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三章,东窗(七) (第2/2页)
子两个人给他。” 朱宣微笑了,诏狱里这样大闹了,还不是为了闹给人看的。 听了妙姐儿还在絮叨,不让春意跟了张琳回去,朱宣笑道:“那你也要问问,本人是愿意回去不是不愿意回去?” 沈玉妙一愣,道:“当然不会愿意回去,有愿意回去挨打受气的吗?”听了表哥又说了一句:“你问了再说吧。” 沈玉妙答应了,又想了起来另外一件事:“今天二门上挨板子的那个人,想来表哥不知道里面的事情。” 朱宣冷了脸:“我不知道什么,一求到你这里来,就要生事情出来了。”什么事情我不知道,看了妙姐儿道:“我既然不知道,你就说说吧。” 沈玉妙看他拉了脸,就笑嘻嘻地了:“他那不是私相传递银子,是帮了三弟妹往家里汇银子去,银子是三弟妹的私房,交给了他去办理的。不想三弟妹的丫头给他银子时,被管事的看到了,丫头们说不清楚。” 朱宣哼了一声:“你说的很清楚。往家里汇自己的私房,为什么不过了明路去,管事的这么多,哪一个叫来都能办。为什么私自托了家人,哼!” 沈玉妙很是无奈,笑道:“这钱是,唉,”沈玉妙发现自己也讲不清楚了,和表哥说了是三弟妹往家里汇私房,这里是她的婆家,这样讲了,就觉得有些不对。 下面的话就更说不清楚了,申氏是庶出,这银子是汇给她的生母的,当然不能交给管事的去办,这银子一向是托了人,私下里送回了家,从不过明路的。 申氏下午过来一说,沈玉妙就清楚了,可是这话怎么和表哥说呢。表哥不会有心情听明白这样的弯弯绕事情。 再说了,在婆家里拿了月银往娘家里汇,这话如果是放在了沈玉妙身上,她也不知道该如何说。 到了晚上睡下来,倚在了朱宣怀里,才把这件事情重新又提了起来,朱宣听都不想听,立即打断了话:“不要再提这件事情了,她陪来的丫头有了不是,让她自己去和三弟解释去吧。” 朱宣拍了怀里的妙姐儿:“睡吧。”朱宣心里好笑,我怎么会不知道,不就是给她生母,申家的姨娘汇银子吗?这就不能说明了,一定要私下偷偷摸摸的,这又不是在你娘家,还偷着来。 怀里的妙姐儿很坚持,扳了他肩膀晃他:“听我说完了吧。”朱宣在她身上拍了一下道:“明天表哥闲了再说。” 妙姐儿很生气,翻了个身子,背对了他,又说了一句:“表哥又说对了,春意是愿意同张将军一起回去。” 身后传来表哥的笑语:“快过年了,不回家去,呆在这里做什么。”都是赏了出去的人了。眼前的小丫头没有留住人,没挣得回来这口气,又气鼓鼓的了。 朱宣在妙姐儿头上拍了拍,笑道:“别生气了,我交待他了,不许他再打人。”沈玉妙嗯了一声,朦朦胧胧的睡梦中,只想了一句话,有些事情,真是和表哥讲不清楚。 转眼到了过年,别的事情都清楚了,朱宣在书房里对了徐从安说话:“现在就是这插手采购军需一件事情了。幸亏当初做的妥当,管事的做事隐密,查来查去,只能与我的管事的有丝丝瓜葛。皇上仍然心有芥蒂了,又把北平王,靖海王也扯了进来一起查。” 徐从安一身蓝衣,手抚了颔下微须,笑道:“听人说了,北平王,靖海王恨晋王入骨了,这一次,军中彻查了,看来要查到明年才罢休。 此次淮王多多出力了,不知王爷要如何感谢与他?” 朱宣淡淡:“他来了信,元宵节要来会我。这也算他还了我一点人情吧。” 徐从安心里不舒服,王爷还要瞒了我,想来是怕我拦了他,或者是在妙姐儿面前露了口风。眼前为了世子,这件事情必须从长计议才行,王爷不提我来提。 徐从安笑道:“北平王,靖海王家里正在闹家务呢。北平王几个儿子,最大的今年有十四岁了,是侧王妃所出,北平王打算今年请封了世子,可是北平王妃还不同意,这家宅不宁,真是不安妥啊。” 朱宣附合了一个字:“是。”徐从安又提起了靖海王:“靖海王世子是早立好的了,也是王妃所出,听说靖海王去年新收房的丫头有了,生了个儿子,王妃在吃醋,象是也有事情。” 徐从安有同窗分别在北平王,靖海王帐下。 朱宣又只是一个字:“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