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九十一章,回来(一) (第2/5页)
公主殿下一意独行,怎么也劝不好她,只是半年时间,家里门客就有百人,又时常深夜进宫,单独会见皇上。”武昌侯觉得痛心:“她没有禀呈,也没有治国大计,不过是阻拦皇上多宠幸几个年青妃子罢了。” 姐弟同心,高阳公主殿下不得不为太子殿下全身心地扑进去,朱宣倒是另有看法:“皇上年过五旬,我听着京里消息,宠信年青的嫔妃就觉得不妥,这样年纪的人,万一夹色伤寒倒更不好。”然后安慰武昌侯:“公主是皇上膝下最受宠爱的,你不必担心才是。” “我不担心?”武昌侯斜着醉眼手执酒杯告诉朱宣:“有一次夜里,她会过宫中出来的人,想是找不到理由进宫见皇上,把文昊弄起来带进宫去说想皇上。你说担心不?”朱宣不担心,只是差一点儿没有笑出来,女人的主意真是多。 廊下吹了会儿风,朱宣才重新走进房里去,本想着一家人在一起,不想文昊又来了,朱宣一笑,不是嫌女婿,只是怕女儿不到成亲就不要父亲。喝了一场酒,武昌侯只担心别的,南平王也另有担心,看看睡熟的妙姐儿和端慧,南平王把这担心先放在心里,明儿一早再同端慧说。 嘴上说着不要闲杂人来打搅一家人的妙姐儿,当齐文昊真的来了,做岳母的心里还是高兴的。可是一大早起来就笑个不停的妙姐儿并不是因为女婿来了才高兴,而是被朱宣弄得笑个不停。 朱宣抱着端慧在房里细细地在交待女儿:“只能亲父亲,不能亲文昊,知道没有?”这就是南平王昨天晚上的担心了,喝着喝着酒突然想起来,端慧与文昊是青梅竹马,小孩子家家接来接去都是睡在一个房里,担了半夜心的朱宣赶快来交待端慧:“除了父母亲,别人不能亲。” “胖倌要我亲呢,”端慧郡主不明白,对着父亲道。妙姐儿好笑地看着这位名声“诡诈”地表哥,把胖倌忘了吧,还有太夫人呢。果然端慧下一句又问出来:“祖母能亲吗?” 接触到妙姐儿笑意盈盈的眼睛,朱宣不觉得脸红,抱着端慧继续告诉她:“不可以亲文昊,象亲父亲这样,听到没有?” 端慧郡主虽然不明白,可是点头表示知道。看着父亲把自己放在床前的小荷包送过来,里面是装得满满的银票,端慧嘻笑一下,在父亲面颊上亲一下:“谢谢父亲。”然后对父亲道:“文昊说今天带我出去买东西,我就带他逛去,所以这钱今天是不会花的。” 原以为这句不花钱的话说出来,父亲一定会夸一句,只听得朱宣的脸要黑下来:“现在是花父亲的,大了再花他们家的。” 在京里的时候,妙姐儿说端慧乱花钱,朱宣会说:“公主愿意给。”今天这句话是妙姐儿说出来的,是有三分无奈加上三分取笑:“表哥,公主愿意给呢。” 这场一早的谈话到此才结束,端慧郡主从父亲膝上下来,拿起自己的小荷包在手里,今天的早上,端慧郡主此时此刻可以起床了。 因为齐文昊来了要出门玩,端慧郡主学功课又是随意,吃过早饭以后,就打算出门逛逛去,只是站在那里等陪伴的人,朱宣也要陪着武昌侯逛逛去,走的时候再来交待端慧:“在街上要看着人。” 然后站着等了一会儿,端慧只是仰起小脸儿看着父亲点头,但是。。。。。。不亲了。今天居然不亲了,朱宣觉得心里有些不舒服,看看与端慧并肩站在一起的齐家的秀气小哥儿文昊,脑子里想象出来端慧长大了,只怕要与父亲更生分才是。 心里明白的妙姐儿催促朱宣:“表哥去吧,武昌侯在等着呢。”这才把朱宣弄出去,这里再交待要出门的齐文昊和端慧:“街上车多人多,不要由着性子乱逛才是,跟出去人的话,记得要听。” 朱禄当然是要陪着出去,没有什么离不开的事情,别人陪着朱禄也不放心。房里再坐一会儿,几位陪伴的小姑娘都来了。 进来以后先看到端慧郡主身边有一个秀气的小公子,一件紫罗袍,束发的是一个镶宝石杏花金簪子,正在和端慧郡主在一起说笑,人人都在纳闷这是谁? 订过亲的端慧郡主虽然是人人羡慕,父亲带着外面逛去,可是小公子哥儿能站起小郡主面前的可以说是没有,除了小王爷们的陪读有时候王府里会看到小郡主一面,眼前这位小公子不仅坐在小郡主身边,而且看到人来,象是松一口气,伸出手来拉着端慧的小手:“咱们可以出去了。” 只看得别人都是人人纳罕,听端慧郡主一一的介绍过来,才知道这位就是端慧郡主的小女婿了。 齐文昊只急着出去,对端慧道:“都来了,咱们走吧,母亲给我好些钱,要我给你买衣服。”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如果是现代女性,自力更生为好,努力工作努力打拼再努力生孩子,自己挣钱养自己养孩子,运气背点儿的或许再养养别的人。 然后在生活中还要尊重夫妻生活,尊重家庭尊重一切长幼,上班尊重领导,出门尊重警察。所有的责任都担过来,最后自己养自己。当然古代也有看嫁妆成亲的人,不过南平王朱宣在成亲以前就开始养自己的小妻子,高阳公主殿下订了这门亲事,摘走南平王的掌上明珠,当然也是交待儿子对端慧好,又都不是缺钱的人,弄不到春秋亭里哭嫁的那一位上面,所以齐文昊对端慧理所当然地道:“出门给你买东西去。” 两个人去房里辞别妙姐儿,妙姐儿一手拉一个送出门外,好生交待几句。这才转身进来,先去厢房里看看祝mama新裁的衣服,这是给武昌侯和齐文昊的,当然做亲家的做岳母的也不会失礼。 四个陪读的小姑娘上了后面的马车,端慧郡主和齐文昊在一辆马车上,朱禄听着马车里不时的说笑声,陪着小郡主出门也不是第一次,在京里的时候,年纪小小就出门逛去,逛到吃饭点儿上,酒楼雅间都是早早的订好,先是一排高阳公主府上的灯笼,再是一排南平王府的灯笼,只要看到这两排灯笼同时出现,有点儿见识的人都知道里面既不是高阳公主也不是南平王。所以别人背后说膏梁与纨绔,也不能怪别人说。 长街口停下马车来,朱禄和跟齐文昊的一个人跟着两位正主儿,后面是四位小姑娘各带着一个丫头,前后另外还有几个人跟着,膏梁与纨绔开始逛街去。 买来买去不过是那几样东西,街上能有什么,首饰、衣料,小泥人,竹子做的小玩意儿,笔墨纸砚及糖人儿。。。。。。 “这个泥人儿衣服是蓝色的,可是长的跟我上次买的一样,”端慧郡主手指着一个泥人儿对齐文昊道:“就象我和三哥一样,长得一样。” 张含冬跟在后面趁人不注意才撇一撇小嘴儿,王爷的女儿真是好,招摇过市满城里她最大,更让人受不了的是这位小侯爷,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