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幸福生活_第五百一十二章,纷乱(十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二章,纷乱(十二) (第3/5页)

们俩,我也要赶快给儿子们订亲事。”然后很是希冀地看了朱宣:“不然,姚大人的女儿?”

    朱宣立即不同意了,眼睛微瞪了:“不行。”那位姚夫人已经足够让人不喜欢了,还要订她生的女儿。妙姐儿嘟囔了一句:“姚大人也不干呢。”

    朱宣轻轻哼了一声道:“还说不让表哥说话,我要是不问,样样都依着你才叫不象话。”停了一停,想了起来道:“还有公主家的儿子,不要总是带了端慧去和他一起玩。端慧长大了,要好好挑一门端慧喜欢的亲事。”

    听了妙姐儿又说了一句:“武昌侯也不同意。”朱宣立即接了一句:“我更不同意。”武昌侯时不时就要看了我不顺眼睛,再说公主生的儿子一定也是娇纵的。

    看了妙姐儿有些苦恼的嘟了红唇,也知道自己是一个挑剔人的朱宣哄了妙姐儿:“孩子们还小,你再出去看一看,不能为了躲北平王妃和靖海王妃就急忙忙地给孩子们订亲事呢。表哥跟你订亲的时候,表哥都十几岁了。”

    沈玉妙还是苦恼地道:“表哥,我知道孩子们还小,我只是怕,挑来挑去你一个也相不中。”没准儿挑到了孩子大了,朱宣还要东选西选的。朱宣自己也笑了一下,安慰了妙姐儿道:“真的要好,怎么会表哥相不中呢。”

    妙姐儿听了笑一下,只是怕表哥相中的儿媳妇要是他自己立了规矩立出来的才会喜欢。最后再试一次,颇为希冀又问了一句:“薛将军家里是一个女儿。”朱宣皱了眉又摇了摇头道:“什么样的母亲出来什么样的女儿。”

    一个也不成,妙姐儿忍不住笑了一下,对了朱宣笑道:“表哥你呀,以后没有儿媳妇,你可不要不高兴。”

    朱宣颇为自负的说了一句:“我的儿子会说不到一门好亲事,小丫头,你好好看着,不带嘴硬的。”

    几天以后,渔阳公主下嫁南平王的明旨发了下来。南平王府正在宴客。听说了有圣旨到了,南平王夫妇换了衣服出来接了旨。

    宣过了旨意,前来的太监含笑把圣旨递给了南平王妃,然后对了南平王行了个礼,殷勤地道:“恭喜王爷,贺喜王爷了。”朱寿上前来把一个银包塞给了他。

    妙姐儿接了旨意交给了身后的祝mama放好了,本来就是正装了,这个时候大礼对了朱宣,当了众人恭敬地道:“恭喜表哥。”紫衣珠冠的朱宣板了脸,道:“公主下嫁,是我们一门的福气,你要好好按了礼制收拾了,不可以怠慢。”

    看了妙姐儿柔顺的答应了,宣旨的太监也呵呵笑了起来,听了南平王妃含笑嫣然道:“到了好日子,请公公也来喝一杯喜酒。”

    让人送宣旨的太监们走,朱宣才缓和了面容,携了妙姐儿往房里去换衣服,家里还有一堆客人,外加一堆小客人。

    在房门口,朱宣看了看如音:“你等一下再进来吧。”丫头们止步,看了王爷只携了王妃进了房里,进去了以后,朱宣就把妙姐儿抱在了怀里,按在了锦榻上,一面亲她,一面很是讨好的问了:“吃不吃醋,嗯,告诉表哥,你吃不吃醋?”然后安慰:“表哥不理她。”

    沈玉妙笑了几声,享受了朱宣的温情,最后缩在了朱宣怀里,但是轻轻叹息一声。朱宣柔声安慰道:“以后表哥去哪里,妙姐儿就在哪里。”

    抬了眼睛看了朱宣的浓眉,挺直的鼻子,突然觉得这气氛过于浓重的妙姐儿换了一个话题道:“今天来的人不少,”听到自己去接旨,每个人看了自己都是带了同情。

    朱宣听了妙姐儿继续道:“只是有一样不趁心,我只邀请了张家的七小姐,张夫人却把八少爷也带了来。”七小姐比毅将军小一岁,那位八少爷却比端慧郡主要大一岁。

    耸起了浓眉的朱宣也早就看了出来了,也是不悦地道:“幸好是母亲看了端慧。”太夫人陪了几位祖母级的太夫人在小小的偏厅上说话。为了毅将军的亲事,南平王府的所有人都上了阵。

    看了自己一身衣服揉皱了的妙姐儿坐到了镜台前去重新梳妆,从镜子里看了朱宣解了自己的外衣,重新换了刚才待客的衣服。妙姐儿继续道:“张家的太夫人正在和母亲在说话,张家的老太爷在前面和父亲在一起。”总而言之,为了和南平王府攀亲事,家里有适龄小姐少爷的张家也是一起都上了阵。

    看了朱宣黑了脸,妙姐儿从头上把一件正式一点儿的首饰摘下来,重新换了一根簪子,好笑地继续道:“不仅是张家,王家,姜家,邱家,都是全家都来了。”朱宣怒极反笑,道:“只要一个,来那么多人干什么?”

    带了几分埋怨看了朱宣的妙姐儿继续添油加醋:“北平王妃一来就对了我黑着脸,好不容易找了一个空儿拉了我问,是不是看不上她们家。”朱宣哼了一声道:“我太看得上她们家了,你让她问问北平王这门亲事如何。”这位王妃总是自作主张,北平王如果说这门亲事能成,朱宣想了一下,让我儿子纳他们家妾生的女儿也为妾去。

    自己穿上了青衣锦袍的朱宣很是解气地想了一下,扣好了盘扣,过来帮了妙姐儿换衣服,听了她继续好笑:“靖海王妃说如果觉得她们家嫡系的子女不方便成亲,可以从她娘家的亲戚里选一个,说了过年前就到了京里了,随了我挑。”好象菜市口买人一样,一排站好了随了我挑。

    看了朱宣嗯了一声,这个说的还有点儿象话。而这个主意倒象是靖海王出的。看了妙姐儿去了诰命,重新收拾好了,小脸儿莹白白。一心里内疚的朱宣忍不住又把妙姐儿压在了镜台上,良久起身时,沈玉妙只能再抱怨一次:“我又要换一次衣服了。”

    身上紫百花锦的衣服又被揉搓皱了,刚抬了眼眸看了朱宣,就看到他在打哈哈:“让如音进来再帮你换一件去。”然后在妙姐儿有几分怨意的眸子中往外走了,走了门帘处,回头笑了一下道:“表哥先去了。”

    出了房门来,交待了丫头们进去服侍,想想妙姐儿带了怨意的清灵眼眸,朱宣在心底里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是怨弄皱了衣服,还是埋怨公主进门。不过听说了那位渔阳公主,象是在生病,皇上迫不及待的要把这个“包袱”甩给我了。

    朱宣突然想到了,成亲前就生病就件好事情,进了门我天天让她生病去。一位公主进了门,如果暴毙了,我也有责任,但是天天生病,哪里都不能去,这个就无妨了。看起来说是喜事,却是一个“政治犯”准备放到了南平王府去。亲事是渔阳公主当了人自己挑的,皇帝落一个“慈父”之名,受苦受难的就是南平王府了。

    沈玉妙重新换了一件妃红色的云地宝相莲花重锦的衣服,这才扶了丫头们走了出来。有眼睛尖耳朵明的人都已经猜了出来刚才那道圣旨是什么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