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七十一章,温情(六) (第2/5页)
宣就听着妙姐儿怎么说,妙姐儿略一思忖,这才温和地道:“长辈们劝也是有的,只是别管着别人夫妻生分就是。”说到这里,又是一片轻笑声,然后沈王妃才对七房里的奶奶继续道:“我也要说你了,你倒是要好好侍奉,别让人说话才是,只要自己行得正,大家的眼睛都是看得到的。” 事先也就打听过,会有这样的婆媳难题抛出来,又遇上这样大胆波辣的人,当着众人说出来,当然只是为自己出一口气。 让人也扶起来七房的奶奶来,妙姐儿看着今天告状的几个人含笑安抚:“以后常进来说话儿才是,做亲戚的也好,做长辈的也好,当然是看着夫妻过得好才高兴,如果有人看着别人夫妻生分,看着别人家里不和,亲戚们都在这里,自然是有公断呢。” 然后让人都坐下来:“倒酒来,大家高高兴兴地喝几杯才是。”厅上重新有了家宴的欢乐气氛,太夫人吃了一杯酒以后,手里拿着海棠花的酒杯,对着族长太太带笑说了一句:“我也要说你了,老了老了让小辈们生分,年青的时候你可不是这样的。” 族长太太红了脸,装作是酒吃了,凑趣说一句:“想是老糊涂了。”这里告状的夫妻们一起出去给王爷也敬了酒,妙姐儿也含笑走出来。朱宣先说一句:“妙姐儿也要来敬表哥不是?” “是,”也喝了几杯酒,秀色上眉梢的妙姐儿先欠了身子对了朱宣行了礼,这才从丫头们手上接过彩绘的酒杯来,给朱宣把酒送过去。 朱宣接过酒来一饮而尽,然后命人再倒上酒来,对着妙姐儿道:“表哥也敬一杯。”却不说为什么,妙姐儿红了脸,表哥敬酒,不是生了儿子女儿,就是说自己会得他欢心,接过酒来用丝帕掩着喝下去。 然后是夫妻们一起来王妃的酒,今天太高兴,当着这么些人也张狂一下,妙姐儿接过酒来,只喝下半杯,手里拿着那半杯酒只是看着朱宣站着笑。 “你这个孩子,”妙姐儿这样缠绵,朱宣也含笑了,伸出手来:“给表哥吧。”接过妙姐儿吃残的那半杯酒,当着众人一饮而尽,大家的笑意越发的加深。 到这个时候妙姐儿才想起来一旁还有众人,脸腾地一下又红了,对着朱宣行礼:“多谢表哥,”可不是应该谢谢他,正准备扶着丫头的手走进去。 外面孩子们又进来,是在厅下面玩,看着母亲出来都过来了。端慧郡主先过来,依依母亲膝下,仰起小脸儿还是刚才的疑问:“要勒死女孩儿吗?为什么女孩儿不好?” 妙姐儿看着女儿的小脸儿,笑着道:“谁说不好来着,父亲最疼的不就是端慧。”朱宣则是板起脸来:“以后大了,还是这样说话呢。进来了就是这么一句,下次不许再这么说话。” 端慧郡主对着母亲吐吐小舌头,看着父亲依然是板着脸看着,走过去爬到朱宣腿上,在父亲脸上亲一口,然后抱着父亲的脖子,再继续对母亲吐吐小舌头。 朱宣继续板着脸,仍然在教训端慧郡主:“以后知道了,不许胡说八道。不听话父亲要打了。”端慧郡主是最不怕父亲的一个,还在嬉皮笑脸:“端慧知道了。” 顺便把儿子们把捎上的朱宣板着脸再来教训儿子们:“都长大了,以后要有规矩才是,不要会一点儿东西就张扬得不行。再就是会一点儿功夫就要和人生事。” 太夫人在里面听着只是笑,这个会一点儿功夫就要和人生事,应该先说说儿子才是,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少生过事,现在有儿子,教训起儿子来有板有眼的。 世子朱睿一听父亲的话,头就更低,世子一月请几次小客人,当然是和小客人们高谈阔论,彼此招摇才是。 偷眼看一看母亲,等父亲的话一说完,拉着meimei正在往里走,好不容易当着别人得了朱宣一个彩头儿的妙姐儿觉得赶快走的好,下一个再训的人,如果没有猜错的,只有训自己了。 朱宣眼角瞄到妙姐儿用手拉着刚刚又走到母亲身边的端慧郡主,悄悄往里走,表哥要训人,小丫头溜得是最快。 握着端慧郡主的小手走进来,妙姐儿在女儿额头上轻点一下,细声说了一句:“都是你招出来的话。”好好的又跑进来问:“勒死女孩儿?”是有点儿没有规矩。 里面重新高兴起来,外面也重新换上酒来,南平王府的这一场家宴这才是重新尽欢。至此亲戚家里再有人说生个丫头不好,就要有人说,看看端慧郡主,王爷面前最得宠的一个。王爷为什么这么宠端慧郡主,朱宣自己当着人就说过两次,小郡主长得象母亲。。。。。。 中间有了一个小插曲,所以今天这家宴吃的时间要长久,和平时一样,家宴过后太夫人就了亲戚们到自己房里坐一坐,有的人说要回家去换换衣服的,就约了一会儿再来。 回到房里的太夫人换过衣服坐着吃茶是和刘mama在一起,刘mama带笑道:“今天这个劲头在,太夫人中午的时候何不抓住机会把王爷打发姨娘的事儿也提一下,倒省了王妃好些儿事情才是。” 长辈们在背后里说王爷打发姨娘不好,说王妃不劝任由王爷打发走是不对的,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先是拿你一个不相干的错,然后再摆出来指点你的面孔,赢得感激的同时也阴了人。长辈们同沈王妃不熟悉,妙姐儿一向是在朱宣的怀里庇护着,长辈们想着要在王妃面前有地位,让王妃尊重自己,这样的一个主意原本也并不错,只可惜妙姐儿不是看不明白,朱宣也不是任他们左右的那些小辈中的爷们,太夫人更是看得清楚。 看着几上翡翠蜻蜓玉兰花的花插只是出一会儿神,太夫人才悄悄对刘mama道:“我当着众人原本是想帮着妙姐儿说一句,你看王爷也说话了不是,”说到这里,太夫人和刘mama一起笑,可不是王爷一直在偏向着妙姐儿,以前不听这些事情的人,今天压着就在这里说个清楚。 太夫人再道:“而且我说了王爷打发姨娘的事情,二爷三爷房里就要有争执了。你没有看到二夫人眼睛只是看着我,再看着妙姐儿,想来她也是听到风声了。 好在我们妙姐儿这个孩子,今天虽然抬了小辈也并怎么让长辈们难堪。打发姨娘的事情要是再抬出来说,二爷房里是一定要闹的。”方氏一心里等着大嫂做个例子,好打发自己房里的姨娘这个心思,被太夫人看在眼里。 “可是也怪,”刘mama也是想不明白:“王爷一回京里来,就要打发姨娘走,一天也等不得,封地上都打发走了。王爷和王妃象是又好了许多。” 太夫人哼一声道:“他也有儿子,你听听他今天在厅上训儿子那个得意劲儿,全忘了他淘气的时候。那个时候我给挑的人都不要,外面进来两个,偏生又不好,打他自己的脸才是。打发就打发吧,再想有也容易着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