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四九章 烦恼 (第1/2页)
诚华真人”与王府之内,并没存着什么恶意,本心只是想把在外游荡、容易惹出事端的沐天华放置在一个可以控制的地方,不会再牵连他。//78小说网无弹窗更新快// 谁知道日后的变故,急转直下,令人目接不暇呢?这会儿,包括亲舅父沐天恩在内的,都觉得俞皓机智过人,且真是“孝顺”,在没办法进端王府的时候想出两全其美的计策,既保全了端王府、安庆伯府的名声,又满足了沐天华的愿望。此后,再没有为见不着端王寻死觅活了吧! 至于沐天华本身,知道日后每天都可以跟情郎相会,再不必苦等煎熬,一颗心像灌满了蜜汁儿似地,从里到外溢出喜悦——那点对俞皓的不满不知被挤到哪里去了,早烟消云散。 从这点也可看出,沐天华当真是把情郎放在顶顶重要的位置,不管儿女是长大成人,还是当初嗷嗷待哺,她都能一边“依依不舍”的流泪,一边头也不回的奔向她的爱情和幸福。 慈母心,她真的有,可她更是为端王所生的一株藤蔓,没了端王片刻也活不下去的。 选了一个晴好的天气,曾经艳冠群芳的“京城明珠”,就这么以一身青衣淄袍进了端王府,成了端王后宅姬妾中最特殊的一位。对于外面的人来说,这是预料中事,传了一会就没有人关注了,对于端王府邸的人来说,那可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据说,端王与惠太妃母第一次爆发激烈争吵。唬得府中上下足足半个月,不敢高声说话。之后,惠太妃终于妥协了,在某个清晨。当着端王后宅女所有姬妾的面,喝了沐天华奉上的茶——原本妾侍进门,是要给正妻敬茶的。可端王妃已经自己把自己吊死了,这个礼自然不成,也见不到沐天华向她下跪的场面了。 惠太妃代表,抿了两口不知滋味的茶,喝的算是“媳妇茶”,还是什么?总之,这个举动等于告诉府中的人。名义上是“出家修道”的真人,实质上怎么回事,心理有数就行。别不长眼的,冲撞了。 至此,沐天华心满意足。她的一生所求都圆满了。 若俞清瑶在。少不得要泼冷水——你不过是端王后宅里百多个女人中间的一个,即便是最特殊、最貌美的,又怎样?难道因为端王口中说“爱你”,就把其余女当成摆设的花瓶了? 可沐天华就是能一叶障目,固执的不去看那些或是青春娇艳,或是风情流转、或是端庄淑德的女们。她甚至遗忘了最大危机——端王的嫡长女周芷苓!周芷苓对她的恨意极深,为此都迁怒在俞清瑶身上,差点在禁宫中杀了人!可她竟然不设防备,给予的清水不检查便喝下去。送来的饭食一顿不落。可叹这种全心的信任,也有好处,端王对她更在意了,每天必要亲自过问起居。在端王保护下,后宅那些嫉妒得快发疯的女不得不收敛了百般本事手段,偃旗息鼓。静看两位侧妃娘娘如何行事。 等了两三个月,不见动静。原来,阮侧妃看在俞清瑶的面上不好动手,谁来鼓动她,她就只抚着肚一脸期待孩出生的模样。她又不傻,自己对沐天华看不顺眼,也犯不着对付,连太妃都办不成的,她能么?至于谢侧妃也是一样的心思,她有儿有女的,只要儿女儿地位稳固,连惠太妃不得也给三分薄面?情情爱爱的,早看穿了。 端王府出现罕见的三足鼎立。沐天华凭借独一无二的宠爱,阮侧妃凭惠太妃的支持,而谢侧妃靠的是一双好儿女,即使后来新娶的端王妃进府,也没改变。端王压根没进入所谓正妃的正房。 俞皓则趁母亲刚心满意足,暂时分心不到他身上,主动跟端王提起想参加今年的乡试,成,他就开始准备明年开春的贡试,打算继续考下去。一般来说,有恩萌的再跟贫寒学挤有限的名额,不大厚道,可他四岁读书,苦读多年不在考场上见个高低,真对不起多年的辛苦。 端王想了想,若真能考出个名堂来,倒也不错。就允了,帮俞皓假造了一个生员身份,名落孙山也不会丢人。对内,则瞒着沐天华,只说儿得了差使外出,归期不定。沐天华念叨了一段时间“没有女缘”,也就罢了——她的全部心灵都在端王身上呢。 …… 消息穿到余杭,已经是寒冬腊月。俞清瑶与景暄围着火炉,脸庞被银霜炭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