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剩女重生记_二八二章 东茗出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八二章 东茗出嫁 (第2/2页)

该好好安抚才是。”

    “唔,皇后你拿主意吧!”

    正如来时匆匆,皇帝在坤宁宫也不过坐了一盏茶功夫,挨个问了诸位妃嫔的生活状况,再温言抚慰安乐候夫妻两句,便起身离开了。

    至于东茗……

    只不过一天,谁也不知道她的身份地位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她被押下去的时候,张牙舞爪,威胁皇帝“昏君,市民平民都知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何况是和亲的公主,史书上一定会记载此无道行径”,又辱骂“大周上下惯会骗人,景暄是天下第一大骗,皇帝皇后都是无情冷血的之辈”,就算帮助过她的皇贵妃“面甜心狠,也不是什么好人”……

    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之后,东茗才知道大周皇帝为什么敢随随便便让几个老嬷嬷把她拉下去,而丝毫不避忌东夷、大周的邦交了——东夷的国主,她的父亲,殡天了!

    东夷五大世家把持朝政,国主是个傀儡,可再傀儡也是名义上的主人!他的存在,代表一定的体制和稳定。东夷国主一死,随之而来的是两国邦交的新一轮的试探……东夷的内部正在进行权势变动,什么人上位,什么人败退,这个过程不会太漫长,也绝对不会很短暂。可不管怎么样,东茗的公主身份,保不住了。因为五大世家支持的前国主,是有条件的。本就是以远方侄继承的国主位置,有什么理由要求承父业呢?

    只要五大世家不认可现在的几位皇,那东茗就再也不是引以为傲的公主了。

    没公主的身份,她就算想和亲,又算什么?前任国主的遗孤?

    现在东茗面临的选择有两个,一个是安安分分的嫁给景昕——皇帝金口玉言,齐景暄代表弟弟景昕接受东茗为齐国公府的世夫人了。大周乃是礼仪之邦,不会歧视弱女,随便更改婚约。另一个,就是大周出兵,护送东茗回东夷——为和亲而来,现在和亲不成,送回去也是应该。

    东茗开始了艰难抉择。主要是她太恨景暄夫妻了,一心想拆但是没拆散,嫁给景昕怎么能心甘情愿!不过纠结了三五天,一听说继位的有可能是她某个堂叔伯,立刻答应了。并且立刻上书,要求提前举办婚事。

    幸好东夷国主殡天的消息,一直弥不发丧,无论东夷还是大周,知晓的人不多——可这为数不多的人知道东茗的选择,更加唾弃了。居然有脸说是最受东夷国主喜爱的女儿,父亲死了,守孝三年是天经地义的,可她只生怕新国主上位,不许她和亲,召她回去,竟连人伦都忘抛到脑后,只顾自己!

    便是被东茗“一腔真情”所感动的,日后知晓,也避之不及,再也不肯跟她往来。

    最终,东茗还是以东夷公主的身份,风风光光的嫁给景昕。她是在宫廷出嫁的,由安贤妃主持,公主出嫁自有规格体质,不过皇后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主持大礼,而皇贵妃更是因罚俸和某细故被禁足,无缘插手,最后,才轮到性情、容貌都普普通通的安贤妃。她倒也热络,上上下下好一通忙活,可惜从没主持过宫廷盛宴,出了好些差错,幸甚有阮淑妃帮忙,以“东夷和大周规矩不同”,都描补过去。忙乱了一日,黄昏时候景昕亲迎,到底把东茗迎娶回府了。

    轰轰烈烈的和亲队伍,终于完成的它的任务,次日便不顾挽留,决定返回。不过,有两个人留下了,一是东夷二皇——等东夷国主殡天的消息公开,他便再也不是皇身份,留在大周无用,但也无妨碍。令有东山王的庶姚青也留下了,据说诗仙大人垂爱,特意请求皇帝陛下留人。

    唯一令人不解的是,两人本是亲戚,同在异乡为异客,正该相亲相近才是。怎么分别住了两套宅院,还一南一北的相隔甚远呢?

    东茗嫁给景昕的第八日后,东夷国主殡天的消息传扬开来,顿时,齐国公府的门前鞍马稀少——原本贺喜的人排成队,一个也不见了。东茗懒得应付各家夫人是一回事,别人不来应酬她是另外一回事,气得砸了不少花瓶。杜姨娘、春姨娘见状,少不得撇撇嘴,心道这个孝道有失的正头夫人,再想欺压她们头上,也难了。

    景昕被众人无限同情。皇帝几个月前的圣旨,他又不能违抗,只能娶了毫无助益的女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