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血红高跟鞋1 (第2/2页)
这有什么好看的!”于戈辉摇头说。 我也搞不定。 那幅画是一双脚的素描,背景是乳白色的,那双脚应该是女性的,粉嫩可爱,指甲上涂着淡淡的红色指甲油,增添了一丝妩媚。光是看这一双脚,就完全能够想象得出脚的主人是怎样的美人儿。 “怪不得死者会痴迷!”我说出这句话,于戈辉向我投来暧昧的眼神儿,我赶紧撇开话题,“知道这幅画的作者吗?” “是师大艺术学院的一位老教授。”于戈辉随机简略说了一下这位作者的情况,“案发当天,我们就找到他,他说,这幅画是一年前画的,画出来之后,放在师大画展上展览,当时并没有多大凡响,半年后,也就是四个月之前,被一位神秘买家买走,后来不知道怎么地出现在了拍卖会上,之后死者买走了。” 于戈辉眯着眼睛盯着画,“看出什么问题了吗?” 我摇了摇头。 案件又进入了僵直状态,完全没有任何线索。 “死者死因是什么?” “心肌梗塞!”于戈辉一边吃着拉面,一边说。 我搅和着碗里的面条,看着上面漂着一层rou汤,想起了在警察局见到的尸体,就没有了胃口。 “警卫员呢?” “全都是心肌梗塞,”于戈辉重复,抬起头来,拿了一瓣蒜,一边剥一边说,“而且,古怪的是,他们俩生前都没有心脏的毛病。”说完又吸溜吸溜地吃起来。 死者死于心肌梗塞,体内没有任何毒素或者引发此病的药物残留,后期于戈辉已经完全排除了被人下毒的可能,毕竟师长的饮食都是专门人负责的。那么,死者的死因就成为了解开这个案子的一大难题。 之后的几天时间,警察局拉大了调查的网络,将死者周边所有有关系的人全都排查了一遍,仍然一无所获,就在大家被上头的压力压得透不过起来的时候,一个网上新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那是一则讣告,一位有名的收藏家因病医治无效,于前天晚上病逝在市中心医院。死者生前是收藏界鼎鼎大名的老收藏家,藏品过万,还专门在郊区办了一家私人博物馆。 这本来就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不过一位八卦的女警员随机浏览了其他关于这位老收藏家的新闻,结果发现了一张相片,是在去年师大艺术节上和师长的合影。相片上,两个人后面的墙上就挂着那幅少女脚的肖像。 “立即排查!” 于戈辉动员所有的警员,查了一整天,将所有的资料整合,最终发现,那位曾经买走那幅画的神秘买家就是这位已故的收藏家。 第二天,于戈辉就带上我和另一个警员来到了老收藏家在郊区的住处。当向他的家人提起那幅画,他的老伴记忆犹新。 “自从买回那幅画之后,他就茶不思饭不想的,整日介就看着那幅画发呆。当时我吓坏了,什么画这么好,还不吃饭了。”他老伴回忆着,“后来突然有一天,他让我儿子把那幅画包裹起来,放到了阁楼上,还说都不准再碰它。我们都知道他有这个毛病,他的藏品一律不准别人动。过了好几个月,有一天晚上,我听见响动,就起来,发现他不在床上,顺着响动上了楼,看见他蹲在阁楼里,用手电照着那幅画,看的都出神儿了。我当时吓坏了,赶紧把儿子叫醒,把他送去医院。医生说他有点神志不清,住了一个多月医院才缓了过来。之后,他就把画卖掉了。” “卖给谁了?” “不知道,好像是一个大官,市长还是师长什么的,我也不知道。” 从郊区回到市里,线索又断了,不过至少现在确定,那幅画确实有古怪。第二天,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馆长,他来到警察局仔仔细细研究了那幅画,说出了惊人的话。 “花布和颜料鉴定了吗?” “啊?”于戈辉恍然大悟,连忙让鉴定科和技术科过来采样。 当天下午,检验结果就出来了,果然如李馆长预料的那样,花布的材质并非普通画纸,画纸上经过某种液体浸泡,从纸纤维中提取了一些人体皮肤组织。而且颜料中有人的血细胞和皮肤组织。 “丧心病狂的家伙!” 于戈辉火速办理了搜查证,带着十几个警察来到了那幅画的作者老教授家里。 面对凿凿证据,老教授显得异常镇定,表示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那你的颜料和画纸是从哪来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