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八章 深宫再不进美人 (第2/3页)
走运,带来的琐杂之事,其实是极多的。 萧清商不觉好笑,真是安分守己在凤仪宫太久了,这些丫头,怕是一下子谁也不适应真正一言九鼎,掌权行令的身份了。 “我的话就是交待了,难道这些细琐的事,还用得着皇后来cao心吗?你自大大方方把人带出宫就是了。”萧清商笑指她道“别老想着这是皇后妒忌,半夜偷偷藏起皇上喜欢的女人,无端端自己倒心虚起来了。” 阮沅被说得脸上发红。其实只要吴王不介意,把方真带出宫确实是件极简单的事。 她是被吴王一时意动弄进宫里来的,没上档,没入册。进宫当天仓促,进宫次日就让芳嫔在她宫里吃大亏,接着后宫三嫔都闭门不问外事,表现出奇地老实。对她这边,更是不好多管,于是,连正式的进宫的手续也没办,入宫这么久,也没受封,所以她根本就不是后宫的人。那要出宫自然是说走就走,同样的,也不需要任何相关手续,皇后直接派人送她出宫,从程序上看一点问题也没有。 而且,朝中对皇帝把方真带进宫,那是持反对态度的,御史言官们,多多少少都上书指正皇帝行止失仪的,朝中的正人君子都在说皇帝干的不对,应该赶紧把美人送出去,现在皇后做了他们要求皇帝做的事,就算朝中众人骨子里都当皇后是妒嫉,但嘴上也实在不好说。 阮沅被萧清商说得讪讪然,人到无求品自高,本来在凤仪宫里,无欲则刚,事都敢做,话都敢说,皇帝爱妾的面子,她照顾敢踩。可被吴王说动之后,心中总是七上八下的,开始担心物议,开始在意别人的想法看法,开始cao心人情事故,此刻被萧清商笑吟吟地这么扫了一眼,真是脸上发烧,心中惭愧,只急急道“那,我先安置好她,再回来听令。” 萧清商深深看她一眼,忽尔一笑道:“终究是皇上累了她,这京城里,有心人有多如牛毛,我也怕有人盯着她不放,你先在她身边陪些日子,确定没麻烦再说,有事,我自然会召你的。” 阮沅心中也是忐忑不安,这时候真不知如何回凤仪宫面对众人,听了这话,虽然百思不解,不明白萧清商何需为一个不相干的丫头,这样费心劳神,派她护佑得如此周全,但暂时不用回凤仪宫,却也隐隐放下心中一块大石。 萧清商心中微微一叹,眼前的妇子还浑然不知,凤仪宫的大门,永远不会再对她敞开了。心中并不悲伤,却终是有些怅然,她更无意点醒阮沅。不管是痛哭流涕,还是愧恨莫名,都不是她想看,愿看的,事情即然是吴王惹下的,那些麻烦事就让李旭自己搞定吧。 萧清商淡淡转过头去,对方真最后叮嘱道:“好好照顾自己,好好过日子。” 方真又是感动,又是迷茫,最后还是忍不住问:“皇后娘娘,你上回说,留不留在宫里随我,即然我愿意报恩,那就由着我服侍皇上,为,现在又要我出宫呢?” 萧清商微微一笑:“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其实只想着自己,只愿意保全自己,旁人的事,其实从没真的放在心上。如今回想,为了我的不作为,已经累了一个人,我不想再害一个了。” 她眸中带笑,看着这个纯良的农家少女,十余年前,也有一个同样的村女,有些瑟缩地站在她的眼前。 那时的她,说着会补偿她,会善待她,不会打压她,会给她除了名份之外的一切,却终究,还是误了她一生。 如今回想,或许当年,更霸道些,更悍妒些,逼她别嫁,对她反而好些。 也许世事无绝对,若是当年虽嫁,或许她的良善,她的好,就看不到了。就算当年别嫁,她也未必能幸福一生。 但这一切的一切,不能做为萧清商自己免责的借口。 平白抢人家正室之位,其实根本没尽过正室之职。摆着宽容大度,清高超脱的态度,其实是把人家的青梅竹马,吊在半空中,不上不下又摆脱不了。 当年那只要正室名份,其他全不在意的话,轻飘飘毫不负责任,若不是苏贵妃多年来不改的温良纯善,真心真意,她甚至永远不会反思,永远不会自责,永远不会觉得自己到底错了多少。 被误了一生的何止是苏贵妃。 当年那赤诚的李大牛,曾经热血的李旭,如今纠结的吴王又何尝不是被牺牲者。 当年李旭再落魄,也曾有过主掌一方,手控一军的威风,身边诸事,却始终简朴,个人起居,都是自己打理,连个丫头也没有。 那时的李旭心中有天下,有兄弟,有苍生,未必有美女,未必刻意对妞儿一心一意,但确实也没生出过三心二意的念头,从没想过身边多一个不是妞儿的女人。 到后来,会接受别人送的姬妾,会愿意要个贴身丫环打理诸事,会不介意百战余生回来,有个能带来温暖的鲜活女子,多少有点破罐破摔的心思。就算是被逼着成就的婚姻,李旭也会尽一个丈夫的责任,可人家连丈夫都不要,只要虚名,还能强求李旭去处处注意小节吗,一个男人,整日厮杀拼斗,在需要松驰,需要给自己一点温情的时候,还会为一个硬梆梆的女人守身如玉吗? 这些行事,在这个时代的男子,天经地义,李旭已是少有的有cao守,不爱美色享受之人了。 更何况,偶尔的一点小放纵,多少也有些试探,或存心激怒萧清商的意思。 对那些姬妾丫环,按理说,萧清商是谈不上有所亏欠的,因为她们本来就是被用来示好献媚送人的姬妾,不送给李旭,也会被送给别人,落到别人手上,未必有如今这样的好结局,别说是乱世,就算是太平盛世,草芥般的女子,零落成泥碾成灰,才是最常见的下场。 但当年,她若不是高高在上,保持着她的自在清高,她若在征战之余,肯给予一点温情,她若肯用心去化解李旭心中的芥蒂,今日吴宫里,总能少几个黯淡沉默的低阶内命妇。 说*数世轮转,早已心灰意懒,心神疲惫,说穿了,不过是自己受不得半点委屈,更舍不得多付出一丝一毫。 救了李旭,救了李家军,便是天大的恩义了,可强求婚姻,背迫负盟,人家有心结,难道就不是理所当然的。 萧清商似乎也没对不起芳嫔瑾嫔等人之处,入宫为嫔是她们自愿的,她们的父兄都是在种种野心的推动下,促成此事。李旭接受这一切,亦是为了让天下更快得到太平,让朝堂更加稳定。天子无私事,本该如此。 但有野心的多是男人,女人们就算有所欲求,对一个正当盛年,立国建朝的不世英雄的倾慕之心,却更多一些。 可惜后宫森冷,再单纯的爱慕,渐渐,也就丑陋起来了。 如果她不是冷眼袖手,看着那个没受过帝王教育,毫无经验的人在新朝初立后,左右支拙地苦苦支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