个是幕僚,一个是老师,可见谁更亲近。所以七皇前后诧异,也着实令人惊讶了些。 “呵呵,不敢不敢。老夫只是秉公执言,那东夷态度诚恳,愿意奉长公主入皇家祖陵,与亲夫、嫡出女安葬一起,日后有孙孙供奉,此是百年大计!老夫为长公主绸缪。” “这么说,本宫还待感谢你了?” 长公主气急反笑。 俞清瑶今日不打算过来当布景板,她需要长公主做那擎天的大伞,可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为什么不出头?缩头乌龟,才不是她的风格! 于是,端庄秀丽的千金忽然不顾仪态,呸了一声,怒指吴光熙,“打人不打脸,吴大学士,我们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何要辱骂我!” 吴光熙懵了,主要是他学业有成后,再没人在他面前敢发出“呸”这种明显唾骂不齿的语气词。 “老夫、何曾辱骂你了?” 俞清瑶看了一眼金水街越来越多的观众,声音朗朗——亏得她男装为了不让人看出破绽,在家锻炼嗓音多时,这才说得又清楚、又响亮, “长公主是我祖母,她老人家在一日,我与夫君便孝顺一日。便是百年之后,自有我们夫妻和孩清明扫墓、祭祀。你竟然让我祖母别人家里,你、你这不是明摆骂我等不孝吗!” 大周以孝治国,不孝是很大的罪名。无端端被栽上一顶不孝的大帽,谁都要发火了。 “你你……” 吴光熙何曾见过妇人强词夺理,愤愤的一甩袖,“唯女与小人难养也!老夫也不与与多言。”说罢看了一眼长公主,心道妇道人家,懂得什么?这是国家大事,牵涉多少黎民百姓?他秉公而办,对得起天地良心。 只是周围百姓都被鼓噪起来,纷纷道,“也是啊,长公主有自己的血脉在大周,干嘛要去孤零零的东夷?安乐候自幼便是长公主亲自教养,让人家祖孙分离,也太残酷。” “尔等懂什么!”吴光熙哼了一声,直视长公主,“长公主殿下!您是安乐候的外祖母,素来只听说孝顺祖母,没听说奉养外祖母的,您嫁入东夷,是东夷的国母,何必留恋小小的儿女私情,误了百年大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