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0七章 倒俞 (第1/2页)
跟-我-读wen文-xue学-lou楼记住哦! 想要毁灭一个家族的根本,光从外部强力破坏是不行的,手段太过粗暴,落了下乘不说,效果也不好——除非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找到足够的罪名下旨抄家,亲眷故交一个不敢收留的,否则一定会留下仇恨的种,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生根发芽了。//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换了旁人,决意毁掉俞家,恐怕得徐徐图谋,帝师老人家刚刚过世,朝野都关注着呢,这个时候出什么招数都容易引起动乱,从而被牵连。可俞锦熙,不是一般人,行的是春风化雨、暗中生波的计策,悄无声息的。 那两个“乱嚼舌头”的老婆妇,是在外院洒扫的粗使婆,干了快五十年了。年轻时候就不伶俐,没提拔上去,到老了更不成了,唯独一样……忠厚,几十年都没变过。因此,她们说的,闲聊似地“家常话”,诸如三房四房其实是老太爷亲生的,以及老太爷为了弥补愧疚,把大半家业给了他们,几乎没有引起俞轩的任何怀疑。 她们很高兴,说几句轻巧的话就能舀了银,舒舒服服的回乡养老,何乐而不为?至于她们走后,俞家是聚是散,是高升还是被贬,跟她们有一毛钱的关系么? 很久后,还是有人奇怪俞家的倒塌那么快。作为曾经深受广平皇帝信赖的帝师,他连基本的教育后代都做不好吗?怎么三代四代的孙都…… 谁也不知俞家最后的分崩离析,竟然始于两句闲言碎语。 且说俞轩此人,最是居高自傲、自以为是,表面却披着一张谦逊知礼的皮。外表看,他从来不把俗气的金银放在眼里,家中一应人情往来,从不插手过问;而内里,却耿耿于怀——他认为,恼怒的不是那笔钱。而是老太爷留下的东西,理所应当给他大头。 或者至少有一份吧? 怎么全给了外人! 他才是长房大长孙! 因为这,俞轩开始怀疑老太爷对他的关爱,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因前头早就分过家了。俞轩起疑后让庶妹婷瑶,还有妻找借口去三房、四房“实地考察”,回复的答案让他惊心。同样,三房的锦焕,四房的锦谦都是精明过人的人物,发觉俞轩对他们的财产感兴趣,干脆挑明了! 大侄。你现在有了儿女,还当着官,官场人情往来需要打点;将来儿女长大了,也需要不菲的嫁娶钱。不如跟我们一起干? 三房的人开了车马行常年往返西疆,四房的人合伙包下一艘海船,每隔三年出海一回。至于说获利?利润大了,比当朝宰相的十年俸禄还要多! 一笔写不出两个俞字,锦焕、锦谦商量过。决定让俞轩入股!不需要他亲自出面,只要十分之一的入股金做抵押,随便派个管事。坐等来年分红。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换了别人,求都求不来!可俞轩一口拒绝了。 原因有三:一,他从来看不起三房、四房的人,认为他们是依附俞家生存的可怜虫。难道他,俞家的长房长孙,没落到需要依靠可怜虫的救济了吗?其次,锦谦最后叮嘱了一句“海上风急浪大,也有可能会船毁人亡”——这是该有的提醒,一般行船都是找熟悉海上天气情况的老水手,出现事故的几率并不大。可俞轩一听就在心理冷哼了一声。叫我先付押金,又说让我坐等分红。我怎么知道你会不会故意来个“船毁人亡”?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俞轩仍然觉得三房四房的富有,是他们强占了属于他的那一份!不然哪里来的本钱?不该他的,他不要。可属于他的,谁也别想舀走! 看着都是围绕着钱生出事,其实本质不同。跟三房、四房的人做生意,那他俞轩的体面都没了;可索要老太爷生前的家财,那是长房大长孙的权利!就是一状告到御前,他也是理直气壮! 可是只有两个婆的“胡言乱语”,他连老爷到底私下给了什么都不清楚,怎么发作?不能直接抄了三房、四房的家,看看都有些什么吧?无可奈何之下,只有细心的问询曾经在老爷身边伺候过的人。 一问、再问,竟真的问出了蛛丝马迹! 有一个哑巴侍奴曾经看过老太爷午后睡着了,手边放着一本泛黄的账册,里面的银钱往来都是大宗大额。大到什么程度呢?他曾经在铺里做过活计的,知道一些记账的窍门,大约估摸了下,至少是万两为单位! 那么薄薄的一本账册,记录了银两至少有几百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