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红衣男孩1 (第2/2页)
。死者名叫白树全,四十六岁,陕西某市人。李成建注意到白树全和白树根同姓,而且看案宗登记的身份证信息,两个人竟然是同一个村子的。李成建隐隐意识到其中的联系,他从手机里翻出当时拍摄的刘杏花的案宗,看到刘杏花身份证上的地址和白树全以及白树根是同一个镇子不同村子的。 虽然此时李成建还不知道这三个人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为什么上吊自杀而且死亡方式如出一辙,好像约好了似的。然而,之后的一个星期时间,李成建将会挖出一个隐藏在这个小村子里的罪恶,并且自己也会卷入这场荒谬的悲剧中。 李成建从兴寿镇回来之后,再一次向队长提出想要彻查此案的建议,被队长一顿臭骂。李成建是一个不服输的人,他直接越过队长找到局长把这件事儿说了,局长听完之后,迟疑过几分钟,不过很快就笑眯眯地问:“小李啊,这件案子确实不简单,已经严重威胁到了首都安全,影响十分恶劣,我们要严厉打击这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不过呢,你也知道,现在是非常时期,厅长还有半个月就要调任,大家都希望平平安安过日子嘛不是……” 李成建不想听局长的废话,直接打断了局长的话:“给我一个礼拜的时间,我保证把这件事儿查清楚。局长,如果这件案子在您任期内告破的话,对您的政治生涯绝对有帮助。” 局长笑着摆了摆手:“小李啊,你怎么能这么想呢?我在你眼里是那种不顾人民群众性命安危的人吗?既然你这么有信心,我绝对支持你。” 第二天,李建成坐车来到了白树根三个人的老家,陕西某市下边一个叫做砬子沟的村子。砬子沟位于山区,属于特级贫困地区。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来的只有老人和孩子。砬子沟过去叫做白家村,后来外出务工人越来越多,村子里人越来越少,于是就和一个叫做刘树沟的村子合并,改名砬子沟。 李成建到达砬子沟已经是傍晚,他直接找到了村长,说明来意。村长大约六十来岁,瘦骨嶙峋,不过看上去很有精神,尤其是那双眼睛,非常有神,似乎能够看穿一切似的。村长名叫白福明,排行老三,自己的本家兄弟们几乎都死了,还有几个辈分较远的,都是他爷爷的兄弟的子嗣。 白福明听了李成建所言,先是表示一定会支持李成建办案,然后话锋一转又说:“不过呀,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怕是知道的人很少喽。回头哇,我给你打听打听,今晚你先在我这儿委屈一下。” 李成建连连道谢:“没事,只要有个睡觉的地儿就行了。” 饭前,一个看上去有点傻里傻气的壮小伙子来村长家里找他。白福明拉着小伙子在门口说了几句话,期间壮小伙子总是不断用眼睛瞟院子里的李成建。白福明送走了壮小伙子,老伴儿在院子里摆桌准备吃饭,老妇人看了白福明一眼,脸上挂着异样的神色。 晚上李成建在村长家里吃的饭,李成建的老伴儿寡言少语,从李成建一进门她就板着个脸,仿佛不太欢迎李成建似的。倒是白福明,拿出自己藏了好久的白酒,和李成建喝了两杯。两杯酒下肚,白福明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净说一些村子里生活困难,镇上也不管他们,让李成建跟上头反映反映情况。李成建明天还要仰仗着白福明收集线索,有个熟人领着,村民们戒心会减少很多,所以就胡乱答应着。 “尝尝这个,这可是我们这儿的特产,别的地方吃不到。”白福明特别殷勤地给李成建加了一块。 李成建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白福明说是蜂蛹裹了面粉炸的,特别有营养。李成建夹了一块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就咽掉了。 吃完饭,白福明有了几分醉意,就回屋睡觉了。李成建奔波了一天,也很累,躺在东屋厢房的炕上睡不着。一个是因为脑子里想着案情,另一个是农村条件不比城市,蚊子满屋子飞,吵得他睡不着。 就这么迷迷糊糊到了半夜,李成建听见院子里有响动,本来就睡意阑珊,加上在警校养成的习惯,腾地一下子就起来,爬到窗户边往外瞧。院子里漆黑一片,只有淡淡的月光洒下来,平添了几分诡异的气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