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烟云散去_人生专列第几节(181~18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人生专列第几节(181~185) (第2/2页)

兽的灭绝时间缩为一年一种。

    预计到2050年,将有37%的物种消失。

    利润

    全球每年野生动物走私金额高达150亿美元,

    成为继军火,毒品之后,第三大暴利走私活动。

    墓碑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动物保护者建有上百块动物灭绝墓碑,

    每年清明,很多人会来此扫墓。

    疑问

    动物灭绝后,接着会是谁?

    答案可在生物链里寻觅。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184.不爱到挚爱,兴趣是媒介

    福井谦一,小时候读了许多父母特意为他买的有关名人成长的书籍。他在书中结识了爱迪生,牛顿,贝多芬等历史上有成就的人,立志长大后也要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上学后与书作伴,学习成绩倍倍儿棒。只是到了初三时,学校开设了化学。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却因为教他的化学老师不太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总是让学生们死记硬背,还动不动就批评学生,这使他很扫兴,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抵触情绪,他对化学失去了兴趣。上化学课时,他就自己偷看其他学科的书。一个学年下来,别的学科成绩扶摇直上,唯独化学成绩一落千丈。这下可急坏了他的父母。

    好在他父母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没有给他下达硬指标。他们知道要想学习好,兴趣不可少。于是他们想到了自己的一个远房亲戚—京都大学工学院化学系喜多教授。

    教授毕竟是教授。福井谦一听了教授一席话后便豁然开朗。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深深打动了他的心,让他了解了化学学科的历史和未来的发展。他对化学的兴趣被激发了出来,剩下的一切就交给他自行打理好了。

    福井谦一从小就热爱学习,尤其喜欢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都会自觉地去钻研。一到周末,他便去拜访喜多教授,并且向喜多教授借了许多基础化学方面的书籍。学习一旦被动变主动,那就没有攻不下的难关。他的化学成绩很快地赶上来了。高中毕业考试的时候,他的化学成绩还拿了全市第一,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京都大学工学院。

    大学是追梦的地方。福井谦一把梦压在化学和物理上。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量子物理学他都爱听。课堂上还不够满足他的求知欲,一有空就泡图书馆。遇到一本好书,就一字不落地抄下来。大学时光,他把科学梦做得非常扎实,为他以后从事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2年,他提出“前线轨道理论”。当时不被人看好。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前行的脚步。真理是时间的孩子,迟早会被人发现。这一时空跨越就是三十年。直到三十年后,人们才发现这个理论的重要价值。福井谦一也因此获得1981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185.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人生蓝图

    凡.高没有按照父亲的要求去研究神学,而是拿起自己喜爱的小说一本一本地读起来。为此,凡.高父亲气急败坏,大发雷霆,认为他是不务正业。

    凡.高在找到人生方向之前一直很苦闷。直到找到人生方向后才展露欢颜。人生没有方向无疑是件很痛苦的事。方向已明确,但他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画画,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画画。这一点很重要,是迈向与众不同的重要一步。人云亦云是创造的大敌。他听从内心的想法画画,最终画出了自己的天地。

    为什么有许多人的努力最终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原因可能有多种,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恐怕是过分地轻信他人,信奉书本,迷失自我,不敢越雷池半步,被各种条条框框束缚了自己的思考和想象,结果一定很糟糕。

    按照自己的想法描绘自己的人生蓝图,也许要走一段弯路,但是很值得。因为真正的价值可能就隐藏其中。即使一时不被认可,就像凡.高到去世后一百年,他的作品才被认可,这又算得了什么?为艺术而献身,再等上百年也无挂碍。献身真正的艺术或真理,要具有西方大哲学家尼采的自信:“我的时代还没到来”,“只有未来的未来才属于我”。

    能具有这种自信的人,非人即神,没有惊人的毅力是坚持不到最后的。凡.高做到了,尼采做到了,还有许多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做到了。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绘制人生蓝图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