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五六章 火灾 (第2/2页)
人踩着她的尸骨爬上至尊之位——她在地下,死后魂魄无依,他倒好,享受万民爱戴,成为权力顶峰的帝王! 若如此,还不如一早不要“爱”。这种“爱”,比世上最残酷的“恨”还可怕。 反思母亲的失败,俞清瑶再一次感慨自己幸运的选择了景暄。景暄虽然看不见,可他性情温和善良,又不失机智敏锐,对她一心一意,得夫如此,还有何求? 她只愿早一日能获得心灵上的解脱,跟景暄逍遥天下,做一对自由自在的夫妻。再没有任何世俗的拘束约束。 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惨淡。 俞清瑶想要探查母亲的真正死因,就不敢露出一丝苗头,假装对端王府发生的火灾十分在意,密切关注案发后的相关人员。暗地里,却找上了俞皓。挂完抹角的问询他有关母亲在世时的消息。 若问俞皓对生母的死因知晓不知晓?恐怕天知地知,他自己知道了。外人是绝对无法从他的口中得知真相的。 俞皓满面悲伤,说自己忙于考试,中了进士日日后跟其他的同年联络,此外,还有怀孕的妻以及不到两岁的幼儿……整日间忙得团团转,忽略了生母,已经很久没有跟母亲见面了。 应该说,自打母亲进了端王府,跟外面的联系就少了。她在端王府过的好不好,心情愉快不愉快,传出来的信都是“喜悦”的。又不能进去待上几天,亲眼目睹,真假是无从得知。 说话中,俞皓还流下了眼泪,似乎很后悔没有在母亲活着的时候多陪伴。 俞清瑶也不知该不该相信弟弟的话。总体而言,她是偏向“相信”的,因为她觉得母亲活着,对俞皓利大于弊。他应该不会丧心病狂到巴望生母去死。 可跟俞皓一番谈话等于没说,一丁点有用的消息也没得到,接下来可探查的目标就更少了。安庆侯沐天恩是压根不知情的——到如今,俞清瑶才觉得幼年觉得无所不能、高大伟岸的舅父,形象彻底轰塌了,真的是没有任何政治才能,和敏锐的目光啊!轻易的被人玩弄股掌之中。 和舅母叙旧中,话风中偶尔透露一点对沐天华死因的疑惑,吓坏了杜氏。她紧紧的握住俞清瑶的手,担忧的让她放下“不该有的心思”。 “你娘已经不在了,再去纠结这些有的没的,有何用处!好孩。你一直是聪明孩,当知晓‘趋利避害’四个字!” 看来杜氏也是看破“火灾假案”的人。她也不相信小姑会轻易的被个得过端王三四夜露水之恩的歌姬害死,如果能,那说明小姑在惠安太后和新皇帝心目中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间接的。也可以说是新皇不想留着小姑继续活着,有辱他帝王的尊贵。 杜氏一点也不想提醒丈夫,宁愿他就糊涂着。可对俞清瑶。十万分的希望她跟她的舅父一样。 “记住舅母的话!你娘……错了很多,可女人的错没有反悔的余地。她活着的时候,得到她一直期盼的。多少女人一生不曾有过她的恣意快活。求仁得仁,也是福气。” 俞清瑶听了,默默的点点头。 回想她母亲这一生,自私自利的只为自己,连亲生儿女都抛下了。最后也不过是为所爱而死,若要怨,也只能怨自己吧。 可那些都是旁观者能说的,她作为女儿,也可以对生母的死。漠然的说一声“活该”么? 将来她自己的女儿,有样学样怎么办? 俞清瑶思来想去,还想无法放下——她一定要弄清楚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不管下毒、勒死、闷死,或者其他,她总得明白,谁亲自动的手? 不然,她无法安心。 …… 十一月。皇帝出了孝期,民间百姓也不忌嫁娶。俞清瑶递牌进宫,请见阮贤妃。原广平皇帝的“贤妃”已经出宫了。跟着她的儿去了西南边陲。现在的贤妃,就是俞清瑶的好友阮星盈。 阮星盈的meimei阮雪萍,嫁给了十九皇,年前成的亲。十九皇因沉稳厚道,现管着宗人府。彭家垮台后,阮家似乎有取而代之的迹象。 不过阮家可比彭家聪慧多了。家族中的女儿在宫中从来低调行事,绝不会跟“惑乱妖女”扯上联系,相反,名声一向极好。而阮家的弟,有本领的才占据高位,没有本事的就约束在家中,不准在外惹是生非——由此,阮家作为贵戚,比以前的彭家强太多了。 另一个曾经的端王侧妃,现在的贵妃娘娘的母家,谢家,也渐渐显露“繁荣”。不同的是谢家毕竟底蕴浅薄,搬到京城也不过三四代的事,虽然皇宫中谢贵妃有最受宠爱的皇皇女,也没办法骤然让父兄身居高位,掌握权势。一强一弱,谢贵妃跟阮贤妃算是扯平。 加上无无宠的中宫皇后,皇宫内的大致势力就是如此。 俞清瑶进宫后,打听最近惠安太后礼佛诚心,免了各宫的请安,多了一层戒心。心说莫非惠安太后害的人太多了,才开始信佛了?可惜手染鲜血,罪孽深重,任是佛祖也救不过来了。 姐妹有一年多不曾见面。当初离别时,俞清瑶伤重刚愈,且面上的伤疤明显,整个人笼罩着一层抑郁难言的朦胧伤感。可现在,她明快多了,只是阮星盈的变化更大,从侧妃变成贤妃——都是侧室,可皇帝的妃跟寻常王爷的侧室怎么能一样! “见过贤妃娘娘……” 俞清瑶深福一礼,阮星盈没有搀扶,因周围的眼睛太多了,要提防旁人说俞清瑶的礼数不恭谨。直到进了内殿,没了外人,阮星盈这才亲昵的拉着俞清瑶,两人一同坐下,不分彼此。 “好meimei,总是盼到你了!前些时日我就想去看你,可惜你我的身份……不同了,真见了面怕控制不住。” “好jiejie,你忍住没来看我是对的。当时皇帝大行,若是错了一丁半点,我倒没什么,不过惹人嘲笑几声。jiejie你可怎么办?这宫中……”看似繁花似锦,内里暗藏杀机。 这句话,俞清瑶没有说出口。说了又怎样呢,阮星盈不是蠢人,该知晓的,自然有她的亲姑母提点。 两人就按下这个话题不说,只捡了谈笑的话题,期间多半是俞清瑶叙说。她这一年在余杭生活的十分愉快,春夏阳光明媚的时候还走访了周边的山山水水。俞清瑶作画灵气不足,但心情愉悦时画出的画作多少有几分值得赏玩的地方。拿了一副最好看的,阮星盈见了,啧啧称赞,十分高兴的收下了礼物。 妃嫔会客的时刻有限制。不久后,俞清瑶就带着贤妃赏赐的礼物出了宫廷。 礼物本身,俞清瑶一点也不在意。她只是有些伤感,曾经多么好的姐妹感情,到如今也默默发生了变化。若是以前,阮星盈性多么直爽坦白,说嫌弃你的母亲立马绝交;觉得有愧立刻道歉。好的时候恨不能时时刻刻在一起。而现在,明知道沐天华死的蹊跷,居然一个字也没有提。 当然,没提是对的,她不也一点口风也没漏么?好似压根就不知道被火烧死的道姑不是沐天华。 不,她还是露出破绽。 面对至交好友,她该伤心、该请求察访放火真相,担心抓错了人。 可她没有。 也许阮星盈也在伤心好友变了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