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卫家三婶人选的变迁 (第2/2页)
能够做好卫家的媳妇。” 她的这番铿锵有力的承诺让所有人都有所触动,也对她刮目相看! 卫开云想了想,说道: “今年我六十了,老了,家里事情我管不了;厂里的事情也管不了了,五月份,我要办理退休了!” 一石惊起千层浪!刚才还震惊在秦依承诺里的众人,现在彻底被这突来的消息惊呆了! “退休”——这个词汇在两界镇的厂矿还是一个没有真正实施过的“行为”,现在卫老爷子却提出了,都在猜测是否出了什么事情? 看出儿孙眼里的疑惑,卫开云看了一眼卫大江,摆了摆手,叹口气,接着道: “有些事情是别人早就挖好的坑,迟早都要爆发的,趁着现在我任上风平浪静,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再说,我实在看不惯现在厂子里某些人向‘钱’看齐,不顾工人安危的胡乱开采!唉!退了也好,在家带孙子!月秀,孩子都大了,明天把大江分出去吧!好了,你们散了吧!我想休息了。” 听见他下的逐客令,谁还敢继续在这里磨叽?纷纷告别出门了。卫开云的这个寿辰过得是有史以来最为冷清的一次! —— 五月份,整个军区全部换人了,舒安鸿、朱营长都带着卫小娟的祝福和礼物离开了。 九月份再开学,卫小娟的班上只剩下十六人了。董一建被送到了小川县私立学校去了,单一的小学生活就这样平淡的结束了。 连通小川,虹山两县,新修了一条五米宽水泥马路真的如卫小娟所料:取道平桥。卫小娟拥有的两间铺面被她顺利纳入囊中,小吃生意也越来越火。她没有藏私,把镇上的机会指给了任长凤一家…… 卫大国依然在公社煤矿上班,任长凤就在两界镇的车站附近开了一家中餐馆,请了近十个工人,生意很好。卫小兵跟着卫大军把崖山的货运都快“垄断”了;卫小琴初中毕业考得不是很好,在卫小娟的建议下读了职高的幼师…… 卫大军现在是能人事忙,当初只想买个农用车混个轻松罢了,谁知机缘巧合,不但崖山的几个新煤矿不时请他去“指导指导”,就连水泥厂的技术部门每月也会付给他“指导费”;他都不清楚什么时候去“指导”了。不过一向低调惯了的他,还是开着那辆最初买的旧农用车在路上跑得欢实不已…… 卫小明在卫小娟到两界镇上初中时就被一起被押送到镇小学了;卫小美的心思完全没在上学上面,人家一起入学的王盼都升二年级了,快九岁的她还在一年级陪着王娅。 卫大江虹山县的煤矿破产了,分文不剩归家的他才知道,他的合伙人“杨厂长”,正是踢卫老爷子下台的元凶,最大的胜利砝码正是他的这家非法煤矿,悔之晚矣!幸好卫大军给他留了一条康庄大道:负责崖山矿业和小川县水泥厂之间的协调和联系…… 他的能力毋庸置疑,一年的时间竟然说动了水泥厂在两界镇开了分厂,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一时成为两界镇炙手可热的“红人”…… 卫大河的“运输公司”也走上了稳定的局面,“运输公司”换了新车,车身统一的标记“乡村客运”。他们也买下了平桥的那间茶馆的面积,卫家茶铺的生意也是一路长红…… 卫开云每天会在茶馆帮着带带卫小帆,打打长牌,过着惬意的小日子。王月秀除了料理家务,格外就帮卫兰组织一下货源,指点一下来家里领鞋样的工人,日子充实了,她也有些消停了。 …… 这些事情和卫小娟的前世还是有大部分不同的地方,前世:平桥的茶馆是退休的卫开云买下的,算是卫大河坐牢后对李雯的补偿。王月秀掌控欲依旧,无论家里家外,她都要管上一管。 卫大江破产回家后,一蹶不振,家境贫穷,到了好些年后才离开茅草屋,住进卫大国让出来的房子里。 卫大国家在公路修通后,用准备买车的钱在平桥买了房子开餐馆,只有他们家是条件最好的…… 至于卫大军,确实买了一辆二手农用车,不过每天都在外面,挣了钱后在茶馆酒肆就用得一干二净,家里是看不到一分的。全靠王芳起早贪黑,家里,石灰窑两头跑,靠着把手掌磨破来养家……那种日子,卫小娟从来不敢再想了……唯有庆幸自己的重生多了这个弥补家人的机会! PS:这一章匆忙码就,因为奶奶过世,家里事多,但又不想食言,没有修好就上传,对不起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