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两种人】 (第1/2页)
北边,那是宋朝,又称北宋。 北宋与大疆国的边境,常年战乱不止,甚至还有占山为王的土匪贼寇。 周遭的城镇来来往往都是发战争财的商人,也有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的流浪刽子手。 谈论起这兵家必争之地,必然是两军交战必经之路上的死门关。 死门关,实际上是一条狭窄的山道。 想要绕开这条路,则必须多花费两日的时间,所以绝大多数人行军,都喜欢兵行险将。 毕竟两日的时间太长,谁也等不起。 如今并非全面开战,只是小打小闹,所以驻守前线的只有三只部队,共十二万余人。 此刻,局面却有了决定性的改变。 李顾城假传圣旨,假意练兵,实则却是有宋朝的大量兵力埋伏在死门关。 如此,便不费一兵一卒,将近十万大疆士兵捕获。 两夜的时间,北宋兵力不仅仅占领了死门关,甚至攻下了大疆国最关键的一座城池。 这座城池易守难攻,原本乃是大疆稳固边防的核心据点。 如今完全落入北宋人的手里。 这座城,名为汉中。 许多北宋的士兵行走在汉中的街道上,杀戮与劫掠,几乎没有停止。 这座城池显然成了人间地狱,正所谓国破家亡,便是如此。 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满脸黑漆漆煤迹,躲在柴房里瑟瑟发抖。 她抱着自己的身子,缩在角落,脸色十分苍白。 因为她知道自己一旦被发现,可能会落得比死更惨的下场。 酒楼,茶馆,当铺,全部被洗劫一空。 百姓疯狂逃窜…… 如此景象,让人心寒。 在外城的兵营里,诸位北宋将领正在举杯庆祝。 “来,为我们的李将军干了这杯酒!” 喻康乐轻声笑道:“战局僵持了数十年,如今大疆内外受敌,已经过了鼎盛时期。” 众人吹捧献媚的对象,正是打破僵局的关键人物,李顾城。 “临近的十三个城,是抢是占,想必明日便有结果,今晚我们只需大醉一场。” 李顾城与他们喝了几杯,便独自走出帐篷。 他的心在更远的地方,那才是他要追求的。 李顾城的脚步来到了树底下,这里还躺着一个人,正是跟随他背叛大疆的副手魏茂才。 魏茂才看清了来人,便紧张地爬了起来喊道:“李大人。” “没事,继续躺着吧!”李顾城淡淡说道。 说罢,他坐了下来,看着头上的那轮明月。 周围很是喧哗热闹,他们两人仿佛与环境格格不入。 “怎么样,是不是后悔了?”李顾城抿嘴笑道。 魏茂才躺在地上,眼神有些迷茫,他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后悔了,只是看到汉中的景象,心中开始隐隐作痛。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李顾城抬头望月,像是自言自语地说道。 “一种人,是为了别人而活。另一种人,是为了自己而活。” “我希望你是后者。” 良久,李顾城站起了身,拍了拍屁股,自己一个人朝着树林走去。 魏茂才眼瞳微微一怔,他侧着头看着那个男人。 他的命是李顾城救的,所以他愿意为了对方卖命,心甘情愿,哪怕是走到今日,也不曾后悔。 只是他想不明白,李大人明明知道自己是第一种人,为什么非要让自己当第二种人。 他露出自嘲的笑意,摇了摇头。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夜幕更深了,周围弥漫着酒气。 李顾城有着一双剑眉,从他踏入长陵的那一刻,便有人告诉他,他是修行的一块好料子。 但是,令人嘲讽的是,那个年代最耀眼的人却不是自己。 他隐约记得,有一个晚上,那个人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那个故事彻底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 当时他花尽所有的时间去修炼,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苏颜,他费尽所有心思去讨好徐先生,却怎么也争不过微姬。 想到这里,他不由笑了出来,笑得很开,笑得像个傻子。 旋即,一行泪水便流了下来。 这些年,他依旧兢兢业业,总算是等到了能够晋升三司司首的机会。 如今监天司的司首生死不明,位置已经空了出来。 他知道,如果老人家愿意点头。 自己就能够坐上那个位置,可是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徐老愿意去栽培一个年轻人,去栽培徐邵阳,都不愿意推自己上去。 难不成是自己不够优秀? 他眉梢紧紧皱起,旋即眼底闪过一丝狠辣,他不服! 他深吸了一口气,又大力的呼着气。 这些年来,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