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六十七章,朝花(九) (第3/5页)
爷世子,长大成人后,先是风流伴了美女,京里这些贵夫人,娇小姐,一个一个图了他的身份,图了他的长相,只要有来往就行了。往往是一封信递过去,附上一件首饰,就可以长驱直入其家门了。 男女情爱,缠绵悱恻的那种感情,朱宣这一辈子也没有过。就是对了妙姐儿,也是接了来衣服首饰,教训疼爱,沈玉妙说亦父亦兄,倒是说了一个中肯。 道边一株绣球花大放了,朱宣随手摘了一朵拿在手上,慢慢走进了房里,看了妙姐儿这一会儿老实乖巧,坐在锦榻上正在做针指。 看了朱宣进来了,只是一笑,道:“表哥回来的早,我以为又要喝半夜了。”看了他手上那朵紫色的绣球花,微笑了:“是给我的?” 朱宣把花给她随手插在了发上,坐下来才道:“跟晋王有什么好喝的。他说醉了,我让人送他回驿站休息了。” 这一会子不知道在见谁呢。薛名时与阮玉照来回话,阮玉照世居南疆,数他气的最狠:“晋王千岁说什么,南疆烟花最盛,象是我们富裕是指了那个富裕的。真是欺人太甚。” 朱宣听完了倒没有发脾气,道:“这是晋王的喜好,我们又能如何。”一句话说得阮玉照又笑了,道:“因为喜好所以注目,王爷说的是。” 没有坐一会儿,沈玉妙因为没有午睡,在园子里跑了一下午,早早的就打了哈欠,一面听了表哥问下午淘气的事情,笑回了道:“别提那鹿,害我追了一下午呢。表哥,咱们睡去吧,困得不行了。” 坐在镜台前梳晚妆的时候,看了如音把发上的绣球花拿下来放到了镜台上,沈玉妙才觉得有些怪异了,表哥给买花,一买就是一大堆,今天好好的从外面摘了一朵花来给我。沈玉妙只想了一下子就丢开了。 晋王一共呆了五天,最后一天的中午,江小五从包袱里给晋王拿了衣服,服侍了他换上,笑道:“王爷今天是与张大人一起用饭,不想张大人,竟然是过了明路的来请王爷吃饭。” 晋王换了衣服,对了镜子打量了自己一下,才满意的道:“他害怕什么,南平王在这个地方,还是要依靠他们这些人许多的。” 外面传来了喧闹声,晋王对江小五示意了:“开门去,一定是张大人来了。”江小五开了门,果然是张大人便衣而来,对了晋王行了礼笑道:“几年不见,王爷越发年青了,有什么保养密诀,倒要讨教一二了。” 江小五送上一把楠木折扇来给晋王,张大人笑容满面,已经是举手相邀了:“本想了送一桌席面过来在驿站与王爷谈谈,又想了应该请王爷街上尝一尝南疆的当地风味,王爷请,鸿宾楼备了一个雅间,下官与王爷那里坐一坐去。” 晋王笑道:“有劳有劳。”迈步先出了房门,江小五后面跟了。张大人奉陪了,坐了轿子往鸿宾楼来。 轿子上看了路上熙熙攘攘,晋王又有了几分妒意,南平王这个小子,看来一日税金不少。想想南平王新建的城池,自己治下也有了人往那里去。 晋王心里骂了,难道不怕死,不怕吐蕃人,不怕打仗。那座城看了地图,离边境线上是最近的。 有了这座城,南平王把边境线足的又往前推进了一百里。难怪皇兄高兴的嘴都合不拢了。 鸿宾楼上,张大人订了一个最偏的雅间,又是最大的一间,好与晋王好好谈谈,上次还是几年前京里晋见时,见了一面。后来就只是通信了,张大人看了晋王进了雅间看了,也是满意的道:“这里好,这里说话是个好去处。” 当然是比在驿站里说话要好的多,至少觉得隔墙无耳。 一时就送上来四个凉菜,四个热炒,张大人的家人守在了门口送菜,江小五也在门口坐了。晋王与张大人两个人放心的说起话来。 “大人去了我治下,一年田税至少也要少交不少。”晋王开门见山,张大人在南疆至少有几百亩地,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田主了。所以一提交田税,他最头痛。 可是听了晋王的话,张大人还是觉得吃惊的很。举手让菜,这才笑道:“下官只恨没有能在王爷治下,可是田地都在这里,怎么还能去到王爷治下?”难道皇上把南平王的封地划一部分给晋王,那也划不到张大人的这一块儿。 几百亩的地在与淮王相领的地界儿上。张大人心里清楚,淮王这几年对了南平王是附首贴耳的很。至于联姻的事情,瞒的太紧,倒是知道的人不多,张大人也不知道。 听了晋王笑了一声,然后一脸的诚恳:“封地虽然自治,各处田价都差不多。大人在这里居住税金多给,不如卖了这里田地,在我那里安家去,久闻大人吏治精干,我只恨治下没有如大人一样鸿才的,一向对了大人是仰慕之至。” 看了晋王那一脸的诚心诚意,张大人仿佛感动了,拱手道:“王爷过誉了,下官沽名钓誉之人,怎担得起王爷如此厚赞。” 两个人有如惺惺惜了惺惺,相对干了一杯酒,张大人低头挟菜的时候,心里想了,这样的主意亏了晋王怎么想来,我张家在南疆到了我这里也是第二代了,积攒了这些田地不是容易来的。 说什么各处田价都差不多,我卖了这里的肥田去了你晋王治下,有没有这样的肥田好买还不知道。就算是田价相等,南疆富裕非你晋王治下可比,难道你不知道。 张大人看了晋王笑道:“能到王爷治下当然是下官的福气,只是下官家里老小几十口子人,就是要去,也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议定。倒是王爷如此体谅我们,不如京里皇上面前多多进言了。 想我辈十年寒窗辛苦,侥幸得了功名,为皇上效力,为百姓谋福,不敢有一日不尽心尽责。刑尚且不上大夫,这田税官员们与百姓们也不应等同才是。” 张大人是一脸的愤慨,全然忘了自己当官也是年年领俸的。 两个人一个人想了让晋王在京里弄点儿动静出来,一个人想了全家搬到自己治下来。倒也谈得其乐融融。 酒到半酣处,晋王听了张大人说了南平王妃上殿去,被百官们顶撞的事情,不由得哈哈大笑了,对了张大人借了酒意笑道:“京里早就听到了这个笑话了。我早就想到了会有这样的事情出来。一个小娃娃,借了南平王一点儿势力,就想了上殿去作威作福去。哈哈,后来有没有当场哭出来?” 晋王乐不可支,等了张大人下面的话。 张大人看了晋王笑,却笑得不是很畅快了,因为晋王问这件事情,他才说了出来,想想沈王妃那一天板了小脸儿,抱了王爷宝剑上殿去差点儿要宰人,张大人这个时候想了想,这个小娃娃还不仅仅是一个小娃娃那么简单吧。 大殿之上,从来就没有后退过一步。张大人回了晋王的话:“后来我们王爷就好了。想来是真的伤病了,不然一向娇纵了沈王妃,她被人欺负的也实在是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